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大軍區成立時領導名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南京軍區</p><p class="ql-block">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是1955年成立的原七大軍區之一,主要負責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上海五省一市的軍事事務,總部設于南京。其前身可追溯至新四軍、華東野戰軍等部隊,歷經多次編制調整。</p><p class="ql-block">? 1985年與福州軍區合并,整編為新的南京軍區,下轄五省一市軍區及陸軍集團軍等部隊?。作為對臺前沿指揮機構,南京軍區綜合實力突出,管轄區域經濟發達、戰略地位重要?。</p> <p class="ql-block"> 1.司令員?:向守志 上將</p><p class="ql-block">? 向守志(1917年11月28日-2017年9月2日),原名向守芝,四川宣漢人,祖籍湖北麻城?。1934年參加紅軍,1935年入共青團,19<multi-find-1-extension class="HL-round-2 HL-light-theme" hl-word="119" title="被 Multi Find 突出顯示"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102, 119); color: black;">36年</multi-find-1-extension>轉<multi-find-1-extension class="HL-round-2 HL-light-theme" hl-word="3" title="被 Multi Find 突出顯示"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0, 255, 0); color: black;">中共</multi-find-1-extension>黨員?,歷經長征,三過雪山草地?。</p><p class="ql-block">? 抗日戰爭?,參加百團大戰、林南戰役,任太行軍區第十團團長,率部在冀南、太行抗日根據地作戰?。以勇猛著稱,曾用“小米加步槍”對抗日軍優勢裝備?。解放戰爭?參與邯鄲、豫東、淮海、渡江等戰役,曾任旅長、師長?。</p><p class="ql-block">? 1951年任第15軍44師師長,指揮上甘嶺戰役?。1955年授少將?軍銜。1960年后歷任西安第二炮兵技術學院院長、第二炮兵(現火箭軍)司令員。1982—1990年任南京軍區司令員。1988年授上將?軍銜。2017年9月2日于南京逝世,享年99歲?。</p><p class="ql-block"> 向守志將軍一生戰功顯赫,被譽為“身經百戰”?。是解放軍從“小米加步槍”到導彈<multi-find-1-extension class="HL-round-2 HL-light-theme" hl-word="110" title="被 Multi Find 突出顯示"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102, 119); color: black;">部隊</multi-find-1-extension>發展的親歷者與推動者,其貢獻與精神深植于中國軍事史冊。習近平總書記曾為其題詞“國無德不興”。</p> <p class="ql-block"> 2.政治委?員:傅奎清 中將</p><p class="ql-block"> 傅奎清(1920年11月28日-2022年8月28日),原名傅義先,湖北英山人,生于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英山縣,父親傅子云為紅軍戰士。11歲參加兒童團,18歲入黨(1938年),早年任縣委秘密交通員?。</p><p class="ql-block"> 1939年加入新四軍,歷任連指導員、股長等職。1942年指揮柏家圩伏擊戰,全殲日軍小隊及偽軍中隊,俘獲日軍小隊長,此戰載入《中國戰典》?。解放戰爭?參與蘇中、萊蕪、淮海、渡江等戰役,歷任團政委等職?。</p><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期間任師政治委員,回國后歷任軍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黑龍江省革委會副主任兼省委書記、沈陽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福州軍區政治委?員。1985年起任南京軍區政治委員。1988年授中將。</p><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28日在南京逝世,享年102歲?。百歲壽辰時仍以原南京軍區政委身份受關注,革命精神延續至生命終點?。傅奎清一生歷經戰火與建設,軍政貢獻卓著,是解放軍政治工作的典范人物。</p> <p class="ql-block"> 3.副司令員?:郭濤 中將</p><p class="ql-block">? 郭濤(1926年—2011年)?,河北省魏縣人,1939年參加革命,1941年正式參軍,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干事、連政治指導員、營副政治教導員等職,參與反“掃蕩”、千里躍進大別山、襄樊、淮海、渡江、進軍大西南等戰役?。</p><p class="ql-block">? 新中國成立后參加抗美援朝,回國。歷任營政治教導員、師炮兵指揮部參謀長、團長、軍炮兵司令部參謀長、副師長等職?。1970年后歷任南京軍區司令部作戰部部長、副參謀長兼作戰部部長?、上海警備區司令員,1985年晉升為南京軍區副司令員?。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2011年11月3日在南京病逝,享年85歲?。</p><p class="ql-block"> 郭濤將軍雖戰功卓著,但淡泊名利。例如在襄樊戰役后,拒絕為烈士紀念碑撰文,要求突出烈士貢獻而非個人功績?。他一生歷經戰火洗禮,為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重要貢獻,其軍事才能與高尚品格深受戰友敬重。</p> <p class="ql-block"> 4.副司令員:王成斌 中將</p><p class="ql-block"> 王成斌,男,漢族,1928年1月生,山東省掖縣人。1944年8月加入八路軍,1945年10月入黨。?他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表現出色,參與了多次重要戰役,如膠東保衛戰、濰縣戰役、兗州戰役、濟南戰役和淮海戰役。</p><p class="ql-block"> 建國后,歷任31軍營長、團長、師長和副軍長等職務。1983年,擔任南昌陸軍學校校長,1985年成為南京軍區副司令員。1988年授中將軍銜。1990年,王成斌接替周衣冰,擔任北京軍區司令員,直到1993年卸任?。</p><p class="ql-block"> 王成斌不僅在戰場上表現出色,還在和平時期積極訓練部隊,提升軍隊戰斗力。他得到了多位高級將領的稱贊,如皮定均稱他為“活地圖”,許世友對他的戰斗能力也非常認可。</p><p class="ql-block"> 王成斌的軍事才能和領導能力使他成為執掌京畿重地的合適人選?。此外,王成斌將軍還著有《王成斌詩詞書法選集》,展示了他除了軍事才能外,還在詩詞和書法上有一定的造詣?。</p> <p class="ql-block"> 5.副司令員:唐述棣</p><p class="ql-block"> 唐述棣(1923年6月—2014年7月17日),安徽桐城人。1939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6月參加新四軍?。歷任干事、連政治指導員、營政治教導員等職,參與?半塔集保衛戰?、?謝家集攻擊戰?等戰斗?。</p><p class="ql-block"> 解放戰爭時期?隸屬?第三野戰軍?,在王必成指揮的?第六縱隊?任營長,參加?漣水戰役?、?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華東戰場關鍵戰役?。</p><p class="ql-block">? 1952年6月赴朝作戰,參與?金城戰役?。回國后歷任團長、師長、副軍長、軍長等職。1982年10月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主管軍事訓練與戰備工作?。1988年被授予?獨立功勛榮譽章??。2014年7月14日在南京病逝,享年92歲。</p><p class="ql-block"> 唐述棣將軍一生歷經烽火,從新四軍戰士成長為軍區將領,其戰功與治軍貢獻深植于我軍歷史。逝世后,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致哀,范長龍、張震等送花圈?。軍區領導及社會各界300余人出席?其告別儀式。</p> <p class="ql-block"> 6.副政治委?員:史玉孝 上將</p><p class="ql-block">? 史玉孝(1933年4月11日—2005年2月12日)?,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周原鎮人,1949年7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11月加入共青團,1953年11月入黨?。解放戰爭時期任?第一野戰軍第1軍1師宣傳隊宣傳員?,參與蘭州戰役等?。1952年隨軍入朝,任志愿軍團政治處、師政治部保衛助理員。</p><p class="ql-block">? 1980年?畢業于解放軍政治學院后,歷任師政治委員、第1軍政治委員等職?。兩山輪戰時,與軍長傅全有率部赴滇作戰,運用抗美援朝經驗(如坑道防御、炮兵戰術),重創越軍,成為“對越戰爭名將”?。</p><p class="ql-block">? 1985年?升任?南京軍區副政治委?員;?1988年?授中將軍銜;?1990年?任?南京軍區政治委?員。1994年?晉升?上將軍銜?,后調任?廣州軍區政治委??員。2005年2月12日?因病在廣州逝世,享年72歲?。</p> <p class="ql-block"> 7.參謀長:劉倫賢 中將</p><p class="ql-block">? 劉倫賢(1943年12月—2017年12月),上海奉賢人,貧寒出身。1961年4月加入第60軍179師“臨汾旅”,從士兵起步?,歷任排長、軍區司令部作戰部參謀。</p><p class="ql-block"> 1980年9月進入解放軍軍事學院“老虎班”(全軍僅96人),系統學習戰略戰術;1982年畢業后歷任作戰部副部長兼一科科長?、第12軍參謀長,積累野戰部隊指揮經驗?。</p><p class="ql-block">? 1985年6月,在百萬大裁軍背景下,福州軍區并入南京軍區,以41歲年齡由副軍級直接升任軍區參謀長,成為?全軍最年輕的大軍區副職將領??。任內推動軍區整編與作戰體系現代化,兼任軍區黨委常委、司令部黨委書記?。</p><p class="ql-block"> 1990年4月后歷任第31集團軍軍長、南京軍區副司令員、濟南軍區副司令員。1993年授中將軍銜?。2000年逐漸退出一線?。2017年12月去世,享年74歲?。</p><p class="ql-block">? 劉倫賢將軍以“士兵到中將”的跨越式成長,成為我軍干部年輕化的標志性人物。他兼具參謀業務與野戰指揮經驗,在百萬大裁軍時期的關鍵崗位中展現卓越能力?。</p> <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汾市|
磴口县|
齐河县|
杭锦旗|
桐梓县|
安庆市|
德阳市|
大港区|
万山特区|
萍乡市|
田东县|
金昌市|
阿拉善右旗|
沙湾县|
获嘉县|
佛山市|
阆中市|
永胜县|
嘉黎县|
蓝田县|
广河县|
定边县|
金塔县|
吴旗县|
忻城县|
新宁县|
钟祥市|
杭州市|
山西省|
石景山区|
SHOW|
桑日县|
洱源县|
湖南省|
鹿泉市|
永昌县|
福州市|
河津市|
贵德县|
重庆市|
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