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廬是廬山所特有的一處著名的人文景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風景區內,它展示了風云變幻的中國現代史的一個側面。“美廬”曾作為蔣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轅”,是當年“第一夫人”宋美齡生活的“美的房子”。</p><p class="ql-block"> 美廬演化出的歷史軌跡與世紀風云緊密相聯,它曾是一處“禁苑”,日夜被包裹在漂浮的煙云中,令人神往,又令人困惑。如今“美廬”敞開它的真面目,以它獨有的風姿和魅力,吸引著眾多的海內外的游人。 </p> <p class="ql-block"> 美廬,始建于1903年,1933年夏宋美齡從閨蜜英國赫莉女士手中盤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英國赫莉女士贈了)</span>此別墅。1926年,蔣介石與宋美齡在此舉行婚禮,從此成了蔣介石的夏都官邸,無數歷史事件將這座小樓推上了顯赫而又迷離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這幢別墅,前臨長沖河,背依大月山,坐落的位置,形如安樂椅。蔣介石很喜歡這里的環境,視為風水寶地。在他的眼中,“背山面水”正符合中國風水學說所推崇的格局。蔣介石夫婦很喜歡這里的恬靜、秀美,而宋美齡名字中也有一個“美”字,于是將這幢別墅命名為“美廬”。從此,神秘的面紗便形影不離,將這幢別墅整整籠罩了半個世紀。</p><p class="ql-block"> 這座具有傳奇色彩的別墅,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 故事一:蔣介石避暑住多年未題字,題字后就一去不回。</p><p class="ql-block"> 蔣介石與宋美齡曾20多次上廬山,就居住在這里。 除了抗戰8年,幾乎每年都要來美廬避暑、辦公,但耐人尋味的是,這么多年他都沒有為別墅題字,直到1948年8月才在庭園的石頭上題下“美廬”二字,而這年他只在廬山住了短短的9天,便匆匆離去。也許,他有了一種預感:再也回不到廬山了。事實也是如此,從此以后他就再也沒有上過廬山了。</p> <p class="ql-block"> 故事二:知名度全國別墅絕無僅有。</p><p class="ql-block"> 這棟別墅,承載了很多近代歷史上的重要片斷,諸多名人趣聞軼事就發生在這里。從解放前到解放后,兩個不同時期的國家最高領導人,兩位第一夫人,都先后住進過這里,刻寫出兩個時代的過深刻烙印,這一點在全國眾多名人別墅之中是絕無僅有的。</p> <p class="ql-block"> 1959年,毛主席首次登上廬山,選擇了被譽為廬山第一墅的美廬別墅作為他的居所。然而,廬山管理局里還發生過一件趣事:毛主席下榻美廬,管理局工作人員覺得蔣介石題寫的美廬石刻放在這里不合適,想趁主席不在院子時將石頭上的“美廬”兩字鑿掉,此時主席正好回來了,隨即制止了幼稚之舉,并說“這是歷史,不要抺掉”。毛主席三住美廬期間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同樣載入了史冊,為美廬再添了幾筆濃厚的政治色彩。</p><p class="ql-block"> 文革時期,一幫造反派來到美廬,要將“美廬”二字鑿去,院內留守的工作人員見狀,趕緊上前,搬出當年毛主席的話進行勸阻,“美廬”二字才得以保留,只是這處摩崖石刻的品相有所受損。</p> <p class="ql-block"> 故事三:見證國共兩黨重大歷史事件的別墅。</p><p class="ql-block"> 一是:1937年初,日本加緊了對中國侵略的步伐,全國各地要求一致抗日的呼聲高漲。當時,蔣介石對中國共產黨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所起的重要作用和真誠有所感悟,在民族矛盾急劇變化的形勢下,他于1937年3月,秘密與周恩來在杭州舉行了國共兩黨的高級會晤。此后的6月4日和7月13號,周恩來兩上廬山在美廬與蔣介石談判,其中頗費周折。周恩來爭取了宋美齡、宋子文、張沖等人的支持,使蔣介石在與共產黨商談第二次國共合作問題上作出讓步,并發表了《國共合作》宣言,由此對抗日統一戰線的形成,邁出了關鍵的一步。</p> <p class="ql-block"> 二是:蔣介石在:廬山發表廬山抗戰聲明也稱為“廬山談話”、“廬山講話”。</p><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盧溝橋事變后,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著名的“最后關頭”演說,指出“再沒有妥協的機會,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惟有犧牲的決心,才能博得最后的勝利”。</p><p class="ql-block"> 這一聲明就是在美廬起草的,極大的鼓勵了我中華民族之斗志,使全國人民抗戰精神為之一振。</p> <p class="ql-block"> 三是:美國特使馬歇爾曾八上廬山在此進行國共內戰“調處”?。</p><p class="ql-block"> 1946年6月底全國性內戰爆發后,時近一年的國共和談的成功希望本已蕩然無存,但無論是蔣介石,還是作為國共調處人的美國特使馬歇爾,都不愿宣布和談破裂,而是繼續積極與中共談判。蔣介石想利用和談作煙幕,欺騙輿論,掩飾其軍事進攻,將內戰擴大的責任嫁禍于中共。馬歇爾不肯主動退出調處,為的是繼續貫徹美國助蔣反共遏蘇但又要求蔣作出某種讓步和民主改革的對華政策。這種自相矛盾的對華政策最終使馬歇爾逐漸失去其公正性,淪為蔣之幫兇。為助蔣行騙,年愈花甲的馬歇爾不惜冒著酷暑,在七至九月間,八次登上有“夏都”之譽的廬山,穿梭來往于南京與牯嶺之間,樂此不疲地撮和國共和談。對此,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代表團,被迫繼續與美蔣代表周旋,戳穿其和談陰謀,“把談判作為教育人民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當時,<span style="font-size:18px;">年愈花甲的馬歇爾不惜冒著酷暑,在七至九月間,八次登上廬山,穿梭來往于南京與牯之間,撮合國共和談,在國際上還是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而將介石和夫人宋美齡就是在美廬多次接待了馬歇爾。</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新市|
邯郸市|
保靖县|
绥阳县|
宣城市|
吴桥县|
霍邱县|
乌鲁木齐县|
宁明县|
平利县|
宜君县|
宣武区|
紫云|
西贡区|
台中市|
岫岩|
荃湾区|
澄迈县|
平乐县|
阳东县|
鄂州市|
定陶县|
常熟市|
保德县|
墨玉县|
江达县|
乌兰察布市|
金塔县|
中江县|
濮阳县|
宜昌市|
宁海县|
辛集市|
从江县|
东明县|
类乌齐县|
眉山市|
广灵县|
吉隆县|
无棣县|
滦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