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家鄉生活里的常用字:</p><p class="ql-block">? 柰 槲 劐 尜</p><p class="ql-block"> ?柰nài落葉小喬木,花白色,果小,可做蘋果的砧木。生活中我們常說:果珍李柰(《千字文)?柰是中國古代對蘋果類水果的統稱?,夏朝時蘋果已被稱為“柰”,《上林賦》首次將其作為正式稱呼。唐代又稱“頻婆果”(綿蘋果),“林檎”也是蘋果的古稱,因果實香甜引鳥啄食得名(“檎”含禽鳥之意)。現代主要指薔薇科蘋果屬的小型蘋果品種,通稱“柰子”,別名花紅、沙果。需要說明的是,古代“奈”主要指中國本土蘋果(如柰子、花紅等),與現代栽培蘋果存在品種差異,但屬于同一大類。</p><p class="ql-block">? 槲hú,落葉喬木或灌木,花黃褐色,果實球形。葉子可以喂柞蠶,樹皮可以做染料,果殼可以入藥。木材堅實,可供建筑或做器具用。這種樹在我們家鄉這里與蒙古櫟一同被稱為橡子樹。我小時候也不知道有槲樹寓于其中,其枝、桿、葉、皮果實等均相似。后來看有關長白山野生植物的書,知道它們之間是有差別的:其葉要小,簇生葉片比蒙古櫟多,果實也小。我們小時揀喂豬的小橡子就是槲樹的果實,大橡子是蒙古櫟的果實。后來教書《在路易斯安那有一株活著的橡樹正在生長》在編寫教材時,我問田副主編,文中的橡樹是不是和東北山上的橡樹一個科屬,他告訴我那能一樣嗎?后來,2011年,我去了趟美國,正趕上賓館附近有橡木,我問隨行的當地翻譯,這是什么樹?他說:“橡木,和國內的橡子樹是同一種。(翻譯長春移民,東師附中畢業)”美國的橡木,葉比咱們的槲樹葉還要小,果實也小,跟鷹嘴豆大小相似,樹的皮色紋理也和中國的槲樹相類似。</p><p class="ql-block"> *劐huō,用刀、剪的尖兒插入物體順勢劃開。這一輩子沒少劐小魚吃。但有一次的劐讓我有些震驚。小時候,上山采蕨菜回家,在戰備公路邊休息,忽見路邊有一條一米左右長的被汽車碾死的蛇,它的腹部又粗又鼓。我們好奇便把它從嘴部劐開,一拉皮腹腔里是一排大個的蛇蛋,鮮泠泠的,讓人為之惋惜,一位蛇媽嗎該是有怎樣的遺憾,我們雖是淘氣的小孩,但還是把它埋葬了。</p><p class="ql-block"> 尜gá,尜尜湯,用玉米等做的湯,因玉米面湯中有意留下的疙瘩,也稱玉米疙瘩湯。我們小時供應糧主要是玉米面,吃久了難以下咽,媽媽就會用涼水把玉米面放在盆里攪和,然后,再把它一點點地倒入燒開的水里,再用勺子在鍋中攪,放點鹽和蔥花,還有菜葉就成了尜尜湯。</p><p class="ql-block">?</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结县|
黄冈市|
屏东县|
墨江|
桐乡市|
错那县|
临漳县|
信阳市|
新竹市|
陕西省|
乐亭县|
衡阳市|
平塘县|
岳池县|
宾川县|
白河县|
金塔县|
黎城县|
卓资县|
大安市|
拜泉县|
德清县|
香河县|
游戏|
瑞丽市|
栾川县|
义乌市|
乌兰察布市|
盐池县|
白河县|
内江市|
汤阴县|
汾阳市|
祁连县|
广宁县|
姜堰市|
成安县|
凤凰县|
丹东市|
宁远县|
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