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初夏渝州行 第五站</p><p class="ql-block"> 上善濯水 絕世廊橋</p><p class="ql-block"> 初聞濯水風雨廊橋,是在一本旅游雜志上,那橫跨阿蓬江的壯麗身姿,青瓦木梁間流淌的古韻,讓我一下子記住了它。初夏明媚的日子里,我踏上了這場與廊橋的約會。</p><p class="ql-block"> 車至濯水古鎮(zhèn),遠遠地,在游客中心,便能望見那座氣勢恢宏的廊橋。它如一條蟄伏江上的巨龍,又似一條飄逸的絲帶,將阿蓬江兩岸緊緊相連。</p> <p class="ql-block"> 找好住宿放下行李,便走進濯水古鎮(zhèn),漢白玉牌坊在陽光下發(fā)出耀眼的光芒。仿古建筑的房頂上,裝飾著苗家的頭飾,還書寫著“上善濯水”四個大字。鎮(zhèn)上還有“天地良心文化展覽館”,走過那么多地方,第一次看見民間有這樣的展覽。連想到“濯”這字,有滌蕩、清洗之意,看來這里真是一個凈化心靈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踏入廊橋,像是踏入了一段被歲月塵封的舊時光。腳下,木板發(fā)出“吱呀”的輕響,像是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橋身純木制結構,榫頭卯眼相互穿插銜接,不用一釘一鉚,卻牢固精密,這是橋梁與房屋的完美結合,這精湛的工藝,讓我對古人的智慧欽佩不已。廊橋分為“濯河懷遠”“唐鐘長韻”“彩虹伏波”“蒲花飛龍”四段,總長度為658米,享有世界第一風雨廊橋的美譽,每一段都獨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 “濯河懷遠”段,橋長310米,橋上的層塔亭錯落有致,最高處的中心閣樓,飛檐翹角,像是要展翅高飛。站在閣樓憑欄,想象著古鎮(zhèn)昔日商賈云集、店鋪林立的繁華,那南來北往的商客,挑擔提籃的鄉(xiāng)人,都曾在這廊橋上留下匆匆足跡。</p> <p class="ql-block"> “唐鐘長韻”段,中央鐘樓高26米,分四層,重檐歇山頂式的鐘樓莊嚴肅穆。雖懸掛的是仿唐鐘,但當微風拂過,銅鐘發(fā)出的悠悠聲響,仿佛穿越千年,將歷史的厚重與滄桑娓娓道來。讓人不禁遙想唐朝盛世,那長安城里的暮鼓晨鐘,與這廊橋上的鐘聲,在時光的長河里產(chǎn)生奇妙的共鳴。</p> <p class="ql-block"> 繼續(xù)前行,便來到“彩虹伏波”段。單拱橋體橫跨蒲花河,線條柔美得如同天邊的彩虹。橋下,河水潺潺流淌,波光粼粼。偶爾有幾只水鳥貼著水面低飛,驚起一圈圈漣漪。陽光斜灑在身上,溫暖又明艷。此時若是有一壺香茗,一張竹椅,便能在這廊橋上消磨整個下午。</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段“蒲花飛龍”,以曲線屋頂與現(xiàn)代格柵橋墩相結合,立面宛如飛龍跨河騰飛。在這里,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元素碰撞融合,毫無違和感,反而讓廊橋更具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除了建筑之美,廊橋上的人文氣息也深深吸引著我。橋內,紅漆長凳整齊擺放,供游人休憩。一旁的雕花木窗,精美絕倫,花鳥魚蟲、人物故事在工匠的刻刀下栩栩如生。沿途,還能看到許多楹聯(lián),對仗工整,文采斐然,為廊橋增添了濃厚的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在橋的中段,從雕花木梯下到江心綠地,斜陽正好照射在橋墩和橋廊上。這個角度看廊橋,更是雄偉美麗。</p><p class="ql-block"> 這座濯水風雨廊橋,是一部無言的史書,一幅流動的畫卷。它承載著古鎮(zhèn)的歷史與記憶,見證著時代的變遷,在歲月的風雨中,始終散發(fā)著迷人的詩意與魅力 。</p> <p class="ql-block"> 二0二五年五月十四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应县|
融水|
绥滨县|
宁夏|
胶州市|
富顺县|
武穴市|
博爱县|
浦县|
成安县|
渭源县|
嵊州市|
江北区|
梁山县|
格尔木市|
乡城县|
贡山|
新沂市|
涪陵区|
乐昌市|
谢通门县|
伊宁市|
青龙|
青冈县|
陆川县|
蓬溪县|
噶尔县|
府谷县|
白沙|
太白县|
岐山县|
江安县|
柳江县|
渝北区|
石首市|
贺州市|
陇西县|
马关县|
遵义县|
上杭县|
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