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游歷魯迅故居后院時,終于見到了大戶人家的三開間廚房。廚房正前方有一大二小的三眼灶,大小灶之間中間有四只利用余熱的燙罐。小學課文《少年閏土》寫道:“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閏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親告訴我,閏土來了,我便飛跑地去看。他正在廚房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lt;/b></p> <p class="ql-block">廚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正是這個廚房,是魯迅與少年閏土相識的地方,正是這個閏土,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正是這樣無拘無束的交往,魯迅聽到除院子里高墻上四角天空之外的田間野趣。少年閏土的活潑與善良,給魯迅的童年帶來了無盡的歡樂。廚房也是魯迅和少年閏土分別的地方,“可惜正月過去了,閏土須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廚房里,哭著不肯出門”。這種不摻雜任何世俗雜質(zhì)的情感,魯迅飽含深情的筆觸記錄,是魯迅童年歲月里最溫暖的一抹亮色。</b></p> <p class="ql-block">魯迅與少年閏土的相識場面</p> <p class="ql-block">魯迅與少年閏土告別的場面</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盡管魯迅家道中落,但他依靠自己階層所給予的給養(yǎng)和見識,依靠自己雙腳走出了高墻,到了更為廣闊的天地,學到高墻內(nèi)學不到的知識。當1919年38歲的魯迅從北京回到紹興,見到了被生活重壓后中年閏土,他已不再是那個充滿活力的少年,巨大變化背后是饑荒苛稅的磨難、兵匪官紳的壓榨,變得麻木和無奈。魯迅筆下的閏土,是一段歷史的悲慘記憶,是一代人的命運縮影,這樣超越文學的經(jīng)典,讓我們看到魯迅對農(nóng)民苦難的深切同情,對當時社會制度的深刻批判,激勵著中國農(nóng)民去覺醒和抗爭。</b></p> <p class="ql-block">魯迅與中年閏土相見場面</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穿過故居,后面是一大片菜園,終于來到心心念念的百草園。百草園其實就是一個相當普通的菜園子,“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濒斞府吘故俏暮兰壩膶W巨匠,幾個“不必說”就勾起了百草園的童年時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流連百草園中,我們沒有聽到"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在這里彈琴",但百草園中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與少年魯迅有過曾經(jīng)和過往。短短的泥墻根一帶,翻開斷磚尋小動物和像人形何首烏,高大的皂莢樹下,與少年閏土討論如何在雪天捕捉鳥雀……百草園承載著魯迅先生筆下那溫暖而純真的童年情感。當我置身于百草園內(nèi),許多植物名稱都叫不出名,內(nèi)心感到愧疚不已,比高墻內(nèi)的少年魯迅不知要差多少倍。</b></p> <p class="ql-block">百草園</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從魯迅故居出發(fā),步行不到十分鐘,便到了三味書屋。正如課文所述,“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先生的家了。穿過一扇黑油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匾道:三味書屋?!比稌蓦m小,但有“讀經(jīng)之味如稻粱(主食)、讀史之味如肴饌(好菜肴)、讀子之味如醯醢(調(diào)味料)”的三味,小小石橋見證他孜孜求學之路,經(jīng)史子集伴隨他走過五年時光。</b></p> <p class="ql-block">三味書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味書屋仿佛一切都未曾改變,當我們看到講臺上那一條“不常用”的戒尺,其黑而透亮的光澤是封建懲戒教育的底色,與新時代的教育方式格格不入,但目前“純鼓勵表揚”教育方式,也引發(fā)出青少年敬畏、耐挫、自律的性格缺失,許多游客若有所思;當我們撫摸魯迅的課桌時,能感受到桌角刻下"早"字的少年心跳;站在書屋后方的小園里,抬頭望著依然挺立那株老臘梅,永遠也找不到“捉了蒼蠅喂螞蟻”慢工細活的童年時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走出三味書屋不到500米,遠遠望就見店門口那尊身著長衫、清瘦面容的雕像,讓我們穿越到深受封建科舉之害的那個年代。咸享酒店楹聯(lián)“小店名氣大,老酒醉人多”格外醒目,店內(nèi)保持著曲尺形柜臺的原貌。許多游客買了一份“孔乙己”牌茴香豆,一碗紹興太雕黃酒,感受著魯迅筆下小說人物的現(xiàn)實投影。小小茴香豆里有孔乙己“多乎哉?不多也”的迂腐善良,一碗黃酒里有孔乙己心懷讀書人理想?yún)s無法應對現(xiàn)實困境的麻木不仁,站著就茴香豆喝酒,有孔乙己脫不下長衫、放不下身段去面對現(xiàn)實的勇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時光流轉(zhuǎn),物是人非。在那黑暗的年代,魯迅先生以筆代戈,喚醒沉睡的國人,為民族解放而奮斗,我們年少時讀其作品時不知其深意。這次跟著課本去旅行,近距離觸摸到魯迅故居的科舉之痛,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求學之路,咸享酒店里孔乙己身著長衫的落魄之身,感受到他筆下那個時代的風土人情,重溫了中小學課本中的鮮活場景,穿越百年時光與“民族脊梁”情感對話,近距離感受一個文學巨匠的精神世界,激勵我們?nèi)プ非蠛葱l(wèi)真理、傳承文化瑰寶、厚植家國情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部分照片來自網(wǎng)絡(luò))</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西|
山阳县|
天峨县|
长武县|
山丹县|
和龙市|
青州市|
犍为县|
上林县|
汽车|
寻甸|
浪卡子县|
江口县|
河池市|
义乌市|
牙克石市|
满洲里市|
云龙县|
镇康县|
江永县|
仙居县|
通道|
济南市|
滦平县|
师宗县|
利川市|
黄骅市|
绥宁县|
乌兰浩特市|
大化|
滁州市|
酉阳|
台前县|
荃湾区|
汤阴县|
昌江|
石首市|
麦盖提县|
汉川市|
石柱|
宝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