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老迂詩詞》稿本沉浮記

春草堂

<p class="ql-block">  盛光倬,派名慶延字于章、裕章,晚號老迂、迂公,生于清同治庚午(1870)七月初四,逝于公元1953年,享壽在83周歲。署四川射洪縣、成都縣典史,留日士官生,曾由川督選派隨胡雨嵐太史赴日本查學,是活躍于清末民初巴蜀詩壇的詩人。</p><p class="ql-block"> 家存之《迂公詩草》置于書篋已逾十載。成都只知道有金石書法名家盛光偉而不知盛光倬,以至有人口誤名其光柱。整理先賢手澤,一則保其不使失墜;再則發幽探微,從中便考證出了林山腴、張大千、嚴谷聲的一些軼文逸事。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巴蜀詩壇曾活躍著一個名為“千齡會”的詩社,成員有方鶴叟、查蹇公(介庵)、章仲士、藏以尹、張鵬皋、盛震生(紹齡)、陳可大、盛壺叟、盛迂公、李少海(欣寓齋)、廖劍扶(嘉淦)、章健者、官曉農、洪翰如、劉黎仙、桂仲宏等十六人,該會民國27年戊寅由方鶴老主建,初設藏以尹之“悶廬”,至民國36年丁亥,前7人已故,僅余9人。他們輪流作東,定期雅集,成就了一段詩壇佳話。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前清考取有功名或做過知縣以上的地方賢達,入民國后未多再仕,擅金石書畫,常以詩酒自遣;二是以浙江、江蘇、安徽等江南籍人士為主。</p> <p class="ql-block">  六年前吳好古發給我兩張圖片,是已故成都文史研究者唐覺從先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寫給四川師范大學徐仁甫教授的信函,唐先生提到盛老迂的九本書稿已經仁老介紹捐贈給了成都市圖書館,這樣使得先賢的遺稿得以流傳,不致湮沒,其亡友(盛)宇辰的遺愿得以了卻!“從茲詩人手澤不致散失,斷簡殘篇幸存天祿,此故作者生前所不及料”。</p> <p class="ql-block">  按圖索驥,六年來,我先后去到少城成都市圖書館和位于金牛區的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每次只能看到部分藏品,計有:盛宇辰抄錄老迂詩稿一冊,老迂詩原稿七冊附一冊,共計九件藏品,索引標箋如圖:</p> <p class="ql-block">應為:(清)盛光倬撰,(民國)盛宇宸輯錄手稿本,尺寸非如圖所示應為14.0*24.0cm。</p> <p class="ql-block">應為:八卷附輯錄詩一卷,不分卷,八冊,其中五冊尺寸如圖10.4*24.0cm,另二冊尺寸15.2*24.3,一冊17.8*26.5,無小傳。</p> <p class="ql-block">  成都的左志丹先生有志于編撰《巴蜀翰墨錄》囑我代覓先賢作品。某日我在他的工作室見到有張健者題耑的老迂詩稿一本《和聲》并唐覺從先生所寫就之《盛先生光倬小傳》,大為驚喜!唐公不負宇宸摯友,對先賢崇敬緬懷之殷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  唐先生在《小傳》中言:“又聞宇宸言先生手抄詩稿約五十余卷,宇宸曾擬再事排比,遭變不果,僅輯錄先生之律絕詩約三四百首,都為一冊而已”。</p> <p class="ql-block">  “ 覺從初受宇宸托為全抄,故此57卷手稿及宇宸所抄本皆在余家”。</p> <p class="ql-block">  “七六年冬宇宸病重,張承春君于病榻前告宇宸以簽注先生詩三數百首為己任,用便友朋抄誦,并期三月內完成。宇宸首肯,即于枕上頓首含淚以謝。覺從因將保存之詩稿49卷悉交承春攜去捃摭(意釆錄)”。</p> <p class="ql-block">  七九年夏,唐先生擬委托徐仁甫先生將存世之全部詩稿58卷悉數捐獻以了宇宸未盡之志。但據承春稱“彼已向全國政治協商委員會洽妥49卷已送北京”。</p> <p class="ql-block">  唐先生為“不負亡友之托,僅存手稿雖非完璧,亦代宇宸獻交政府”,才有了成都市圖書館的九冊藏品。今秋,有幸得到圖書館工作人員“半畝方塘”的熱情相助,得以一并飽覽。</p> <p class="ql-block">  令人費解的是,據張承春君言其早在一九七八年就將《老迂詩詞》49卷交給了北京全國政治協商會議,而在近三十年以后的今天,這批詩稿的絕大部分竟堂而皇之出現在了成都的古玩市場上,究竟是全國政協資料室清理淘汰了捐贈的圖書或者書籍被盜還是另有原因,這已經成為一個難解之謎!</p> <p class="ql-block">  唐先生在信中評價說“迂公雖浙籍而其詩之內容絕大多數系詠四川事,且屬會垣事,足供它年編修省志之需,自應以歸諸四川收藏整理為宜”。</p> <p class="ql-block">  今天統計,老迂的詩稿共57本,天府藝術中心人文圖書館入藏8本,成都左志丹先生藏有1本,這次在成都市場上現身了33本,至今還有15本流落在民間。加之我五年前捐贈給成都市圖書館的影本《老迂詩草》,迂公詩詞完整的應該有58卷,加之一些零星詩作,全部詩詞將逾千首之巨。其詩格調頗高,涉獵既廣,然百年來湮沒不聞,思之令人扼腕。成都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如果能率先將其館藏的八卷詩稿修復整理,供四川成都地方史志研究使用實為善舉。</p> <p class="ql-block">  無獨有偶,前日在“閑魚”網上覓得一印章,為先生父親盛樾(西棠)所制。西棠同治、光緒間歷任四川榮昌、合江、溫江等縣,善書法,尤工篆刻,甲寅(1914)卒于成都。該印尺寸24*14*7cm,印文“靜美”,取家藏資料對比,邊款單刀刻法,印面屬于典型的浙派細切,完全合乎一人之手!賣家言此印得于日本,還給我附了一張海關的報稅記錄。</p> <p class="ql-block">  迂公于清季兩應順天鄉試不中,“光緒末年,奉川督岑春瑄檄赴日本考察教育并采辦教育用具事”,這就給此印流于日本提供了佐證。印文“靜美”,是一枚閑章還是某人的名章都是有可能的,也為本文提供了一段佳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阳| 绥中县| 灵石县| 永川市| 贡嘎县| 江永县| 东乌珠穆沁旗| 西峡县| 洪泽县| 于都县| 湖北省| 龙门县| 株洲市| 濮阳市| 苍山县| 通城县| 临朐县| 浦城县| 图们市| 泽库县| 通海县| 巴南区| 无棣县| 江都市| 磐石市| 体育| 宜川县| 德阳市| 阳新县| 房产| 谢通门县| 惠水县| 莱州市| 巴林右旗| 富平县| 乐昌市| 漾濞| 神农架林区| 老河口市| 邢台市| 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