<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圖 王勝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座曾兩次被盜的明代多寶塔式三層石舍利塔,如今靜立于山陽縣色河鋪鎮北8公里的廟溝村三組村南約150米臺地邊緣。為寺廟遺存,寺早年廢毀,沿革不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塔通高4.5米,底徑1.75米。由整石逐級套雕而成。塔基為八角形須彌座,束腰部位浮雕寶象、金剛力士。塔身底層為鼓形,原刻有塔銘,已佚;二、三層為八角形,浮雕有一佛二弟子、菩薩、羅漢及花草紋樣浮雕。層檐亦作八角形,飾線刻花卉,雕出挑檐、瓦壟。頂置八棱華蓋,承寶珠塔剎。現塔身稍有傾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關于塔的建造時間,《山陽縣志》載:石塔位于色河鄉廟溝堖,為寺塔。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塔為5級,由整石逐級套雕而成,高4.5米,下圍l.8米。圖飾:一層為頑童,二層為鼓紋,三層為羅漢,四層為菩薩,五層為花卉。《山陽大事記》中記載:明洪武元年1368年,色河廟溝堖石塔建成,塔為五級,高4.5米,雕藝工整。洪武二年大旱,饑民逃亡殆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廟溝石塔建造于明代。明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朝代,其建筑藝術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有了新的發展,尤其是在佛教建筑方面,出現了許多精美的石塔和寺廟。廟溝石塔作為這一時期的代表作之一,體現了當時的建筑風格和技術水平。在中國古代,石塔通常建在風水良好的地方,既是為了供奉佛骨、佛像等,也是為了祈求平安和福祉。廟溝石塔的具體位置選擇可能也遵循了類似的風水理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塔被盜,還要從2014年8月23日說起。這天天剛麻麻亮,來自外地的3名嫌疑人第一次前來村里踩點,當時他們只是將古石塔推倒并沒有拉走。這一情況立即引起了當地村干部的注意,將情況匯報給了當地派出所。8月26日,這伙人再次前來盜竊,被村民發現而沒有偷成。但在8月28日,遇上村里人過白事,大家都去幫忙了,盜賊這才鉆空子將古石塔其中的兩層偷走。從山陽縣博物館了解到,塔的八角形須彌座,刻有各種浮雕、金剛力士等。一層塔身為六瓣腹形,正面鑿一壺門,二層八角形塔身雕一佛二菩薩、蓮花紋,三層八角形塔身雕菩薩,單檐飛翹葫蘆頂。被盜走的兩層塔石,重約300公斤,有佛像還有如意等精美的花紋,做工非常精細,在十幾年前這兩層做工精細的古石塔曾被盜走過,后來追回來了,這是該塔第二次被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塔兩次被盜案這一事件從側面反映出廟溝石塔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才會成為不法分子覬覦的目標,同時也凸顯了加強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廟溝石塔作為歷史遺跡,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筑技術和文化的重要資料。它記錄了這個山村的變遷,見證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風貌和文化發展。保護石塔,是我們每個當代人的責任,這不僅是為了保存歷史記憶,更是為了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廟溝石塔作為寺塔,在建造初期,其周邊有一座很大的寺廟,(據廟溝村村民介紹,古石塔所處的地方在很早以前有個很大的寺廟,當時香火很旺,廟溝村也因為此廟而得名。后來隨著廟宇的衰敗,只剩下這個古石塔還在村子里,當地人都把這個石塔當做是鎮村之寶)。由于朝代更疊,地質變化,人文活動等影響,如今的寺廟已經不復存在,但其周邊散落的石質構件,仍能推測出當時這里豐富的宗教建筑風格。在石塔對面的山坡下,有石獅、石條、石卯等。這些建筑物的殘件,在建筑風格、雕刻藝術、宗教內涵等方面都可能蘊含著獨特的文化價值,是研究當地宗教發展和建筑藝術演變的重要實物資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廟溝地處秦嶺深山,秦楚古道從溝前經過,向陽的半山腰建有十幾間農舍,土墻灰瓦的傳統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因大山的阻隔,交通比較落后,全村僅有一條不寬的道路與外界聯系,雖然地理條件的限制使得這里消息閉塞、生產落后、社會發展緩慢,但正是因為這種閉塞將中國農民身上特有的那種淳樸、本分、自覺,熱情好客等優點在這個小山村很好地保留下來,使這個山村顯得更加的和睦與安寧。</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色河鋪廟溝石塔》</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色河古鎮隱奇塔,廟溝深處藏芳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浮雕精美佛像現,一佛二弟子相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過往歲月已盡逝,靜立誠虔護周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明代遺風今猶在,歷經風雨姿愈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载县|
荣昌县|
宝清县|
治县。|
广水市|
永登县|
元阳县|
扶余县|
泾川县|
玛纳斯县|
蕉岭县|
明溪县|
晴隆县|
基隆市|
临汾市|
高唐县|
商丘市|
亳州市|
浦江县|
长丰县|
达拉特旗|
阜城县|
藁城市|
延边|
沅陵县|
宣恩县|
同心县|
吉水县|
吉林市|
隆子县|
汝南县|
松潘县|
咸宁市|
沾化县|
林芝县|
闻喜县|
江津市|
芒康县|
巴林左旗|
治多县|
肥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