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嘉祐進士,翰林學士,學識淵博,書成一家,詩清詞豪,文風天然,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同為“唐八大家”。曾三來湖口,游石鐘山。一次,元豐七年(1084)六月九日,同長子邁,月夜泛舟,著《石鐘山記》。題《上觀音》和《淵明祠》詩·二次,紹圣元年(1094),與朝云南遷過此,訪李正臣,作《唐中九華詩并序》,三次,建中靖國元年(1101),自海南巡,重訪九華石,留有《前題并序》和《石鐘山》詩。</p><p class="ql-block">后人評說蘇軾</p><p class="ql-block">以宋詞比唐詩,則東坡似太白,歐、秦假摩詰,耆卿似樂天,方回、叔原則大歷十子之流。——王國維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林語堂</p><p class="ql-block">蘇東坡詩之偉大,因他一輩子沒有在政治上得意過。他一生奔走潦倒,波瀾曲折都在詩里見。但蘇東坡的儒學境界并不高,但在他處艱難的環境中,他的人格是偉大的,像他在黃州和后來在惠州、瓊州的一段。那個時候詩都好,可是一安逸靜不如王摩詰,其忠懇不如杜工部。他們(蘇氏兄)的學術因罩上一層極厚的釋老的色彩,所以他們對于世務,認為并沒有一個正面的、超出一切的理想標準。他們一而對世務卻相當練達,憑他們活的聰明來隨機應付。他們亦并不信有某一種制度,定比另一種制度好些。但他們的另一面,又愛好文章辭藻,所以他們持論,往往渲染過分,一說說到盡量處,近于古代縱橫的策士。—一錢穆</p><p class="ql-block">歷史上,石鐘山曾因蘇軾聲名大振。如果說過去比較多的是從自然認識石鐘山;那么這里我們試從人格魅力方面加以審視,發現石鐘山傳承下來的人文,極具時代精神和現實意義。</p><p class="ql-block">咸豐三年(1853)彭玉麟受曾國藩之請,率湘軍水師與太平軍交戰,攻下湖口縣城,留防湖口,監修建筑,擴建水師,棲居18年。在為官為將的仕途中,彭玉麟以“三不要”(即不要錢、不要官、不要命)著稱,廣為世人所稱道,在石鐘山留下了眾多的不可磨滅的歷史遺跡。一批在本縣廉潔任職的歷史名人,如不為五斗米折腰陶淵明、青菜縣長陸郁、松棚辦公楊大鯤、“三不要”將軍彭玉麟以及本土清廉士子,如一代廉吏張道、抗倭名將張科、秉公執法駱敏、廉潔通使許汝魁、清流御使周厚轅、清廉自守張宿煌、簡樸太史吳庭芝、“四知”廳長楊賡笙等等。他們心正為中,虎虎生威,廉潔奉公的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理想和情操,值得國人學習和景仰。</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安县|
伊吾县|
九江县|
荆门市|
平舆县|
罗甸县|
彭阳县|
黎城县|
原阳县|
苍溪县|
会理县|
札达县|
安塞县|
庄河市|
安图县|
沧州市|
朝阳市|
莱芜市|
南丹县|
凤山县|
揭阳市|
阳新县|
建阳市|
孙吴县|
成安县|
彭阳县|
田阳县|
庆云县|
大庆市|
香河县|
屏山县|
美姑县|
井冈山市|
蚌埠市|
滦南县|
永德县|
苍溪县|
台州市|
北川|
平远县|
营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