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備注:上圖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人已到重慶,如果不去巫山看看,我總覺得有點對不住“雙飛”的兩張機票。老頭子的心思,不比姑娘家,太好猜了。這不,果然在小龔和小吳的“五一重慶五日游”中有安排的。當手機收到“鐵路12306”APP的信息,從重慶北站到巫山站,需要2小時多,票價179元,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巫山,這么遠啊……</p> <p class="ql-block"> 上學時讀過劉白羽寫的游記散文《長江三日》,至今還有點記憶。長江三峽,以其雄偉壯闊的景色聞名于世,瞿塘峽的雄偉險峻,巫峽的幽深秀麗,西陵峽的灘多水急,共同構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山水畫卷。但這次行程,我們準備重點領略的是巫山境內的小三峽,當然如果有時間,大三峽爭取能游個點,打個卡。</p> <p class="ql-block"> 5月4日一早,我們在巫山“黃哥”的精心安排,和“民哥”的熱情陪同下,從巫山縣城出發,乘坐游船沿著大寧河逆流而上,正式開啟小三峽之旅。?</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龍門峽,它是小三峽的第一峽,聽說長約 3 公里。峽口兩岸峭壁高聳,猶如刀削斧劈,天開一線,形成一道天然的門戶,故而得名 “龍門峽”。眼前的龍門峽,雖規模不及長江三峽,但那份險峻卻毫不遜色。游船緩緩前行,只見峽中有一座龍門橋橫跨兩岸,橋身與峽谷的景色融為一體,相得益彰。聆聽著游船上廣播里導游的介紹,我感覺自己的眼睛和想象有點跟不上這一步一景的變換。青獅衛門、九龍柱、靈芝峰……只剩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船身下龍門峽的水就像峽谷間躍動的精靈,如充滿生命力的自然舞者,一路歡歌,調皮地穿梭于嶙峋怪石間,時而奔涌向前,時而打著旋兒嬉戲,濺起的水花如同它興奮的笑聲,爽朗地回蕩在峽谷。</p> <p class="ql-block"> (備注:本圖取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 船行了一會兒,江水逐漸變得沉靜內斂,像一位沉思的智者,身披深綠的綢緞,安靜地躺在峽谷的懷抱里,默默凝視著兩岸奇絕的山巒。山間云霧繚繞,兩岸如裹一層薄紗。果然游船廣播里又傳來了導游的娓娓動聽的介紹——我們真進入了巴霧峽。我的五官又開始極度緊張起來。這里的景色與龍門峽又有所不同。兩岸山峰林立,形態各異。仙女下凡、猴子撈月、奔馬歸山,每一處景觀都栩栩如生,讓人浮想聯翩。最神秘的當屬那巴人懸棺。在陡峭的懸崖峭壁上,一個個洞穴中放置著懸棺,它們靜靜地懸掛在那里,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懸棺葬作為一種古老的葬俗,不僅古巴人有,地處江南水鄉的古百越民族也有,我在江西鷹潭的龍虎山景區就曾見過。為何將逝者葬于絕壁?或許古人認為高處更接近天界,能讓靈魂升入仙境;或許懸棺是為躲避洪水與野獸侵擾……懸棺旁隱隱約約的巖畫,線條粗獷,似人似獸,又為這神秘之地增添了幾分原始圖騰的色彩。我雙手合十以表對古人的智慧和勇氣致敬。</p> <p class="ql-block"> 游船繼續前行,我們進入了滴翠峽。聽說滴翠峽是小三峽中最長、最幽深、也最秀麗的一段,全長 20 公里。我終于不再聽導游的喋喋不休,把自己整得耳疲力盡,手忙腳亂,晃著腦袋東張希望……“山像什么,靠想象;水像水像什么,自己看”我選擇按自己的節奏來游……端坐在游船頂層的甲板上,就是置身于一個綠色的世界。兩岸林木郁郁蔥蔥,翠竹青青欲滴,山間云霧繚繞,仿佛仙境一般。峽中鐘乳石遍布,石石滴水,猶如串串珍珠灑落,這應該就是 “滴翠峽” 名字的由來。此時,如果能有猿啼聲就好了,那我也可以吟誦吟誦:“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我仔細地搜尋著,哪怕有一只猴子跳出來叫一聲,必定也能為滴翠峽增添了幾分靈動的氣息。但是我知道,這需要緣分的。今天有雨,估計猴子也懶得出來閑逛……峽谷中還有一處赤壁山,山體通體赤黃,與周圍的青山綠水形成鮮明的對比,顯得格外壯觀。這里的江水,應該不深。水是溫柔繾綣,它含情脈脈地親吻著江岸的巖石,輕輕地拍打著船舷兩側,似乎在低聲呢喃著千年的柔情與故事。游船又行了許久,江面逐漸收縮。我們又換乘小船繼續前行了一段。船工告訴我,這一段以前叫“馬馱河”?三峽蓄水了,現在有40米深,以前馬一跳就過河對岸了,再往里走,就屬于“神農架”了……</p> <p class="ql-block"> 小三峽應該也是巴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在游覽中,我想看的其實還有古棧道。遙想古人背負行囊,沿著這凌空棧道穿梭于群山之間,將巴地的鹽鐵、巫溪的藥材運往四方,商旅的馬蹄聲、挑夫的喘息聲慨嘆著“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我還想搜尋兩邊山間的纖道。在那沒有機動船的年代,纖夫們腰系纖繩,赤足踩在嶙峋的礁石上,口中喊著雄渾的川江號子,一步一叩首般拉動船只逆流而上留下的,一道道深陷用腳掌與繩索鐫刻的生命印記……“腳蹬石頭手扒沙,風里雨里走天涯”……隨著三峽工程建設的完成,蓄水可以高達175米,我們今天的水位雖然不是最高,在龍門峽的巖石水位標識看到了江水已經沒過了“158”米,棧道、纖道它們也許就在我們的船下……呵呵,我不能這么自私奢求。</p> <p class="ql-block"> 如果說長江三峽猶如一位豪邁奔放的巨人,展現出雄渾壯闊的氣勢;而小三峽則像是一位婉約秀麗的女子,散發著清幽雅致的韻味。長江三峽以其磅礴的水量、寬闊的江面和險峻的峽谷讓人震撼;小三峽則以其小巧玲瓏的河道、奇特的山峰和豐富的植被令人陶醉。它們各具特色,都體現了大自然的神奇與偉大。?</p><p class="ql-block"> 巫山小三峽不僅是一幅水墨畫卷,更是一部鐫刻在山水間的史書。從龍門峽到滴翠峽,每一寸巖壁都藏著千年往事,每一道水波都流淌著文明印記。巫山小三峽也是一組時間的容器,盛滿了巴人千年的生存智慧、精神信仰與文化傳承。當江水拍打著船舷,我隱約聽見歷史與現實在此刻共鳴,這些沉睡在山水間的文化密碼,正等待更多人來解讀、來傳承。</p> <p class="ql-block"> 下午,“黃哥”“明哥”小哥倆又帶我們去看看大三峽中的“神女峰”。車到“三峽之心”時,忽然暴雨如注,濃霧滾滾翻涌。我們佇立良久,雖然不愿離去,然而境況依然如此。看來今天的神女峰,只能神游了……沉思中,小吳把她前一年來此所拍的照片發到了群里……這姑娘,對老叔的心思怎么摸得這么透呢?好吧,神游+圖游,不遺憾。神女本無恙,巫山云雨藏,不遺憾!云為羅帶霧為裳,十二峰頭靠暢想。且看朝暮陰晴里,化作詩魂繞碧蒼。</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勒县|
旬邑县|
天气|
河曲县|
阿克陶县|
车致|
磐安县|
汕尾市|
乐亭县|
潜山县|
河源市|
晴隆县|
嘉义县|
沛县|
鸡西市|
界首市|
宁远县|
华容县|
贵南县|
白河县|
永寿县|
恩施市|
延津县|
三门县|
七台河市|
普陀区|
平罗县|
元阳县|
诸城市|
三门县|
昭苏县|
凤庆县|
安阳市|
湾仔区|
盐津县|
灵璧县|
福海县|
乐安县|
太原市|
大新县|
灯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