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句話很形象地反映了我們人類和動物都是有貪欲的,這種貪欲會導致行為過分執著,過分執著則會招致屈辱災禍。因此,處世必要克制貪欲,必要知足,像人一樣柔弱地向低處流,保持一份較低的心態,收攏自己的欲望,當行則行,當止則止。唯其如此,才能避免災禍,才能得到永久的快樂。</p> <p class="ql-block"> 《道德經》第四十四章諄諄告誡:“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币馑际牵硗獾穆暶妥约旱纳绕饋?,哪一樣親切?身外的財貨,和自己的生命比起來,哪一樣貴重?得到名利,與失掉生命,哪一樣對我有害呢?由此可知:過分地愛名,就必要付出重大的損耗;要收藏喜愛的東西,將來亡失的也多。只有知足知止,才可不受大辱,不遭危險,而生命也必能得以久存。</p> <p class="ql-block"> 有一天,莊周到雕陵果園游玩,看見一只從南方飛來的鵲鳥,翅膀有七尺寬,眼睛的直徑有一寸長。這只鳥從莊子的頭頂掠過,停在不遠的栗林里。莊子自語道:“這是什么鳥?翅膀大卻不高飛,眼睛大卻不看人。”</p> <p class="ql-block"> 于是莊子提起衣角追了過去,手里還拿著彈弓準備射它。就在這時,一幕景象從他眼前閃過:一只躲在樹陰下的蟬,貪圖舒適,沒有注意到在它身后正要舉起臂膀來捉它的螳螂;螳螂只顧著捕蟬,卻沒有察覺到鵲鳥的窺伺;而鵲鳥為了貪利,也忽視了藏于一側正要捕捉它的莊子。</p> <p class="ql-block"> 這一剎那,莊子驀地心驚道:“物類本是只顧眼前的利欲,而忽略了身后的禍害??!有心謀害他物的,又何嘗不會為自己帶來災禍呢?”因此,拋掉彈弓,掉頭就走。管果園的人以為他要偷果子,就追在后面大聲斥罵著。</p> <p class="ql-block"> 莊子回來后,接連三天,心情都不愉快,他的弟子藺且問他說:“這幾天老師您為什么不愉快?”莊子回答:“我只顧和外物接觸,竟忘掉了自身所處的環境,好緣看慣了濁水,突然看到清淵,反倒迷糊起來一樣。我曾聽先生(老子)說過:‘到那個地方,就要守那個地方的風俗習慣。’前日我到雕陵玩,忘了身處的環境,跟著一只怪鵲到栗林里,沒想到竟受到管果人的侮辱,把我當做小偷看待,這就是我不愉快的原因??!”</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顺县|
辉县市|
华坪县|
南汇区|
四平市|
理塘县|
武城县|
雅安市|
锡林郭勒盟|
灵山县|
兴文县|
定兴县|
南和县|
佛学|
漳州市|
荆州市|
新龙县|
永川市|
鄢陵县|
明溪县|
宜都市|
新平|
读书|
邵东县|
边坝县|
永春县|
务川|
琼海市|
刚察县|
东乌|
苏尼特左旗|
东源县|
抚松县|
伊宁县|
平度市|
赤城县|
柳州市|
崇礼县|
乌拉特后旗|
沾益县|
万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