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百里厚大溪(又稱越溪)自南山而來,在金華開發區湯溪鎮派溪童村東邊嘩嘩流過。溪邊芳草鋪地,一片片楓楊林,綠帷低垂,暗香浮動,透過枝葉,偶爾可見白鷺上下飛翔……置身其間,感受天地廣闊綠海茫茫,真可謂是人間仙境,暢意千年!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望千年古村,往昔崢嶸歲月,總讓人怦然心動。相傳,古蔑國君令童姓水官駐于派溪童村所在的地方,隨后人口繁衍成為村落,粗粗算來,建村史已有2300余年。童姓先祖感傷越國侵犯,囑童氏后人別官務農,后世遵循祖志,勤農隱居千年。至元末明初,明太祖為爭奪天下,屯駐湯溪湯塘村一年多,影響所及,派溪童村出了個大儒童冀,官居湖州教授,但不久坐罪死于北平。此后,童姓族人奉行“學不為官,勤不為賈”之處世信條,與世無爭幽居于鄉間,朝作夕歇于沃野。至清朝,童姓族人紛紛離村而去,僅存“童家山背”之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明朝隆慶年間(1567—1572年),祝氏先祖因喜愛這里的風物風景,舉家遷居派溪童,與童氏先人和睦相處,子孫日漸旺發。祝氏先人修建祠堂,奉行“耕讀旺家,善施福湊”等家規家訓,詩書傳家,子孫成才。清朝一朝,祝氏一族出了五品官階2人、邑庠生8人、邑康生1人、生4人、太學生3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清嘉慶(1796—1820年)年間,熊氏先人熊應祖領湯溪縣縣諭,自西花廳遷居于派溪童村,恪守“學文應試、體服田力、工擇其善”祖訓,繁衍生息至今。民國年間(1912—1949年),日寇入侵,民不聊生,村莊外來人口逐漸增多,派溪童的祝熊兩族施善納留,派溪童村由此走向“祝、熊、胡、王、唐、盛、郎、李、滕、陳”等族姓共同居住生活的村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走進祝氏宗祠合志堂,天井式木構建筑展現出的傳統村落風貌,屏風與中式燈飾透出的濃厚歷史感,聚合眾人智慧與力量,建設美好家園的深沉吶喊,都讓人們陶醉其中久久難以忘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派溪童村地處金衢盆地的中心區域,五月的村莊,一望無垠的田野,豐沛的水系,綠油油的風景,讓初來乍到的我們,驚喜于農業文明在這里的悠久與燦爛。村兩委在金華開發區和湯溪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帶領村民規劃好“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的“五新一體”發展藍圖,實施好浙江省新農村建設政策,整改全村地下污水管網,垃圾分類處理有序開展,800米環村公路英姿勃發,運行良好的居家養老照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這一切都讓村民感受到社會主義制度的溫暖和親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村莊從拆除數千平方米的老舊危房到打造“一心兩廳三園四坊”十大村莊場景,全村文化建設成果豐碩。文化禮堂、派溪長廊、祝氏宗祠、文藝廣場以及村莊內部的街巷道路建設,都讓村莊的文脈延續搏動有力,文化的滋養滋潤芬芳灼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為派溪童村最為豐富的稻作文化資源,村兩委積極探索“鄉村+露營+研學”的產業模式,通過土地流轉,村集體與種糧大戶合作打造了近千畝彩色稻田,村民通過參與研學接待、番薯粉和有機大米伴手禮等農產品加工實現增收,據介紹,去年僅伴手禮銷售就為農戶創收20萬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在派溪童村行走,閱讀鄉村振興的“派溪童樣本”。緊挨村莊的厚大溪畔,25畝的草坪上,“π·共富部落”露營基地,一頂頂白色帳篷在湛藍的天宇下、生機勃發的樹林間錯落分布,燒烤、垂釣、露營,感受遠離城市喧囂的寧靜。春夏秋冬四季晴好的日子,日均接待游客常常超千人,節假日的研學團隊絡繹不絕。村莊在厚大溪畔的良田間,劃出60畝農事體驗田,游客可參與插秧、收割等農耕活動,體驗“粒粒皆辛苦”的深意。并依托厚大溪濕地與稻田生態,打造生物多樣性保護示范區,游客可參觀生態稻田試點,了解碳匯技術與生物防治知識。自然,徜徉村莊,也可觀察到自然界難得一見的野性景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寫意派溪童,溪水清且急。五月鄉間游,腳步太匆匆。回望派溪童,蔥蘢的田野,稻秧分蘗在即,活力滿滿的初夏——一個古老村莊的明天,一定會更好!讓我這樣祝愿吧。</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治县|
玉环县|
政和县|
育儿|
休宁县|
石台县|
刚察县|
东方市|
浙江省|
武冈市|
伊吾县|
鄂伦春自治旗|
玉林市|
和平区|
无为县|
靖远县|
桐梓县|
晋州市|
吉林市|
卢氏县|
合山市|
灵台县|
九龙城区|
新沂市|
普格县|
民乐县|
庄浪县|
平安县|
江口县|
五华县|
玉林市|
陆良县|
大港区|
宁城县|
杭锦旗|
财经|
黄平县|
千阳县|
文山县|
河源市|
金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