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對粥最初的記憶來自童年。兒時在姥姥家長大,每天晚上黃澄澄的玉米面粥,一人一碗,碗底窩著三五粒黃豆,最后都集中到我的碗里,變大變胖的黃豆又面又香。</p><p class="ql-block"> 對粥最香的記憶來自嬸媽生堂弟的月子粥。奶奶熬得黃米粥,給我吃的米粥饹子。一整張圓圓的鍋底形狀的黃饹子,中間厚四周薄,蟬翼一樣向中間卷著,上面一層沾著沒刮干凈的小黃米。當年小黃米金貴著呢,嬸媽月子期間也撈不著頓頓吃。我雙手捧著饹子轉著圈兒啃,又香又脆,香了整個童年的味蕾,那段時間天天巴望著奶奶熬粥糊鍋底。</p><p class="ql-block"> 因童年對粥的熱愛和執念,長大后粥在我的生活中,和燉菜一樣,成了家常便飯。這兩樣飯菜都費時間:浸泡,大火開鍋小火慢燉,關火燜煮,等待粥香四溢需要全程關注。我是很享受這個過程的,匯集了天地日月精華的食材經過自己的手,在自己眼下一步步轉化成食物,供給身體所需的熱量和能量,這讓自己廚間的忙碌充滿了創作感和成就感。</p><p class="ql-block"> 喜歡做飯,就喜歡采購,超市雜糧區是我經常光顧的地方,見到各種五谷雜糧就抑制不住往家買的沖動。家中餐桌少不了各色米粥:提前泡上黃豆打的玉米面粥慰籍兒時的味蕾,可摻紅棗摻山藥摻南瓜的小米粥補益脾胃,白花粉沙的綠豆粥消暑生津,需要提前浸泡熬煮時間又長的黑米粥糯米粥八寶粥等各種米粥益氣養血。參照時令和季節根據自己的時間和心情,搭配熬煮的粥有口感有靈魂,軟糯多樣,營養易吸收。我家常常以粥當飯,無粥不成飯,飯后一碗粥下肚,暖胃又暖心。</p><p class="ql-block"> 對粥最暖也最疼的記憶是父親熬的小米粥。父親不愛做飯,又愛吃湯湯水水的飯菜,小米粥算是粥類中比較省事省力的,加幾個大棗開火煮十來分鐘就行。<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對食材有種天生的識別力,父親總</span>說我買的小米和棗好,米香棗甜米油厚。回老家的早飯都是父親做,幾乎千篇一律的小米粥和蒸雞蛋。聽著早起的父親舀水進鍋,撒米開火,每個聲響都能辨別出熬粥做飯的步驟。在父親進進出出的忙碌聲中,我懶在被窩里享受著五十多歲的老閨女還能喝上八十歲老父親熬得粥,暖意滿身。父親生前熬了最后一頓小米粥,在門口和街坊鄰居說了一會兒話,進屋就躺下了,此后再沒下過炕。那天的早飯是我自己一個人吃的,我有了深深的預感和害怕,接受了這一天或早或晚的到來,卻接受不了這一天這么快的突然到來。我教會了父親怎么把小米粥熬得又糯又香,一生不愛做飯的父親卻把此生做得最后一頓飯做給了我,繼母親之后一直掛念父親一日三餐的我。這也成了我每到吃飯做飯就會被深深碰觸到的痛點,不能提及不敢提及。此后很長時間,我不再喝小米粥。越是想忘掉一個人的時候,有關那個人曾經的痕跡就處處隱藏在你的生活細節,趕不走揮不掉,時時提醒著你他一直都在不曾離去。母親的槐花包子父親的小米粥,曾經最香的味道留下了最疼的記憶。</p><p class="ql-block"> 日子終究要過,飯終究還是要吃的,廚房依舊是我一天當中呆得時間較長的地方。廚間的忙碌,因為全心投入讓我短時間忽略瑣碎忘掉不快,利用燉煮等待的時間收拾灶臺,盆碗廚具歸位,油煙機借了鍋中蒸騰的熱汽很容易擦試干凈,飯菜上桌時廚房也整潔如初。如果說吃是味蕾品嘗的享受,那做就是身體力行參與的享受。熬粥和燉菜依然是我家飯桌必備。</p><p class="ql-block"> 對父母的想念,彌漫在一粥一飯。由原來的不敢碰觸到現在的娓娓述來,感覺冥?之中父母贈予了我力量,幫我完成了我和他們情感上的跨越,結束了此生父母子女一場的緣份:從曾經為人子女的我到現在只剩下為人父母的我。也把對父母空間上離去的不舍轉變為和父母不同緯度并存的認可,父母沒有遠離,只是從他們為人父母的我們身邊到了他們為人子女的父母身邊,重新回到了幸福的起點。在人生的下一場輪回中,父母在另一個時空里默默關注著我們,祐護著我們,等待著我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5.20于煙臺</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南市|
剑川县|
福清市|
乌兰浩特市|
屏东市|
比如县|
辽阳市|
定陶县|
车险|
襄垣县|
长岛县|
怀仁县|
青田县|
揭东县|
皋兰县|
龙胜|
安泽县|
寿宁县|
淅川县|
珠海市|
南充市|
松潘县|
岑巩县|
蒙自县|
西安市|
彭阳县|
琼中|
玛纳斯县|
读书|
房产|
金堂县|
清新县|
临武县|
商河县|
新营市|
保亭|
宜阳县|
庐江县|
林西县|
宝坻区|
寿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