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十年回望,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景,依依在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海娜號駛入大阪港</span></p> <h1><b style="font-size:22px;"> 日本,我來了</b></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天色灰蒙蒙的,隔著舷窗看大阪港,感覺陰郁而冷清。到日本了——那個電影、小說、新聞、傳言、歷史教科書中的多面日本,心里有點小激動。</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濕淋淋的碼頭,濕漉漉的船,濕乎乎的心情為哪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說好的歡迎人群呢?</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讀過美國人寫的《麥克阿瑟傳》。日本偷襲珍珠港后,大舉向東南亞進軍,麥克阿瑟被迫離開他在菲律賓的盟軍司令部,轉移到澳洲指揮美陸軍與日作戰。經過中途島大海戰,美軍實行蛙跳奪島戰術,向日本逼近,最終扔了兩顆原子彈,把日本砸懵。麥克阿瑟任駐日美軍司令,一手建立了戰后日本治理秩序。日本人理應恨美國人,但是他們被美國人打服了,甘愿與美國結盟。</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國人認為日本侵華犯下累累罪行,掩蓋篡改侵華歷史,祭拜二戰戰犯,罪不可恕,甚至有滅絕日本人的極端言論。我在發小微信群評論過,“日本文化基因里有武士道精神,蔑視弱旅,俯首強者,美化英雄,這是問題的根,無解。”在右翼日本人眼里,中國是弱旅,美國是強者,戰犯是英雄。按這個邏輯,今天的日本政府的種種表現,就有了合理的解釋。</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是,我反對抵制日貨的民粹主義。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需要開放合作,擇優而取,擇善而從,大國崛起需要政治家的大智慧,也需要穩定的國際環境,只有我們國家更文明、更富強了,才能贏得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的真正尊重。</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隱隱感覺,日本對美國的臣服是迫于無奈,一旦羽翼豐滿將脫美自立,大和民族的日本夢可能是重溫大東亞共榮圈吧。最近,不顧在野黨和大批民眾的反對,安倍政權一意孤行,可對外行使自衛權的“安保法案”在執政自民黨占多數席位的眾參兩院強行通過,戰后為預防軍國主義復活而縛住日本的鎖鏈已經解開,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也有另一視角,大國之間保持恐怖和平,世界大戰或大國之間的戰爭在核保護傘下打不起來,應專注于和平發展。呼喚國際和解的主張沒有錯,但是任何實際和解,持久的和平,都是建立在實力基礎上的,弱國無外交,沒有話語權(怎么扯到政治上了,老肥也不提醒,趕緊剎車拐彎吧)。</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國軍團登陸日本</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下海娜號右舷舷梯,踏上碼頭的水泥地面,禁不住夸張地狠狠跺了兩腳,跟身邊的小寶說,咱們終于踏上日本本土了,八路軍的后代替父輩找回勝利大反攻的感覺啊。</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碼頭交通指揮不知哪個綹子的,制服不倫不類</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碼頭上有一伙日本電視臺的記者,隨機采訪中國游客,屹松被攔住時恰好攝入我的鏡頭。</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問你啥了?”</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問我到日本想買啥。”</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先生,您打算在這兒花多少錢啊?”屹松在大阪TV露一小臉,據說已有“日本粉”索要簽名了</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看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游客的購買意向,是鄰國媒體關心的話題。日本經過多年經濟低迷,實行安倍經濟學的刺激手段似乎見緩。</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盡管日本的GDP總量被中國超過,但是日本的人均收入還是大幅領先的,特別是技術研發、質量管控、資源的合理利用都好于中國。據央廣報道,單位產值的能耗,中國是日本的7倍、美國的6倍,以高能耗發展經濟是難以為繼的,中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戰略抉擇正在邁過一個坎兒,節能減耗任重道遠,經受著歷史性考驗。</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兒下船即被大阪港務局局長邀去,洽談郵輪航線航班調整事宜,老肥樂顛顛跟隨翻譯。</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肥的形象讓我想起《小兵張嘎》中的胖翻譯官,一臉不屑地嘟囔:“老子在城里下館子都不要錢,別說吃你幾個爛西瓜!”</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老肥(疑似雙面間諜)急于通過入境審驗大廳,向日本“特高課”遞交情報</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句臺詞應改為三兒說:“老子帶來一艘運鈔大船,你們小日本兒看著辦吧!”肥哥,你翻譯這句話時,語氣一定要牛X烘烘啊。</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據三兒透露,談判過程中,老肥涉嫌夾帶私利。三兒說一兩句,老肥翻譯五六句,好像讓日方為他賣大連魚提供方便。</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兒在桌子底下踹了老肥一腳。</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談了,發小都等著呢,開路一馬斯。”</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從車窗瀏覽街景,城市面貌陳舊慵懶,打不起精神的樣子</span></p> <h1><b style="font-size:22px;"> 清水寺,雨中情</b></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遠處的三層木塔是清水寺的標志性景觀。我站的這個地方,據傳是一些日本人選擇自殺的地方,在美麗的風景區打開佛門通往天國。小寶你往后站站,千萬別擠我啊。</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從大阪到京都,直線距離約50公里。通過各種媒介,京都于我并不陌生,重檐結構的木塔,灑滿花瓣的林蔭路,穿著和服足踏木屐的女伶,一派古雅之風。</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個觀光點是京都清水寺。這座寺廟的建筑樣式受中國唐朝風格影響,是日本文化的一個標志性符號,奉為國寶。</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清水寺山門</span></p> <h1> 小雨淅淅瀝瀝,雨中的清水寺更合我意,撐著雨傘的游人,影影綽綽走在水墨畫里。</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盛唐遺風,傳承東瀛</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欣喜地發現,這里有許多身著和服的男人女人,古風猶存,好像回到了明治年代。</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把鏡頭對準一個漂亮的和服女孩兒,不經意聽到她對同伴說話:</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介雨沒完沒了呀!”</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天津話!我睜大眼睛仔細觀察,身邊這些和服人敢情都是游客,而且大多是同胞啊,居然還看到了一位金發和服女郎,竟然毫無違和感。</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烏溜溜的大眼睛,你在看誰?”注意姑娘和身后的老者,猜他們的國籍和相互關系。猜對了,三兒有獎</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受到啟發了,如果北京故宮也采用這招,是不是更有歷史穿越感,更有游戲精神呢?這適用于所有歷史文化景區,可增加美感,趣味性,而且“票子大大的有”。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和適度開發,日本人的做法值得借鑒。</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清水寺藏身音羽山,因這里的瀑布清泉得名。公元778年(唐朝中期),有個叫“延鎮上人”的人在此開山拜觀音;20年后,大將軍“坡上田村麻呂”承接香火,興建寺廟,延續至今。一說,清水寺慈恩大師是唐僧玄奘在日本的第一個弟子。</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清水寺適宜靜心小駐,找一處林蔭聽泉,坐一把藤椅品茶,看燕子銜泥,風搖花影;也可攜一壺清酒,兩樣素碟,與三五好友,月下對詩,發思古懷舊之幽情。我出上句,小寶對下句,對不上罰酒一杯(正中下懷吧)。“小寶呢?”“小寶跟著那個洋妞走了。”可惜,導游只給40分鐘時間,怕迷路耽擱,匆匆折返。</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清水寺外的小街,窄窄的,沿著山坡自然延伸,兩邊店鋪高低錯落,比肩接踵,恍若來到麗江古鎮,不過店面招牌的片假文字,和風圖案,又把我拉回來了。</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臨街店鋪以賣旅游紀念品和食品的居多,古雅整潔,賞心悅目。</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石板路,青瓦屋,小街小店小清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店前的雨傘可以隨意取用,送回全憑自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清雅堂陶瓷”店,多像中國的店名,中國文化的印痕在日本隨處可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抹茶冰激凌店被發小包圍</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進一家當地特色的抹茶冰激凌店,品嘗后覺得太甜了,不如曉曦在悉尼情人崖請我們吃的澳洲冰激凌冰爽可口(這樣說有點嘚瑟啊)。</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途遇三兒的二姐里程和姐夫康海迪,很想表現攝影技巧,主動給他們拍照。</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雨還下著,我一手撐傘,一手舉單反,拍出的片子是斜的。嗯,這就叫紀實作品,對不住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這張拍得挺正的,就是塑料雨衣不搭調,像從海里爬上岸的一波“水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這哥仨像樣!老肥跟我撞衫了,讓三兒站中間就好了。小寶是不是你拍的?還能不能在一起玩了?</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寶看了前幾集游記很生氣,因為沒發他的照片,這又讓我損一頓,沒準要爆炸了。</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相關鏈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京都</b></p><p class="ql-block">位于日本西部近畿京都府南部,總面積827平方公里。整個京都都市圈,人口約256萬。從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到1868年東京奠都為止,京都一直是日本首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清水寺</b></p><p class="ql-block">建于778年,原址多次焚毀。現存建筑多為1633年由德川家康捐資重建。1994年,清水寺作為古京都文化遺產的一部分登錄于世界遺產名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日本國寶“清水舞臺”,主堂由139根立柱支撐(網摘片)</span></p> <p class="ql-block">作者:阿猛</p><p class="ql-block">編輯:小潔</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溪县|
霍城县|
高邑县|
昭通市|
南澳县|
北安市|
兴业县|
中西区|
英山县|
通江县|
家居|
克东县|
西平县|
墨竹工卡县|
确山县|
绥宁县|
湖口县|
胶州市|
鄱阳县|
乌拉特中旗|
福海县|
自贡市|
新邵县|
灌南县|
杭州市|
宁蒗|
前郭尔|
西乡县|
乐山市|
伊川县|
于都县|
淮南市|
原平市|
喀什市|
武宣县|
大田县|
行唐县|
张家界市|
固始县|
唐海县|
保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