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15日早上5點30分從澠池出發,7點30分到達中岳嵩山嵩陽書院停車場,7點50分進入景區,8點到達嵩陽書院門口,當時還沒有開門,直接徒步上山,途經仙人橋、太室山廣場、老母洞、觀音閣、峻極宮、中岳行宮、三皇口、玉皇殿、登封壇,11點50分到達峻極峰,行程5.6公里,稍作休整,順著峻極峰至盧涯瀑布下山,途經三極圣母、白鶴觀、氣象站、青童峰、一線天、盧涯瀑布、十潭峽谷,14點10分到達盧涯瀑布停車場,行程8.5公里,打車回到嵩陽書院停車場。</p> <p class="ql-block"> 中岳嵩山太室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北,為嵩山之東峰,最高峰峻極峰,海拔1491.73m米。據傳,禹王的第一個妻子涂山氏生啟于此,山下建有啟母廟,故稱之為“太室”(室:妻也。)。</p><p class="ql-block"> 太室山共有三十六峰,巖嶂蒼翠相間,峰壁環向攢聳,恍若芙蓉之姿。主峰“峻極峰”,則以《詩經·嵩高》“峻極于天得名。登上峻極峰遠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潁水奔流,北望黃河如帶。倚石俯瞰,腳下峰壑開綻,凌嶒參差,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氣勢。山峰間云嵐瞬息萬變,美不勝收。唐代詩人李白曾在詠嵩山的詩句中寫道:“暮還嵩岑之紫煙,三十六峰長周旋”。白居易也曾寫道:“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應笑人”。詩人呂守曾有詩云:“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來往舒心顏。白云蓬蓬忽然合,都在虛無縹緲間。”道出了嵩山之奇美和游人心境的愉悅與寧謐。</p><p class="ql-block"> 明朝詩人文翔鳳《太室》曰:“獨步嵩高最上頭, 憑陵萬里見高秋。 西連紫塞千山出, 東指黃河一線流。 漢畤秦封何處所,盧巖許嶺自清幽。 登臨頓失風塵色, 極目浮云澹不收。”足見太室山風景優美。</p> <p class="ql-block"> 太室山景區是嵩山風景名勝區和嵩山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遺產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八處十一項的核心區之一,景區內的世界文化遺產有嵩陽書院、岳寺塔、會善寺、啟母調四處。景區內人文最觀星羅棋布,還有法王寺崇福宮、崇唐觀、無極洞等景點;自然奇景引人入勝,有嵩門待月、峻極遠眺、浮戲疊翠、龍潭貫珠、啟母化石、石筍鬧林、仙人采藥等。滿山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組成,太室山是中岳嵩山的主體,主峰峻極峰海拔1492米。西有少室山侍立,南有其山面拱,前有頹水棄流,北望黃河如帶,倚石俯瞰,腳下峰起開綻,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氣勢。</p><p class="ql-block"> 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范仲淹在游歷嵩山太室山后就留下了“不來峻極游,何以小天下”的千古名句。</p> <p class="ql-block"> 仙游橋</p> <p class="ql-block"> 無極老母</p> <p class="ql-block">奉天宮,原名隆唐觀,為唐高宗調露元年(公元679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為著名道士潘師正所建,后因避唐玄宗李隆基之諱,改名為“崇唐觀”,</span>在奉天宮殿內供奉的是唐代青石雕刻老君像,蓮花須彌座上刻五尊雕像。有的彈琵琶,有的吹笙笛,有的歌唱,有的舞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老君石造像,也是研究唐代道教雕刻藝術的珍貴實物資料,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尋真</p> <p class="ql-block"> 太室仙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法物</p> <p class="ql-block"> 老君洞</p> <p class="ql-block"> 鼓樓</p> <p class="ql-block"> 鐘樓</p> <p class="ql-block">護法堂供奉本廟護法大清陸仙姑四姑娘, 清末戰亂,老君洞之地不得安寧,本廟住持為保道場清寧,曾多次向縣令反應此狀 ,皆未得妥善解決,后因縣令之子身染惡疾,登封籍陸氏員外之四女前去與其醫治,并請求縣令, 若將其子治愈,須保老君洞道場之安寧, 經陸仙姑四姑娘妙手醫治縣令之子得以痊愈 ,后陸仙姑四姑娘老君洞廟內羽化登真 ,縣令為感念共恩澤,遂于老君洞廟內立碑明示 ,廟宇周圍如有打批道人修行者 ,皆由本店住持全權代辦,此后老君洞道場恢復清凈 ,廟內道人得以度心修行為,將陸仙姑四姑娘之功績永傳后世,吾廟后輩將其作為老君洞護法,世代供奉于廟內。</p> <p class="ql-block">藥王洞 三仙洞 文昌洞</p> <p class="ql-block">混元殿<span style="font-size:18px;">供奉老子、 莊子、 列子、 文子、庚桑子</span></p><p class="ql-block">老子創立道家學說,提出道法自然 主張無為麗洽,不言之教,講完物極必反文理,推崇心實腹 ,不與人爭, 是道家性命雙修之始祖,出函谷關, 受關令尹喜文請 ,著道德經五千言 ,尊稱為道祖。</p><p class="ql-block">莊子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主張天人合一 ,清靜無為, 與老子并稱老莊,形成老莊文化。</p><p class="ql-block">列子介于老子與莊子之間, 道家學派承前啟后重要人物 ,歸同于老莊, 創立先秦哲學貴虛學派 ,對后世各派學說影響深遠。</p><p class="ql-block">文子 ,老子弟子, 與孔子同時,思想尚陽 ,春秋戰國時期哲學家 、文學家 、教育家 、思想家。</p><p class="ql-block">亢倉子 ,老子弟子 ,又名康桑子 道教四大真人之一,注重得人必以道乃萬物本根</p> <p class="ql-block">財神洞 開山祖師洞 月老洞</p> <p class="ql-block"> 正陽門</p> <p class="ql-block"> 太歲殿</p> <p class="ql-block"> 群仙會</p> <p class="ql-block">大羅殿供奉的是三清四殿,三清乃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四御則為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祇。</p> <p class="ql-block">救苦殿,供奉的是太乙救苦天尊和十殿閻君。</p> <p class="ql-block">報恩殿,供奉真武大帝。</p> <p class="ql-block"> 無極殿</p> <p class="ql-block">逍遙亭,因它位于逍遙谷的西側而得名,為重檐四角形蘇式建筑,頂部四方形藻井結構,于2001年修建,為游客觀景休息場所。</p> <p class="ql-block"> 觀音閣</p> <p class="ql-block"> 千佛殿</p> <p class="ql-block"> 萬代慈行</p> <p class="ql-block">安陽宮位于太室山金壺峰下的峻極宮內,宮內正中供奉清末檀香木雕吾生老母神像,東西兩側分別供奉十二老母像,殿內的北壁和東西兩壁上繪有二十四孝圖,東西山墻上繪有吾生老母修行圖。</p> <p class="ql-block">峻極宮位于嵩山太室山玉柱峰下,當地百姓稱為“石船”,因宮后有石如船,故名。現為高臺兩進院落,有石洞數孔,房舍五間,宮內供奉無極老母雕像。</p> <p class="ql-block"> 石船</p> <p class="ql-block"> 神岳</p> <p class="ql-block"> 中岳行宮</p> <p class="ql-block"> 三極老母殿</p> <p class="ql-block">絹云母,巖石層面上閃閃發光的細小鱗片狀礦物叫絹云母,它是一種變質礦物。具有絲絹光澤,陽光照射下熠熠發光。</p> <p class="ql-block"> 三皇口</p> <p class="ql-block"> 玉皇殿</p> <p class="ql-block">登封壇,建于大周天冊萬歲元年(695年),女皇武則天在此登壇封禪,尊岳神天中王為“神岳天中皇帝”,岳神配偶天靈妃為“天中皇后”,并在壇東南角刻立了由女皇親自撰文并有唐睿宗李旦書的“大周升中述志碑”,內容主要是武則天自撰的抒發自己文功武治和自我歌功頌德的事跡。北宋政和年間(1113年左右)河南尹奏請宋徽宗毀除,現僅存登封壇遺址。</p> <p class="ql-block"> 嵩山峻極峰</p> <p class="ql-block">氣象站,1955年建站,位于嵩山跑馬嶺上,海撥1178m,擔負著繁重的測報任務,為天氣預報,軍用民用航空提供重要的氣象情報和資料,嵩山山下全年平均溫度14.3℃,山上平均8.5℃,山上年降雨量864毫米,全年適宜旅游。</p> <p class="ql-block">青童峰(原名青崗坪)海拔905米。</p> <p class="ql-block">一線天是嵩山太室山的代表景觀之一,是一條寬不足1米,高約百米,長約170米的懸崖縫隙。兩側光滑陡峭,如同刀劈,仰首望天,纖纖一線,幾乎縫合,驚魂動魄。傳說這是一條神仙聚會的通道,神仙一線飛行走其間,都要銜枚塞鈴,斂氣息聲,故人們又把此景叫作“天驚仙翁”。</p> <p class="ql-block">挑夫,每塊重50斤左右,1斤1元8角,從山腳下挑到青童峰,一天挑兩趟。</p> <p class="ql-block">盧涯瀑布為嵩山古八大景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太室山南龍懸練峰下。因唐</span>玄宗年間有個被封為諫議大夫的盧鴻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愿做官來此隱</span>居,廣招天下才子講學,故稱此崖為盧崖。盧崖源布高約百米,為花崗巖石質,上巖向前突出,崖上是一條較長的狹窄河谷,上有一泓泉水從中流過,在高崖下形成一個大石庵,終年不斷,水從崖上騰空瀉下,如云似霧,十分壯觀。</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是偉大的旅游地質的先行者、開拓者。他在嵩山考察了七天留下了2500余字的日記,下面我們摘錄一則他對盧崖景區的精彩描寫。</p><p class="ql-block">游盧崖瀑布日記</p><p class="ql-block">登隴,西行十里,為告成鎮,古告成縣地。測景臺在其北。西北行二十五里,為岳廟。入東華門時,日已下春,余心艷盧巖,即從廟東北循山行,越陂陀數重,十里,轉而入山,得盧巖寺。寺外數武,即以流鏘然,下墜石峽中。兩旁峽色,氤氯成霞。溯流造寺后,峽底矗崖,環如豐規,上覆下削;飛泉墮空而下,舞綃曳練,霏微散滿一谷,可當武夷之水簾。蓋此中以得水為奇,而水復得石,石復能助水,不尼水,只能令水飛行,則比武夷為尤勝地。徘徊其下,僧梵音以茶點銄。急返岳廟,已昏黑。</p> <p class="ql-block">十潭峽谷是由十個水潭組成的。十潭分別是擱筆潭、落印潭、映楓潭撫琴潭、清心潭、玉鏡潭、錦碧潭、聚寶潭、滌煩磯、黑龍潭。</p> <p class="ql-block"> 黑龍潭</p> <p class="ql-block"> 聚寶潭</p> <p class="ql-block"> 錦碧潭</p> <p class="ql-block"> 玉鏡潭</p> <p class="ql-block"> 嵩山滑雪場</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牟定县|
祁连县|
白城市|
五指山市|
休宁县|
永平县|
遂宁市|
吕梁市|
高陵县|
淮南市|
玛纳斯县|
济阳县|
泗水县|
衡阳县|
白水县|
乌鲁木齐市|
牡丹江市|
鹿邑县|
鄄城县|
监利县|
阳信县|
建瓯市|
仪征市|
秦皇岛市|
阿拉善右旗|
抚顺县|
吕梁市|
江城|
陕西省|
寿光市|
怀集县|
凤阳县|
区。|
宜宾市|
济南市|
连山|
宁南县|
汝州市|
孝义市|
宜章县|
阿尔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