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蘇州教育博物館位于蘇州古城區醋庫巷44號柴園。柴園為清光緒間柴安圃所構。1982年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原在此辦學的蘇州盲聾學校搬遷。2015年12月柴園修復及改擴建工程完成,修繕鴛鴦廳、堂樓、船舫、水榭等計1164平方米;新建門廳、中廳、大廳、木廳、藏書樓、西廳、走廊、半亭、漢語推廣中心樓以及附房等計1754平方米;并完成園林景觀改造,恢復原有東宅西園建筑規制。</p><p class="ql-block">蘇州教育博物館由序言館、名人館、古代館、近代館、現代館、名師館、院士館、茱譽館、視聽館、專題展館和漢語推廣活動中心組成。蘇州教育積淀了豐厚的人文遺產,為中華民族文化繁榮發展和世界文明進步作出了桌越貢獻。在這里,您能領略蘇州教育的千年魅力和當代風來,還可以欣賞蘇州園林耐人尋味的美學意蘊。</p> <p class="ql-block">谷公勝,蘇州語文教研員,后來做了蘇州教育局副局長,做了教育部督學。當年,帶著我去徐州參加“江蘇省語文教學改革成果匯報會”,我代表蘇州在徐州大會堂上了一堂《走出地平線》的匯報課,我也從此走上了發展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圖片,后面我又去了學校,拍了實物。</p> <p class="ql-block">楠木廳</p><p class="ql-block">屋頂為硬山式,屋脊頭為”草龍脊”。建筑面積157.3平方米。北面檐口高3.8米,南面檐口高4.0米,屋脊高8.2米。三開間,進深九界,總開間12.1米,總進深11.4米。正問南北向均為仿古式長窗,內外面均雕花;次間為仿古式短窗,帶橫風窗。梁架結構為扁作,抬頭軒帶草架。該廳內外所有木構件均為楠木,按傳統工藝精心制作,構架大氣,斗拱奇巧,雕刻精美,體現出厚重軒敞、雍容華貴的風格。</p> <p class="ql-block">蘇州第十中學長達圖書館</p><p class="ql-block">建于1931年</p><p class="ql-block">比例 1:34</p> <p class="ql-block">泰山石敢當</p><p class="ql-block">泰山石采自“五岳獨尊”的泰山,紋理獨特,具有厚重古樸之美。觀賞泰山石,可以領略自然造化之功,體會中華傳統文化賦予泰山石高尚、堅貞的人文內涵;在民間,泰山石還具有吉祥如意、鎮災驅邪的寓意。2006年,泰山石敢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果您看過北宋范寬(950-1032)的《溪山行旅圖》,會發現這塊泰山石和畫家筆下的山石竟有幾許相似之處。</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鴛鴦廳(古代館)</p><p class="ql-block">屋脊為紋頭脊,廊為單坡廊甘蔗脊。建筑面積391.7平方米。檐口高3.92米,屋頂高8.12米。三開間,進深十二界。西附房有二層閣樓。南北兩面為菠蘿格木八角景嵌玻璃式長短窗,長窗內外面均有雕花。該廳以中屏和罩為隔,分為南北兩個空間,梁架、廊柱、步柱、脊柱、柱礎等均呈南方北圓特點。南廳為扁作,有雕花;北廳為圓作,無雕花。南廳外天井面積118平方米,鋪金山石,具陽剛之美;北廳外為水池,蘊清秀之韻。南廳向陽宜冬,</p><p class="ql-block">北廳朝北宜夏。鴛鴦廳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中陰陽互孕、和諧共生的理念。</p><p class="ql-block">蘇</p> <p class="ql-block">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祖先點燃了遠古文明火種。</p><p class="ql-block">公元前十二世紀,泰伯仲雍建立勾吳,迎來了江南人文曙光。</p><p class="ql-block">公元前五世紀,言偃南方傳學、澹臺結廬講學,是蘇州教育重要的里程碑。唐宋以降,府學、州學、縣學相繼誕生,書院、社學、義塾蔚成風氣。官學和私學相生相榮,匯聚成綿延不絕的姑蘇千年文脈。</p> <p class="ql-block">入園,恰逢有學生體驗課,正好講解蘇州女學的開創者,也是我工作單位的創辦者——王謝長達。</p> <p class="ql-block">走出柴園,醋庫巷。</p> <p class="ql-block">又來到平行的一條巷子——滾繡坊。</p> <p class="ql-block">蘇州小巷子里的古建筑實在太多。</p> <p class="ql-block">老蘇州茶樓,當年陸文夫做的,現在是新梅華旗下的一家蘇州面店。</p> <p class="ql-block">蘇州十中就在它東面,所以叫帶城橋下塘。</p> <p class="ql-block">長達圖書館,章太炎題詞。</p> <p class="ql-block">蘇州最美的石頭!</p> <p class="ql-block">來今雨齋,我們經常教研活動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偉績碑</p> <p class="ql-block">振華女學校創辦人</p><p class="ql-block">王謝長達太夫人紀念塔碑文</p><p class="ql-block">振華女學校創辦人王母謝夫人頌</p><p class="ql-block">吳下女子荏弱久矣,夫人既興婦學,終解天囚,去其緘滕,淑以詩禮,澤加一時,胤胄蒙福。《易》稱“直方大”,坤道之所以光也。宜銘貞石,以示永世。</p><p class="ql-block">中華民國二十四年四月</p><p class="ql-block">馀杭章炳麟撰</p><p class="ql-block">騰沖李根源書 </p> <p class="ql-block">長達先生的女兒</p> <p class="ql-block">行政樓,如今成了控保建筑。</p> <p class="ql-block">何澤慧題詞。</p> <p class="ql-block">十全街題記</p> <p class="ql-block">今晚同學小聚于此。</p> <p class="ql-block">留影紀念</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多县|
昌宁县|
穆棱市|
鄂伦春自治旗|
称多县|
义马市|
万盛区|
时尚|
封丘县|
天等县|
楚雄市|
泸水县|
疏勒县|
鄂尔多斯市|
高安市|
温州市|
长汀县|
扶余县|
望奎县|
中阳县|
宣城市|
桐城市|
阿拉善左旗|
武川县|
个旧市|
兴义市|
建始县|
诸暨市|
左权县|
称多县|
开封县|
洪洞县|
吴忠市|
祁东县|
北安市|
泸定县|
长垣县|
伊宁县|
黄石市|
杭锦旗|
安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