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依然</p> <p class="ql-block"> 漢江平原梔子花開的時候,中原的麥田已是綠浪滾滾,齊腰深的麥子一片蔥綠。透過車窗一個個村莊,一片片田園,一行行綠樹林蔭,一道道蜿蜒的溪流,一條條鄉間小路……映入眼簾。藍天白云天際云端,高速列車像一條銀色的巨龍在山水間奔馳,大風車呈一字形聳立在廣袤的山丘平原,好一派春光景色。</p> <p class="ql-block"> 柔柔暖暖的五月風,從心上輕輕掠過。借“五、一” 小長假自駕湖南、湖北、河南觀光出游,實現一家人春天的期許。</p> <p class="ql-block"> 行程的第一站,我們來到了瀟湘大地湖南長沙韶山沖,帶著孫女孫子瞻仰毛主席的故居,沐浴橘子洲頭的輕風,領略當年毛主席“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的無限感慨。尋覓著 “愛晚亭” 、岳麓山,岳麓書院偉人的身影,追尋著偉人毛澤東的紅色足跡。</p> <p class="ql-block"> 毛澤東故居四面環山依山而建,房前是開闊的水塘,屋后是連綿起伏的山崗。這是毛澤東少年時期成長的地方,他懷著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的決心從這里走出了韶山沖,走出了了長沙,走出了湖南,他告別了親人,告別了家鄉,走向了拯救中國人民的革命道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毛澤東三十年后重返故鄉,看“春江浩蕩”,“又踏層峰”,感慨萬千,一代偉人對湘江、對岳麓山,對韶山沖美麗的家鄉……情有獨鐘躍然紙上。</p><p class="ql-block">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p><p class="ql-block">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p><p class="ql-block">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p><p class="ql-block">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岳麓山鐘靈毓秀,“西南云氣來衡岳,日夜江聲下洞庭。” 岳麓山峰巒疊翠,古木參天,林壑澗深,景色秀美,巍巍壯觀。杜牧《山行》詩:“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正是岳麓山深秋的寫照。</p> <p class="ql-block"> 橘子洲、岳麓山、愛晚亭,山、洲、水,亭景色宜人,遠遠望去滿目蔥蘢,綠樹成蔭,碧波環繞,風光旖旎。夜晚江面上倒映著城市的璀璨燈光,游人們拍攝著江邊的美景,一面青山一面城,一條湘江兩岸情。“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水為鄉,蓬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 唐代詩人李珣描繪了千年前橘洲的江景、漁船、稻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依欄而望,眼前的詩意美景,深深地吸引著我,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仿佛在我耳畔蕩起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p> <p class="ql-block"> 朔江而上我們來到了湖北武漢。武漢不僅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它也因黃鶴樓而聞名于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巍峨的黃鶴樓威風凜凜,聳立在長江岸邊,飛檐翹角碧瓦輝煌,恢宏壯觀。登上黃鶴樓極目遠望,武昌,漢江,漢口一收眼底。武漢長江大橋像似一條巨龍橫跨兩岸。莽莽江水滾滾東去,平漢鐵路縱貫南北,龜蛇兩山遙遙相望,籠罩于蒼茫天際中。面對此般風景,我情不自禁地輕吟起毛主席《菩薩蠻·黃鶴樓》“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黃鶴知何去?剩有游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p> <p class="ql-block"> 黃鶴樓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歷史上的文人墨客也因此留下了許多墨香文寶,書寫著黃鶴樓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唐代詩人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賈島《黃鶴樓》“高檻危檐勢若飛,孤云野水共依依。青山萬古長如舊,黃鶴何年去不歸……” 崔顥 《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 宋代詩人張顒 《黃鶴樓》 樓前黃鶴不重見,檻外長江空自流。 ……</p><p class="ql-block"> 這些詩詞詩篇,無論是抒景抒情還是抒意,寫不盡詩人對黃鶴樓的情懷和感慨,書不盡滾滾長江東逝水的景色與感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行程的第三站,我們來到了中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五月牡丹雖已凋謝,但檀香隱隱依然沁人心扉。洛陽中國牡丹花的故鄉,以國色天香聞名于世。“落花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竟夸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這首古詩表達了詩人對牡丹花的極力贊美之情……</p> <p class="ql-block"> 傳說中牡丹原本不是洛陽的花種,只因它得罪了女皇武則天,才被貶到洛陽。 </p><p class="ql-block"> 話說有一年的冬天,天氣特別寒冷還下著大雪,春天像畏懼了嚴寒一樣,遲遲不肯到來。 女皇武則天在后花園里賞雪飲酒吟詩,卻不見鮮花盛開迎駕,一怒之下傳下圣旨: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催。命令百花一夜間必須開放,否則將百花斬草除根……,百花懾于此命不敢抗旨,一夜之間紛紛綻放,而唯獨花王牡丹抗旨不開。武則天勃然大怒,下令把花園里的牡丹連根鏟除,遂將貶謫至洛陽偏遠的邙山上。</p> <p class="ql-block"> 第二年春天,邙山上的牡丹剎那間競相開放,爭奇斗艷惹人喜愛。武則天得知后惱羞成怒,下令用火把牡丹全部燒死。百花仙子聞訊,暗自將牡丹們的根深藏于土。春風又一次如約而至,漫山的牡丹花氣勢磅礴映紅了天,更加恢宏壯觀。武則天念其意志堅強不屈不撓,最終赦免了牡丹,成為今天的國色天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當然這些都是清代李汝珍長篇小說《鏡花緣》里的幻化故事罷了,我只是囫圇吞棗地敘述了故事梗概……</p> <p class="ql-block"> 龍門石窟是中國佛教走向成熟的標志。它不僅是中國古代石刻藝術的巔峰之作,更是世界文化遺產中的璀璨明珠。摩崖千尊石佛形態各異,面向依山而行的伊河,伊河之水清澈豐盈水面遼闊,從兩岸山角下緩緩穿過,游船、拱橋、摩崖、棧橋、欄桿……</p> <p class="ql-block"> 隔岸遠望,左岸香山古木參天,綠蔭遮蔽,隱露出古香古色的香山寺,塔、寺、亭、臺清晰可見,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隱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源于身入香山寺而自號。中唐時期現實主義詩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晚年大多是以 “閑適” 的生活反映自己 “窮則獨善其身” 的人生哲學。</p> <p class="ql-block"> 據資料記載:白居易晚年在洛陽的履道坊宅園,經常游歷于龍門一帶,篤信佛教為僧如滿之弟子。白居易安逝洛陽后葬于香山。唐玄宗李忱寫詩悼念:“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p> <p class="ql-block"> 短暫的旅行就要結束了,返程的路上孫女構思寫兩篇作文《瞻仰毛主席故居的感觀》和《登黃鶴樓所想》,孫子給我也布置了一篇,那我就寫篇游記《五月的風從心上掠過》吧!……</p> 作者/依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区|
定日县|
兴义市|
田阳县|
固阳县|
化州市|
阜新|
罗山县|
思南县|
惠水县|
承德县|
公安县|
巴塘县|
大城县|
仪陇县|
崇阳县|
贵定县|
贡觉县|
吉木萨尔县|
新疆|
东明县|
偏关县|
兴业县|
田阳县|
茶陵县|
伊宁县|
五家渠市|
涡阳县|
临泉县|
体育|
开化县|
徐闻县|
汶上县|
隆安县|
前郭尔|
杭州市|
水城县|
都江堰市|
奎屯市|
绥化市|
海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