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自詡生在山城長在山城,但我家鄉是桂東的小山城梧州,鮮為人知的小城實在難與赫赫有名的重慶相提并論。然而,從地形和歷史來看,我的家鄉與重慶倒有幾分相似,同樣是兩江交匯、依山而建,同樣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也曾有過輝煌的過往。只是,它們的規模和魅力不可同日而語。重慶,這座比我家鄉更大、更美、更加迷人的山城,始終令我仰望。</p><p class="ql-block"> 39年前我跟重慶有過一面之緣,大學畢業三年的我有過一次桂黔滇川渝鄂特種兵之旅,與大學時的同班同學、同學當時的女友以及女友的閨蜜一行四人結伴窮游,幾乎全用11號將這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三面環水的江城作了一次認真丈量,對“曲折蜿蜒,高低起伏,錯綜復雜”的山城道路有過深刻體驗,對市內主要文物景點作過一番跑馬觀花的粗略考察,堪稱疲憊不堪狼狽至極的一次游歷。</p><p class="ql-block"> 今年谷雨前夜,我乘高鐵自蓉再次來渝,可謂故地重游,只是這次伴行的不再有老同學和女友以及女友平方,而是與我家家長結伴同行。巧的是她39年前的夏天也有過與我幾乎同時同線路的旅行,她與同事先我們幾天抵渝。當時我與她相識近兩年,對旅行有共同的認知和喜好,只是觀念上尚未接受結伴同游的親密程度,于是分頭先后走了相同的路線,看了幾乎相同的景致,以此證明我們這代人的守舊迂腐,反正是一直令我們難以忘懷的一件憾事!做了一路電燈膽與同學和他女友同游,卻掛念自己的女友旅途是否順利,個中滋味難以形容,更沮喪的是此行并未成就那對戀人,一起同行千里卻沒能走進一個家門。而我過了39年,才和自己當年的女友共同踏上那年分別走過的同一旅途,也算一樁趣事吧!</p><p class="ql-block"> 此行原先計劃為川黔游,沒有重慶這站,只是結束成都之旅選擇下一站時,家長說川黔線上重慶是必經的一站,她前幾年來過一次,覺得已與當年大相徑庭,建議我故地重游,找找當年的感覺。我們出游少有周密詳細的計劃, 基本上是說走就走,想停就停,感興趣就多看看,累了就住下,路線站點行程視興趣隨機調整,靈活性很大。這次我接受家長的提議,就有了這趟重慶游。</p><p class="ql-block"> 上次來重慶只逗留兩天兩夜,過去快四十年了,當年的人和事早已印象模糊,故地也遠非舊日模樣,重游感覺亦很難與久遠的回憶重合!只是路寬闊了,依然是高低起伏坎坷曲折,景致美了,仍舊是層層疊疊參差錯落,綿亙蜿蜒立體交錯的路伴著櫛次鱗比盤旋攀升的樓,爬坡上坎的是南來北往的打卡游客,車水馬龍中早已不見棒棒大軍,時空更替早已將舊日的滄桑迭代成現代的堂皇。惟有“火爐”、“蒸籠”的雅號始終如一作為城市的名片,如火的熱情依然如故地擁抱每一位來客,我再次來渝就季節而言比上次早了四個月,但暮春時節就遇上了36℃儼然盛夏酷暑,享受到這個城市一以貫之的熱情相待。</p><p class="ql-block"> 雖說是重游,其實眼里所見的一切已經無法與記憶重疊,大多今非昔比,面目全非。即使是當年走過看過的朝天門碼頭、解放碑、紅巖村、人民大禮堂及眾多歷史遺址,也都置身于煥然一新的場景之中,甚至都難以相信是我曾經到過見過的景物,于是對重慶的認知和印象必須疊代更新升級重構。</p><p class="ql-block"> 重慶,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三千年歷史沉淀出巴渝文化的厚重。古代巴國在此建都,抗戰時期作為陪都,紅巖精神在此生根。長江與嘉陵江交匯,塑造出山城的立體風貌,高樓依山而建,輕軌穿樓而過。經濟上,重慶是長江上游的工業重鎮,汽車、電子產業發達,西部陸海新通道讓“內陸”變“前沿”。火鍋是這里的靈魂,麻辣鮮香中藏著重慶人的直爽;重慶小面、酸辣粉則是日常的煙火氣。人文與自然交融,洪崖洞的燈火映紅了清澈江面,李子壩的軌道車回響在房屋樓宇。重慶人說話干脆,做事利落,江湖氣里透著熱情。這是一座火辣與溫存并存的城市,粗糲而鮮活。</p> <p class="ql-block">暮春時節自蓉來渝</p> <p class="ql-block">入夜時乘地鐵去預訂在十八梯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重慶夜景,如夢如幻,燈火輝煌,宛如一幅立體畫卷。</p> <p class="ql-block">住進江景房,窗外風景如畫,江水悠悠,夜色中的城市輪廓在燈光下熠熠生輝。</p> <p class="ql-block">十八梯,重慶著名的網紅打卡地,傳統風貌區,這里承載著山城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游客如織,大多是來打卡的外地人。</p> <p class="ql-block">這種道路也許滑桿還有用</p> <p class="ql-block">傳統與現代和諧統一</p> <p class="ql-block">重慶金融街,高樓林立,彰顯著這座城市的經濟活力與國際化程度。</p> <p class="ql-block">中國唯一一座紀念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的紀念碑,佇立于此,銘記著歷史的滄桑與榮耀。</p> <p class="ql-block">解放碑商圈,繁華熱鬧,是重慶商業文化的縮影。</p> <p class="ql-block">重慶美術館,匯聚著山城的藝術精華。</p> <p class="ql-block">洪崖洞,兼具觀光旅游、休閑度假等功能的旅游區。</p> <p class="ql-block">網紅打卡點的特色服務</p> <p class="ql-block">江山入畫渾然一體</p> <p class="ql-block">中國第一部城市客運電梯,是山城獨特風景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街道上爬坡階梯隨處可見,這是山城地形的特色,也是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日常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來福士洲際酒店,現代化建筑與山城風光相得益彰,重慶的新地標。</p> <p class="ql-block">朝天門碼頭,長江嘉陵江交匯處,昔日的繁華雖已遠去,但其歷史地位依然不可替代。</p> <p class="ql-block">兩江交匯處,水波粼粼,江風拂面,這里不僅是地理上的交匯點,更是文化的交融之地。</p> <p class="ql-block">棒棒軍,曾經的傳統職業,已淡出人們的視野,他們的身影留在山城的記憶中。</p> <p class="ql-block">據說中心城區建成通車的有33座橋梁,不知是否橋梁最多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李子壩輕軌觀景臺,窗外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p> <p class="ql-block">穿樓而過的輕軌就在樓里,這種獨特的建筑方式,展現了重慶的城市特色與創造力。</p> <p class="ql-block">偶遇網紅店,嘗了兩碗酸辣粉,不敢說不好,但若論口感,還是我老家的更勝一籌!</p> <p class="ql-block">重慶傳統名小吃——酸辣粉,以其獨特的麻辣鮮香,成為山城美食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聞名遐邇的重慶特色小吃——重慶小面,以其地道的風味,征服了無數食客的味蕾。</p> <p class="ql-block">遍地的火鍋店源頭在此</p> <p class="ql-block">跟著導航一路追尋至此,遠望去以為是個商場,走近仔細看才見到門前右下方赫然立著的國保碑,這種保護方式別出心裁,令人稱道。</p> <p class="ql-block">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英聯絡處舊址,這里記錄著歷史的痕跡,是山城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法國領事館舊址,見證著重慶的開放與包容,是歷史的見證者。</p> <p class="ql-block">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廣會館,這里承載著移民文化的歷史記憶,是山城多元文化的重要體現。</p> <p class="ql-block">八路軍重慶辦事處舊址曾家巖50號——周公館,紅色記憶的承載地,紅巖精神的發源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重慶三峽博物館,珍藏著山城的歷史與文化,是了解重慶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重慶人民大禮堂,莊嚴肅穆,是山城建筑藝術的代表作,也是城市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39年前的打卡照</p> <p class="ql-block">39年前結伴游重慶的同行人,時光荏苒,唯有記憶永恒。</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伦市|
明溪县|
新河县|
临夏市|
牟定县|
阳谷县|
黎平县|
白河县|
克东县|
龙泉市|
东阿县|
松溪县|
邓州市|
瑞金市|
天长市|
堆龙德庆县|
泗洪县|
安庆市|
汪清县|
泊头市|
屏东市|
岫岩|
宝坻区|
塔城市|
乌恰县|
板桥市|
多伦县|
古浪县|
萨迦县|
五华县|
射阳县|
黔东|
周至县|
邵武市|
曲沃县|
清涧县|
星子县|
车险|
大邑县|
抚顺市|
福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