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河貍是河貍科河貍屬的哺乳動物,共有兩種,分別是歐亞河貍和美洲河貍,是現存最大的嚙齒類動物之一,體型壯碩,體重大約在17-30千克,體長60-100厘米,尾長21-38厘米,平均壽命為12-20年,河貍的頭短而鈍,眼小、耳小且頸短,門齒鋒利且咬肌尤為發達。其前肢短寬,無蹼,后肢粗大,趾間具完全的蹼,并有搔癢趾;尾巴大而寬,呈上下扁平狀,覆蓋著角質鱗片。河貍的軀體背部針毛亮而粗糙,絨毛厚且柔軟,腹部則主要被絨毛覆蓋;背部體毛呈銹褐色,針毛為黃棕色,頭部和腹部毛色較淺,為灰棕色。幼體的毛色為灰棕色。</p> <p class="ql-block">美洲河貍的分布范圍極為廣泛。除了北極、佛羅里達半島和美國西南部的沙漠地區外,北美洲各地,包括墨西哥北部,都可以找到它們的蹤跡。1937年,北美河貍被引入芬蘭,并隨后自然擴散至俄羅斯西北部的卡累利阿和列寧格勒地區。此外,它還被引入俄羅斯遠東地區、堪察加半島和薩哈林島。1946年,北美河貍被引入阿根廷的火地島,如今幾乎在所有安第斯地區和火地島群島的水域中都有分布。據報道,美洲河貍還出現在德國、盧森堡和比利時。</p> <p class="ql-block">河貍適應半水生生活,偏愛被林地環抱的淡水棲息地。河貍因筑壩行為而聞名,能夠巧妙地運用樹枝、泥土和石頭建造堅固的水壩。河貍是夜行性動物,白天藏匿于水中或水下的巢穴中,夜晚外出覓食,主食包括樹皮、嫩枝和水生植物。河貍在全球分布廣泛。歐亞河貍在法國、德國、挪威等國家的部分地區已經建立了自由種群,此外,在蒙古國和中國也有歐亞河貍種群分布。美洲河貍除北極圈、佛羅里達半島和西南部沙漠外,均可見其身影。此外,美洲河貍還被引入芬蘭、俄羅斯、阿根廷等地,并自然擴散至更多區域。</p> <p class="ql-block">2016年,歐亞河貍與美洲河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中的無危(LC)類。歐亞河貍還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版,成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p> <p class="ql-block">河貍的形態特征非常顯著,作為現存最大的嚙齒類動物,其體型強壯。河貍具有短而鈍的頭部、小眼睛和小耳朵,且頸部相對較短。門齒鋒利且咬肌尤為發達。前肢短而寬,無蹼,后肢粗大,趾間有完全的蹼,并有搔癢趾。第4趾非常特殊,具有雙爪甲,一為爪形,一為甲形。河貍的尾巴大而寬,呈扁平狀,被角質鱗片覆蓋。軀體背部的針毛亮而粗糙,絨毛厚且柔軟,腹部大部分被絨毛覆蓋。背部毛色呈銹褐色,針毛為黃棕色,頭部和腹部的毛色較淺,為灰棕色,頦下近黃色,幼體毛色為灰棕色。河貍的體重在17-30千克之間,體長為60-100厘米,尾長為21-38厘米。在肛腺前,河貍還有一對香腺,能分泌出獨特的“河貍香”,這是河貍特有的生理特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河貍是大型嚙齒動物。主要分布于歐洲,少量分布在亞洲北部。它們擅長游泳和潛水,喜棲息于溪流、湖泊、沼澤等水域附近 。以植物的根莖、樹皮、嫩枝等為食,最顯著的特點是會用樹枝、泥土等筑壩,改造棲息環境,對生態系統有重要影響 ,被稱為“自然界的工程師” 。</p> <p class="ql-block">攝影/編輯/制作:狂飆3號</p><p class="ql-block">美篇號:23381190</p><p class="ql-block">地址:加拿大安省埃塞克斯郡皮利角國家森林公園</p><p class="ql-block">時間:20250508</p><p class="ql-block">謝謝欣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慈溪市|
咸阳市|
正蓝旗|
乌鲁木齐县|
肥城市|
漠河县|
德兴市|
嘉黎县|
正蓝旗|
白山市|
盐城市|
汨罗市|
龙川县|
泸定县|
开远市|
屏东市|
民和|
庆阳市|
镇沅|
科尔|
河池市|
英山县|
太和县|
三明市|
庄河市|
宝坻区|
砚山县|
广州市|
百色市|
吉林省|
闻喜县|
姚安县|
来凤县|
芮城县|
四会市|
长春市|
赫章县|
新郑市|
临漳县|
柘荣县|
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