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東漢末年,外戚與宦官爭斗不斷,朝政混亂。董卓借何進之命率軍入京后,廢少帝劉辯,立陳留王劉協為帝(漢獻帝),獨攬大權,殘暴不仁。他縱容士兵燒殺搶掠、欺凌百姓,甚至弒害少帝及何太后,引發朝野震怒。各地諸侯不滿其專權暴政,為匡扶漢室、清除奸佞,以袁紹為盟主,聯合十八路諸侯起兵討伐董卓。<br> 下面是具體十八路諸侯的簡單介紹,所有圖片由AI生成。</h3> <h3> 1、后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字公路,汝南汝陽(今河南省商水縣)人,袁逢嫡次子,袁基、袁紹之弟,出身東漢四世三公名門之家。在十八路諸侯中,主管糧草,但此人野心勃勃,后來還自立為帝,最終失敗病死。</h3> <h3> 2、冀州刺史韓馥:字文節,潁川郡(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的諸侯,冀州牧,曾經擔任過東漢的御史中丞,后不滿董卓所作所為加入討董隊伍。但他性格懦弱,在袁紹的逼迫下,無奈讓出冀州,最終自殺。</h3> <h3> 3、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緒,兗州陳留(今河南省開封市)人。董卓執政時,孔伷受到周毖推薦,出任豫州刺史,在討伐董卓中可能戰死,后孫堅接任豫州刺史。</h3> <h3> 4、兗州刺史劉岱:字公山,東萊牟平(今山東福山西北)人,漢室宗親,劉輿之子,劉繇之兄。在會盟中表現平平,后來討伐兗州黃巾時,不聽鮑信計策,兵敗戰死。</h3> <h3> 5、河內郡太守王匡:字公節,兗州泰山郡(今山東省泰安市東北方)人。曾在大將軍何進手下任大將軍府掾,何進死后,受拜為河內郡太守。在討伐董卓中,手下大將方悅被呂布斬殺,自己戰敗逃走,后被胡母班之親屬與曹操殺死。</h3> <h3> 6、陳留太守張邈:字孟卓,東平壽張(今山東東平縣)人。以戰功入仕,授騎都尉,后出任陳留太守。他曾勸諫袁紹,遭到袁紹不喜,袁紹派曹操殺他,曹操拒絕。后來他因懼怕曹操而背叛曹操,迎接呂布入兗州,最終被曹操擊敗。</h3> <h3> 7、東郡太守喬瑁:字元偉,梁國睢陽(今河南商丘)人,名臣橋玄族子。曾任兗州刺史,后為東郡太守,是真正意義上的討董卓的發起人,后來被劉岱殺害。</h3> <h3> 8、山陽太守袁遺:字伯業,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西南)人,是袁紹的從兄。在歷史上,他參與了討伐董卓的戰爭,但記載較少。</h3> <h3> 9、濟北相鮑信:泰山平陽(今山東新泰)人,東漢末年濟北相。他是曹操的好友,在討伐董卓時,與曹操一起作戰,曾試圖推舉曹操為盟主。后來在討伐兗州黃巾時,為保護曹操而戰死。</h3> <h3> 10、北海太守孔融: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末年官員、名士、文學家,為孔子的二十世孫,孔融讓梨的故事說的就是他。他在十八路諸侯中,對討伐董卓最為上心,但實力弱小,后因與曹操的一次爭論而引起曹操不滿,最終被曹操處死。</h3> <h3> 11、廣陵太守張超:東平壽張(今山東壽張)人,是陳留太守張邈的弟弟,時任廣陵太守,參加關東聯軍酸棗會盟,共同討伐董卓。</h3> <h3> 12、徐州刺史陶謙:字恭祖,丹陽人。東漢末年大臣,最初為諸生,在州郡任職,被舉茂才,歷任幽州刺史、議郎。他性格剛直,有大志,后來因為縱容手下殺害了曹操的父親曹嵩,引來曹操的瘋狂報復。</h3> <h3> 13、西涼太守馬騰:字壽成,右扶風茂陵(今陜西省興平市)人,據說他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后代,其子馬超為五虎將之一。馬騰統領西涼軍,兵強馬壯,但在小說中,他參與十八路諸侯討董的情節相對較少。</h3> <h3> 14、北平太守公孫瓚:字伯圭,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東漢末年武將、軍閥。他出身貴族,以強硬的態度對抗北方游牧民族,作戰勇猛,威震邊疆,號稱白馬將軍。在十八路諸侯聯盟時,公孫瓚統領精兵一萬五千,劉備當時在他帳下,后來公孫瓚與袁紹相爭,被袁紹擊敗,最終引火自焚。</h3> <h3> 15、上黨太守張楊:字稚叔,云中(今山西原平縣西南)人,漢末群雄之一。他在諸侯討董過程中,沒有特別突出的表現。</h3> <h3> 16、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字文臺,吳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人,東漢末年著名將領、軍閥,孫吳政權的奠基者之一,據說為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的后代。他在討伐董卓時表現積極,是主力軍之一,曾率先進入洛陽,修復洛陽皇陵宮廷,但后來受袁術派遣與劉表交戰,被黃祖的士兵射殺。</h3> <h3> 17、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字本初,汝南郡汝陽縣人,東漢末年軍閥。袁紹出身名門汝南袁氏,少折節下士,知名當世,被推舉為十八路諸侯討伐大軍的盟主。他兵多將廣,但在討伐董卓過程中,表現出了一些私心和猶豫,后來在與曹操的官渡之戰中大敗。</h3> <h3> 18、驍騎校尉曹操: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他是本次會盟的發起人之一,雖然兵馬不多,但手下大將眾多,且有遠大的志向和謀略。在討伐董卓過程中,曹操看清了諸侯們的本質,為以后的爭霸天下奠定了基礎。</h3> <h3> 由于諸侯各懷私心,盟軍內部矛盾重重,最終聯盟瓦解,討董失敗。諸侯轉而互相攻伐,開啟了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最終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勢。</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鄢陵县|
佛山市|
江永县|
麻阳|
团风县|
绥化市|
九江市|
油尖旺区|
隆林|
平陆县|
仙桃市|
宜宾县|
鹤岗市|
从江县|
永清县|
大连市|
安远县|
宜宾县|
阳新县|
上林县|
靖西县|
湘潭县|
上思县|
忻州市|
清原|
剑川县|
盖州市|
万荣县|
杂多县|
姜堰市|
五大连池市|
民权县|
兴化市|
同江市|
遂川县|
三门县|
华蓥市|
铁力市|
岐山县|
新郑市|
西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