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清明節后,中國商品學會會長廖震寰先生來到平遙,他不僅參與了爺爺雕像揭碑儀式,還見證了梁峰霄先生《東遊駕之戰》的捐贈儀式,并收藏了這幅意義非凡的《紅高粱》。<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以橙黃色調為主,描繪出秋日的景致。這幅畫不僅僅是一幅藝術作品,更是一段歷史、一種情感的寄托。</span></p><p class="ql-block"> 梁峰霄先生從小在平遙長大,對紅高粱有著特殊的情感。紅高粱不僅是當地的特產,更是八路軍抗擊日寇的見證,它養育了一方百姓,也承載了一段不平凡的歷史。近年來梁峰霄先生以紅高粱為題材,創作了大量的國畫作品。這幅《紅高粱》創作于甲辰秋日,梁先生以傳統水墨為基礎,融合西畫色彩之長,繪就了一幅充滿鄉土情懷的秋日頌歌。</p><p class="ql-block"> 畫面中,幾株高粱是主體意象,穗實飽滿低垂,仿佛謙遜的智者在向大地致意。左側題款“秋日勝春朝”五字,與右側“秋日勝去仙蹤”形成詩意的呼應,將普通的農作物升華為精神圖騰。高粱稈的挺拔與穗實的沉墜構成了一種力學平衡,暗喻“虛心有節”的君子品格。色彩上,梁先生大膽運用朱砂與胭脂調和的紅色來表現穗實,色階變化細膩。頂部穗實呈橙紅色,如朝霞初綻;中部轉為正紅色,似烈火燃燒;下部漸變為深紅,若陳年美酒。墨葉以焦墨破水法寫出,濃淡相滲,與紅穗形成冷暖對比,恰合“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古典美學。</p><p class="ql-block"> 筆墨技法上,稈莖用篆籀筆法,中鋒行筆如“錐畫沙”,展現軍人特有的骨力。葉片以潑墨法揮灑,水色交融處現“屋漏痕”之趣。穗實采用沒骨點厾法,色點堆積如“珍珠落玉盤”。特別在穗須處理上,以枯筆散鋒勾勒,絲絲分明又渾然一體。</p><p class="ql-block"> 空間建構上,高粱自右下向左上斜出,如武士長槍刺破蒼穹。背景大面積留白,令人聯想無垠田野。款識經營上,“峰霄”朱文印壓角,與左側長題形成視覺平衡。題字行書筆意流暢,“秋”字末筆回鋒與穗實走勢形成氣脈呼應。</p><p class="ql-block"> 文化內涵上,高粱作為北方意象,承載著集體記憶中的抗戰精神。紅黑配色暗合中國傳統陰陽哲學。“抱道堂主人”題款透露藝術家對晉商文化的追慕。作品超越物象本身,成為連接土地與人文的精神橋梁。</p><p class="ql-block"> 這幅畫最動人之處在于將軍事美學融入田園題材——高粱稈的挺拔如列隊士兵,穗實的低垂似勝利者的謙遜。梁峰霄以“艷至”形容秋色,這個“艷”字既指色彩之濃烈,更喻生命之絢爛。使我們感受到這位軍旅藝術家對土地最深沉的愛與敬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港区|
鄯善县|
双桥区|
康定县|
乳源|
安图县|
铅山县|
青冈县|
永嘉县|
邯郸县|
宿州市|
丘北县|
金塔县|
依安县|
昌江|
谢通门县|
乐亭县|
靖州|
黔西|
墨脱县|
株洲县|
阜阳市|
永顺县|
云阳县|
汶川县|
赤峰市|
白朗县|
金门县|
中西区|
五大连池市|
九江市|
花垣县|
阜阳市|
资源县|
子洲县|
潮州市|
汉寿县|
莱芜市|
衡阳县|
琼海市|
福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