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梁啟超故居到小鳥天堂約3公里,公交新會301線直達(20分鐘)。</p> <p class="ql-block"> 在珠江三角洲的水網深處,藏著巴金筆下「鳥的天堂」的真實原型——江門新會小鳥天堂。這棵400歲的獨木古榕獨木成林,覆蓋水域超20畝,棲息著夜鷺、池鷺、牛背鷺等數萬只鳥類,是中國最大的天然賞鳥樂園之一。</p> <p class="ql-block"> 巴金筆下的榕樹如今已400余歲,樹冠投影面積達1.3萬平方米,較1933年擴大近五倍。當地人叫它為“雀墩”,因為巴金的這篇散文而改名為“小鳥天堂”。</p><p class="ql-block"> 文中「灰鶴」(實為夜鷺)仍是主力居民,但新增了無人機監測、聲紋識別等科技護鳥手段。文中「農民不許人捉它們」的村規,已發展成《小鳥天堂濕地保護條例》。</p> <p class="ql-block"> 景區門口是寬闊的巴金廣場,廣場中央有兩塊巨石,一塊刻著“鳥的天堂.巴金”的字樣。</p> <p class="ql-block"> 另外一塊刻著巴金寫的散文《鳥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 1933年6月,受西江鄉村師范學校校長陳洪有之約,巴金在新會縣城近郊的天祿、天馬、茶坑等鄉村游訪了3天。</p><p class="ql-block"> 此時,正值南國水鄉的初夏。一個傍晚,在天馬鄉務本小學(現在近天馬村委的祖祠堂“務本堂”)吃過晚飯,陳毓就邀請巴金劃船繞游“雀墩”。然而當晚沒有見到鳥,讓他有點失望。</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晨在探訪梁啟超舊居的路上經過“雀墩”,巴金驚喜地見到漫天飛舞的小鳥,心情雀躍,停船觀賞鳥飛鳥落,出入于大榕樹之中。</p><p class="ql-block"> 回到廣州后,巴金寫成了《鳥的天堂》這篇優美的散文,記述了這段愉快的旅程。這篇散文最初發表在《文學》季刊上,后編入巴金的散文集《旅途隨筆》。由于當時中國處于動蕩之中,名家筆下描述的這一方樂土,引起了人們廣泛的興趣和向往。此后,這篇優美散文被多次選入教材,“鳥的天堂”也成為令一代中國人憧憬的田園牧歌。</p><p class="ql-block"> 上個世紀末,巴金老人又特意為“雀墩”親書題詞:“小鳥天堂”,這里逐步發展成了聞名遐邇的特色景區。</p> <p class="ql-block"> 小鳥天堂景區是一個濕地公園,水道縱橫交錯,將陸地分割成一個個小島,游玩可分為陸路和水路兩種方式,門票25元,老人12元。船票40元。</p> <p class="ql-block"> 我們先從陸路游玩,從陸路只能參觀其中的三個島,其它小島需要坐游船游覽。</p><p class="ql-block"> 順著林間小道漫步,只見島上長滿了這種枝枝杈杈的古榕樹,是這里特有的景觀,古榕島“小鳥天堂”的古榕樹獨木成林,是古榕樹的典型代表,非常適合小鳥棲息。</p> <p class="ql-block"> 連接小島用木條做成的鶯影橋。</p> <p class="ql-block"> 環繞著小島的小河兩岸綠樹婆娑,生態環境保護得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 在島上有體驗館和科普館,讓游客了解一下關于鳥的知識。</p> <p class="ql-block"> 在科普館的樓頂上是一個觀鳥平臺,環繞四周,可以觀看鳥兒在林間嬉戲。</p> <p class="ql-block"> 結束陸地游玩,我們返回游船碼頭,順著1933年巴金探訪的河道游覽。櫓聲攪碎倒映著古榕的碧水,享受著徐徐的微風,非常愜意。</p><p class="ql-block"> 剛開始時經過的幾個小島,都沒看到有什么鳥,聽說在清晨鳥兒出去捕食和傍晚鳥兒歸巢時是最壯觀的,現在是下午時分,有點擔心會像巴金第一次去看的那樣,一個鳥兒都看不到。</p> <p class="ql-block"> 繞過了幾個小島后,終于來到了那個“雀墩”,果然如巴金所描述的那樣,是一棵巨型的古榕樹獨木成林,覆蓋著寬闊的水域,形成一個小島。</p> <p class="ql-block"> 很奇怪,在其它小島幾乎看不到小鳥,進入古榕島后,鳥兒就多起來了,密密麻麻地棲滿了枝頭,非常壯觀。第一次看到如此密集的小鳥,不禁發出一聲聲贊嘆,“雀墩”并沒有讓我失望,正如巴金所說:“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p> <p class="ql-block"> 我拍的小鳥天堂小視頻。</p> <p class="ql-block"> 小鳥天堂很值得來,但一定要坐船游覽,若您計劃探訪,建議先閱讀巴金原文,對照著來觀察會更有趣。</p> <p class="ql-block"> 下面是巴金的原文:</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陳的小學校里吃了晚飯,熱氣已經退了,太陽落下了山坡,只留下燦爛的紅霞在天邊,在山頭,在樹梢。</p><p class="ql-block"> "我們劃船去!"陳提議說,我們正站在學校門前池子旁邊看山景。 </p><p class="ql-block"> "好。"別的朋友高興地接口說。 </p><p class="ql-block"> 我們走過一段石子路,很快地就到了河邊。那里有一個茅草搭的水閣。穿過水閣,在河邊兩棵大樹下我們找到了幾只小船。</p><p class="ql-block"> 我們陸續跳在一只小船上。一個朋友解開繩子,拿起竹竿一撥,船緩緩地動了,向河中間流去。</p><p class="ql-block"> 三個朋友劃著船,我和葉坐在船中望四周的景致。</p><p class="ql-block"> 遠遠地一座塔聳立在山坡上,許多綠樹擁抱著它。在這附近很少有那樣的塔,那里就是朋友葉的家鄉。</p><p class="ql-block"> 河面很寬,自茫茫的水上沒有波浪。船平靜地在水面流動。三只槳有規律地在水里撥動。</p><p class="ql-block"> 在一個地方河面窄了。一簇簇的綠葉伸到水面來。樹葉綠得可愛。這是許多棵茂盛的榕樹,但是我看不出樹干在什么地方。</p><p class="ql-block"> 我說許多棵榕樹的時候,我的錯誤馬上就給朋友們糾正了,一個朋友說那里只有一棵榕樹,另一個朋友說那里的榕樹是兩棵,我見過不少的大榕樹,但是像這樣大的榕樹我卻是第一次看見。</p><p class="ql-block"> 我們的船漸漸地逼近榕樹了。我有了機會看見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樹,有著數不清的椏枝,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一直垂到地上,進了泥土里。一部分的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躺在水上一樣。</p> <p class="ql-block"> 現在正是枝葉繁茂的時節(樹上已經結了小小的果子 而且有許多落下來了)。這棵榕樹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覽給我們看。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翠綠的顏色明亮地在我們的眼前閃耀,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p><p class="ql-block"> 船在樹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濕,我們沒有上去。朋友說這里是"鳥的天堂 ,有許多只鳥在這棵樹上做窩,農民不許人捉它們。我仿佛聽見幾只鳥撲翅的聲音,但是等到我的眼睛注意地看那里時,我卻看不見一只鳥。只有無數的樹根立在地上,像許多根木樁。地是濕的,大概漲潮時河水常常沖上岸去。"鳥的天堂"里沒有一只鳥,我這樣想道。船開了。一個朋友撥著船,緩緩地流到河中間去。</p><p class="ql-block"> 在河邊田畔的小徑里有幾棵荔枝樹 綠葉叢中垂著累累的紅色果子。我們的船就往那里流去,一個朋友拿起槳把船撥進一條小溝。在小徑旁邊,船停了,我們都跳上了岸, 兩個朋友很伏地爬到樹上去,從樹上拋下幾枝帶葉的荔枝,我同陳和葉三個人站在樹下接。等到他們下地以后,我們大家一面吃荔枝,一面走回船上去。</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們劃著船去葉的家鄉,就是那個有山有塔的地方。從陳的小學校出發,我們又經過那個"鳥的天堂"。</p><p class="ql-block"> 這一次是在早晨,陽光照在水面上,也照在樹梢。一切都顯得非常明亮。我們的船也在樹下泊了片刻。</p><p class="ql-block"> 起初四周非常清靜。后來忽然起了一聲鳥叫。朋友陳把手一拍,我們便看見一只大鳥飛起來,接著又看見第二只,第三只。我們繼續拍掌。很快地這個樹林變得很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p><p class="ql-block"> 我注意地看,我的眼睛真是應接不暇,看清楚這只,又看漏了那只,看見了那只,第三只又飛起了。一只畫眉飛了出來,給我們的拍掌聲一驚,又飛進樹林,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唱著,它的歌聲真好聽。“走罷。”葉催我道。小船向著高塔下面的鄉村流去的時候,我還回過頭去看留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樹。我有一點留戀。昨天我的眼睛騙了我。“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水县|
栾城县|
富蕴县|
扎鲁特旗|
长子县|
德庆县|
苏尼特右旗|
闵行区|
望城县|
调兵山市|
青神县|
大化|
缙云县|
雷州市|
巴青县|
永济市|
德清县|
广宁县|
枝江市|
南投县|
庄河市|
古田县|
安仁县|
余庆县|
仪陇县|
乐至县|
延庆县|
时尚|
准格尔旗|
平阴县|
于都县|
浠水县|
嘉鱼县|
黑河市|
穆棱市|
榆社县|
洛浦县|
镇康县|
万盛区|
滨州市|
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