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定州地處太行山北端東麓,華北海河流域平原西緣,總面積1275平方公里,總人口126萬。這里四季分明、特產富饒,交通便利,自古就有“九州咽喉,神京扼要”之稱。公元前649年,齊相管仲于此筑城以攘戎狄,自此中山古城初具雛形。戰國時,白狄族建中山國,曾都于顧(今定州市)。漢景帝前元三年,封皇子劉勝為中山靖王,世襲17代,歷時329年,定州時稱盧奴,為中山國首府。北魏天興年(公元400年)取“平定天下”之意,始稱定州。后歷朝皆設州、置府,或為京畿重鎮,故國家常聚重兵,擇名將,以制其沖。宋代司馬光、韓琦、蘇軾等名臣先后在此任職。物化天寶,人杰地靈,相繼孕育了漢代音樂學家李延年、唐代大思想家劉禹錫、著名詩人崔護等名人志士。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定州保存了大量的文物珍品、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開元寺塔、定州貢院、中山漢墓群、靜志寺塔基地宮、凈眾院塔基地宮、大道觀、晏陽初舊居、定州文廟、定州清真寺,省文物保護單位15處(北莊子漢墓石刻等)。</p><p class="ql-block"> 定州東高鐵站圖片來自網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二人兩日定州行,一潑三折。原定4月11日出行,車票買好了,結果京津冀大風警報,趕緊退票。推遲一周再出發。4月18日中午到達定州東站,一下車找到1路公交車站,司機師傅告知,因20日定州馬拉松比賽,公交車線路臨時改道,不能到達文博園站,一時有點懵。咋辦,看來住宿也成問題了!果不其然,小小城市一下子踴進來1.5萬人,接待是個事,上網一查,賓館暫時“洛陽紙貴”,唉,出門沒做好功課,實在不行,先去保定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定州是我和張曉霞老師的第三次出行;之前2024.11月,我倆山東行,游覽了濟南、青州、濰坊三座城市。打卡了山東博物館、游覽了大明湖;接著踏足青州古城,邂逅李清照紀念館、三賢祠,走進青州博物館,與“青州的微笑”零距離接觸,感受千年隆興寺佛像的沉浸;之后,我倆來到風箏之鄉濰坊,在濰坊風箏博物館見識了古今中外千奇百怪的風箏,在十笏園體會北方大地南國風光旖旎園林建筑的“小家碧玉”。</p><p class="ql-block"> 2024.12月山西太原之行,山西博物館、青銅器博物館、太原博物館、山西古建筑博物館、北齊壁畫博物館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足足地“過癮”了青銅器;長治之行中的觀音堂泥塑讓我大開眼界,泥塑栩栩如生的眾生就像是童話一般;上黨門讓我想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血雨腥風~~~~~。</p> <p class="ql-block">2024.12月山西之行部分景點留影①②③⑤純陽宮,山西古建筑博物館,其他山西博物館、青銅器博物館,⑦上黨門。</p> <p class="ql-block">蘇東坡與定州</p><p class="ql-block"> 在北宋元柘八年(1093年)蘇軾以定州路安撫使持節出知定州,雖僅任職半年多,卻在此留下了深刻的治理足跡與文化印記。</p><p class="ql-block"> 1093年高太后去世后,宋哲宗親政,蘇軾作為舊黨成員被外放至“重難邊郡“定州,且未獲準陛辭,深感政治失意。臨行前作詩《東府雨中別子由》感嘆“今年中山去,白首歸無期”,流露出對仕途的絕望。</p><p class="ql-block"> 蘇軾前往定州任職前,妻子不幸病故。蘇軾心情不佳,但官命難違,依然前行定州,并在短短半年內做出了巨大貢獻 。</p><p class="ql-block"> 蘇軾對定州的貢獻主要體現在軍事、農業、文化傳承等方面。</p><p class="ql-block">軍事方面:</p><p class="ql-block">1、定州雖為北宋邊防重鎮,但軍紀渙散。蘇軾懲處貪腐軍官(如都統石曼華) 恢復閱兵制度,提振軍心。</p><p class="ql-block">2、推廣“弓箭社”,組織民兵“帶弓而鋤,佩箭而樵”,增強邊防自衛能力,三個月內組建651社、3萬余人。</p><p class="ql-block">農業創新方面:</p><p class="ql-block">1、引入四川稻種,推行“南稻北移”,將城北沼澤改造成千頃良田,并創作《定州秧歌》指導農事,該秧歌后成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p><p class="ql-block">2、奏請朝廷開倉貸糧,緩解饑荒。提出“候豐年以新還官”政策。</p><p class="ql-block">文物修繕方面:撥款重修曲陽北岳廟,保護古建筑;在定州文廟手植雙槐,現存古槐樹齡與其任職時間吻合。</p><p class="ql-block">藝術創作方面:在定州作詩55首,并釀制“中山松醪”酒,留下“雪浪石“等文化符號。</p><p class="ql-block"> 如今,定州現存有蘇東坡廣場、文廟里有東坡槐、石刻博物館有雪浪石等遺跡,博物館“又見東坡”專題展,更是吸引無數觀眾前來參觀,了解蘇軾與定州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以上信息資料多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幅《蘇軾之任定州》圖,陳列在定州博物館;該圖體現的是蘇軾于元祐八年(1093年)初到定州上任時,受到了定州軍民父老簞食壺漿熱烈歡迎的場景。并選取了與蘇軾在定州時曾經治理的唐河、登過的開元寺塔、發現的雪浪石等相關元素為創作題材。</p><p class="ql-block"> 作者李洪濤,字墨丹,1967年出生,雄安新區雄縣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美術學院特聘教授,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文化部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理事,北京工筆畫會會員,河北省中國畫學會理事。</p> <p class="ql-block">宋街位于定州中山博物館東側,中山路與自來佛街交叉口,占地面積58.9畝,建筑面積約13.6萬平米。其以宋代建筑風格為核心,參照清明上河圖設計,白墻黛瓦、影壁青竹,融合傳統文脈與現代美學,旨在重現宋代市井繁華。作為河北省文旅融合示范項目,宋街先后獲得“河北百大人氣目的地”“河北省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等榮譽,已成為定州古城旅游的必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不過白天這里比較冷清,沒啥人,也許晚上會熱鬧些。</p> <p class="ql-block"> 宋街有定瓷工坊、繩絲巷、民俗博物館等,集中展示定州非遺文化(如定瓷、繩絲、金牛眼藥等),并定期舉辦漢服巡游、東坡文化節等沉浸式活動。定州八大碗及一些特色餐館也不少,比較著名的賓館也有分布,不過價位偏貴一點。周邊也有不少民宿可供游客選擇。</p> <p class="ql-block">這座建筑究竟是啥名堂,沒弄明白,只是拍照了~~~ 。</p> <p class="ql-block">大水車比較顯眼、醒目,水車是古代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是農業灌溉的工具。通過水車的旋轉循環,將河湖里的水車出來,澆灌田地。水車最早出現于東漢時期,是中國農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創造力 。</p> <p class="ql-block">定州話的本意,有些土話和老北京的“老話”有一拼。</p> <p class="ql-block">白家大院,我們用餐的地方,地地道道的回民餐館。用餐經歷令人難忘,因不太熟悉菜品,看著菜譜點了菜,其中一例燴菜(類似北方的炒雜菜),上來一看是燴羊雜,這輩子我倆也沒吃過呀,就試著和服務員交涉,詢問能退嗎?我們真的吃不了這口味,年輕服務員有些無奈,但看著我們的窘困,說好吧,退了,換一個吧。在她的建議下,換了個家常菜白菜豆腐,我倆可勁地道歉致謝。這要在京城門也沒有呀,服務員、店長都不能接受退換要求,你必須為此買單。定州人太實誠、太厚道了!</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定州第一餐,燉牛肉、白菜豆腐,好吃不貴。</p> <p class="ql-block"> 吃完飯,溜達著來到定州博物館,這是重點,就奔著它來的。 </p><p class="ql-block"> 定州曾經作為中山國的古都,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中軸線兩側是兩座威武霸氣的銅雕瑞獸,東側的單角瑞獸,名曰天祿,西側的是雙角瑞獸,名曰辟邪,這兩座瑞獸是以館藏珍寶國家一級文物掐絲鑲嵌金辟邪,東漢中山穆王劉暢墓出土為原型打造的,觀賞價值極高,從側面的角度來看,與開元寺塔,訴說著滄桑變遷的定州文化。</p><p class="ql-block"> 以上信息部分來自網友“背著背包去旅行”。</p> <p class="ql-block"> 定州博物館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始建于1959年,原址在定州文廟院內;2018年遷入新館。新館位于定州市中山東路,毗鄰開元寺塔、貢院、文廟和晏陽初舊居等文物景點和宋街、開元寺大街等仿古街區。新館為漢代建筑風格,外觀莊重大氣,清麗典雅。總占地面積約55畝,建筑面積2.56萬平方米。分地下一層和地上四層,由常設展廳、臨時展廳、學術報告廳、公共活動空間、快樂學堂、休閑娛樂區、庫房區、辦公區等組成,能夠滿足收藏、展示、研究、培訓和教育等各項功能需求,公共服務設施完備。</p><p class="ql-block"> 以上信息來自定州博物館官網。</p> <p class="ql-block"> 定州博物館館藏文物5萬余件,其中國寶文物3件,國家珍貴文物965件。藏品以中山文化、定瓷文化、佛教文化、典籍文化為主要特色,品類豐富,價值厚重。漢家陵闕、北朝佛陀、塵外千年、天下大白、金翠明珠、故鄉星空為常設展,以漢代王陵藏珍、北朝造像精品、塔基地宮瑰寶、定窯瓷器精華、明清首飾集錦、歷史名人薈萃為主線,生動詮釋了兩千多年來中山古國的輝煌與榮光,充分展示定州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p><p class="ql-block"> 以上信息來自定州博物館官網。</p> <p class="ql-block">心心念念的定州博物館,蒙曼、大咖說的老師們都來了,我跟著他們的腳步也來了~~~。</p> <p class="ql-block"> 我們的第三次博物館之旅開始了,中山古國有哪些國寶、秘密,讓我們拭目以待吧!</p> <p class="ql-block"> 下雨也擋不住人們對博物館的熱愛,這些年輕人和我們一樣,冒著蒙蒙細雨參觀定州博物館,與那些國寶做親密接觸~~~。</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前的廣場,視野開闊,紅旗飄揚,對面的貢院牌樓依稀可見。</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定州博物館燈光燦爛、主體建筑大氣莊重~~~。</p> <p class="ql-block"> 序廳主題墻墻體寬八米,高十米,以仿漢代石刻壘砌而成。主題墻中部是寬六米、高九米的鍛銅浮雕,代表定州歷史長河中獨具魅力的文化標識。</p><p class="ql-block"> 鍛銅大型浮雕,非常地大氣,古樸中又透露著一絲滄桑,莫名給人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在浮雕正中央是佛陀畫像,佛陀頭部后面是東漢龍螭銜環乳釘紋大玉璧,左邊是兩個天神畫像,右邊北宋定窯白釉刻花龍首大凈瓶,以及各種館藏的精品物件,它們也都是定州歷史長河中獨具特色的“寶貝”。</p> <p class="ql-block">“漢家陵闕”展廳名字取自李白《憶秦娥》之“西風殘照,漢家陵闕”。自漢景帝封皇子劉勝為第一代中山王起,以盧奴(今定州)為都城的漢代中山國傳續17代中山王,近300年。展覽展示了漢中山王墓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生動反映了漢代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狀況。東漢龍螭銜環乳釘紋青玉璧和東漢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是國寶級文物,為定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p> <p class="ql-block">東漢龍螭銜環乳釘紋青玉璧</p><p class="ql-block">東漢,通高30.5厘米,厚1.1厘米,</p><p class="ql-block">國家一級文物,定州博物館鎮館之寶,禁止出境文物。</p><p class="ql-block">1969年河北定州北陵頭村中山穆王劉暢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該玉壁采用新疆和田青玉雕制而成,為死者生前地位、財富的象征。壁面上裝飾規整的乳釘紋,最上方透雕一龍一螭銜環,兩側也分別透雕一龍一螭,龍騰螭躍,極富動感。該玉璧質地優良,用料巨大,集鏤空、浮雕、陰刻多種工藝于一體,作工細膩,造型優美,為漢玉之珍品,是目前考古所見最大的出廓玉璧。</p><p class="ql-block"> 東漢龍螭銜環乳釘紋青玉璧之所以叫玉璧是有歷史依據的。據《爾雅·釋器》記載:“肉(周圍的邊,倍好,中間的孔,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根據中央孔徑的大小把這種片狀圓形玉器分為玉璧、玉瑗、玉環3種。從考古出土的實物看,古人在制作玉器時,對于玉璧的孔徑與器體的比例并沒有嚴格的規定,因此今天我們習慣上把寬邊小孔徑的圓狀器統稱作璧。</p><p class="ql-block"> 以上信息來自定州博物館館網。</p> <p class="ql-block"> 東漢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于1969年出土于東漢中山穆王劉暢墓中,是中國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玉質屏風。該玉屏也是定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p><p class="ql-block"> 玉座屏高16.9厘米,長15.6厘米,用新疆和田玉雕制。上片正中雕刻著盤膝端坐的西王母,她主司萬物生長,表達了人民風調雨順的愿望。除了雕刻東王公、西王母形象之外,還雕刻有羽人、九尾狐、三足烏、玉兔等等一些鳥獸形象。此座屏是玉器中將人物、景物、動物組合在一起的最早實物,也是目前考古發現的唯一一件玉座屏,在研究漢代社會生活、玉器發展史及美術史上均有重要研究價值。</p><p class="ql-block"> 以上信息來自定州博物館官網。</p> <p class="ql-block"> 定州博物館與開元寺塔很近很近,這是館里拍攝開元寺塔的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北朝佛陀”展廳</p><p class="ql-block"> 北朝時期,定州是河北地區佛教中心之一,也是中國北方的佛教造像中心,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定州系白石造像。該展廳展出北魏、東魏和北齊時期的佛教造像99件,展示了豐富的佛教文化和精美的造像藝術。</p> <p class="ql-block">白石透雕雙思惟菩薩像</p><p class="ql-block">北齊</p> <p class="ql-block">東魏—北齊</p><p class="ql-block">白石彩繪觀音立像</p> <p class="ql-block">北齊—隋</p><p class="ql-block">白石供養菩薩像</p> <p class="ql-block"> “天下大白”展廳</p><p class="ql-block"> 定窯歷史悠久,從唐代創燒到元代消亡,經歷了近八百年歷史。定窯是我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白瓷窯場之一,是中華大地上產品質量最高、生產規模最大、影響范圍最廣的精細白瓷窯場,并被后人與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共同譽為宋代五大名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定窯是北宋五大名窯之一,創燒歷史不晚于隋代,源起或在北朝;經晚唐五代發展至北宋達到高峰;金元時期為其余緒、歷時達200余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定窯產品以“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磐”為主要特點。北宋時定窯制作精湛,瓷質瑩潤,風格古樸高雅,裝飾絢麗,有“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的美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白色是定窯最為奪目的色彩。定州白瓷自面世以來,便深受世人喜愛。定窯白瓷,天下大白,流布海內外。但除白瓷以外,定窯也兼燒黃釉、黑釉、醬釉、綠釉、三彩等釉色瓷器,光華奪目,異彩紛呈。在漫長的燒造過程中,定窯生產出種類繁多、造型各異的精美瓷器。其中,既有日用品,如盤、碗、罐、盒、壺、枕等;又不乏風雅珍品,以供文人雅士賞玩,如茶器、人物雕像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展廳里也有其他色彩的瓷器,</span></p> <p class="ql-block">定窯雙耳貼像爐</p><p class="ql-block">北宋</p> <p class="ql-block">北宋定窯白釉刻花龍首凈瓶</p><p class="ql-block"> 1969年在定州凈眾院塔基地宮出土</p><p class="ql-block"> 北宋定窯白釉刻蓮花瓣紋龍首凈瓶通高60.9厘米,腹徑19.1厘米,口徑2厘米,足徑10.1厘米,頸上部飾仰覆蓮瓣紋,中部為覆蓮紋相輪圓盤,下部為竹節紋,肩部一側塑龍首流,瓷胎細白堅硬,釉色瑩潤、乳白泛灰。</p><p class="ql-block"> 北宋定窯白釉刻花蓮瓣紋龍首凈瓶形體高大,是定窯凈瓶之最,也是定窯白瓷藝術的瑰寶和定窯白瓷分期斷代研究的寶貴資料,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p><p class="ql-block"> 以上信息來自定州博物館官網</p><p class="ql-block"> 目前展出的是復制品,原件“出差”了,還是其他,博物館沒有告知。</p> <p class="ql-block">定窯白釉五足熏爐</p><p class="ql-block">北宋</p><p class="ql-block">國家一級文物</p><p class="ql-block">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p><p class="ql-block"> 該熏爐高17.9cm,口徑10.6cm,底徑11.2cm。</p><p class="ql-block"> 其胎白質細堅致,釉色潔白有垂漿淚痕。蓋內口沿平,托底無釉。采用堆貼和劃花技法。</p><p class="ql-block"> 將軍盔式蓋,上有受花寶瓶剎頂,蓋沿多出,剎頂與蓋相通,蓋壁和瓶腹環周有六個交錯的桃形煙孔。爐身盤口、寬沿,腹斜直,折為平底,底內下凹。爐身下塑貼有五個獸面銜環蹄足,頭貼于爐腹,足踏環形平托。燒制前爐置于托有明顯的錯位,腹部弦紋二道。</p> <p class="ql-block">“塵外千年”展廳</p><p class="ql-block"> 1969年,是定州歷史上不同尋常的年份。5月,發現了瘞( yi )封于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的靜志寺塔基地宮。12月,又發現了北宋至道元年(995)的凈眾院塔基地宮。兩座地宮總計完整出土800余件文物珍寶,其中包括佛骨舍利、宋代壁畫和極品定瓷,是研究我國佛教史和宋代考古的重大發現。</p><p class="ql-block"> 該展廳陳列的文物都來自靜志寺、凈眾院塔基地宮里的珍寶。</p> <p class="ql-block">彩繪木雕力士像</p><p class="ql-block">五代,北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07年-公元977年)</p><p class="ql-block">靜志寺地宮塔基地宮出土</p> <p class="ql-block">彩繪木雕力士像</p><p class="ql-block">五代,北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07年-公元977年)</p><p class="ql-block">靜志寺地宮塔基地宮出土</p> <p class="ql-block">五代鎏金銅力士像</p><p class="ql-block">唐</p><p class="ql-block"> 該力士像為銅質,表面鎏金,展現了古代高超的金屬鑄造和鎏金技術。</p><p class="ql-block"> 力士像頭戴帽冠,五官粗獷,展現出一種勇猛威嚴的形象。其脖子粗壯,胸部寬厚,肌肉粗大賁張,尤其是雙臂和小腿的肌肉,得到了極盡夸張的表現,但并不顯得臃腫,這得益于寬肩細腰的體型和有節制的人體比例關系。這種造型風格,既體現了唐代雕塑藝術的寫實與夸張并重的特點,也反映了當時工匠對人體力量與美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以上信息來自網友介紹。</p> <p class="ql-block">鎏金鏨花鳳凰紋三獸足銀熏爐</p><p class="ql-block">北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p><p class="ql-block">1969年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p><p class="ql-block"> 熏爐以銀板錘蝶成型,表面鎏金,由蓋、身兩部分組成。蓋面高隆,折沿寬平,與爐身口沿扣合。寶珠形蓋鈕,鈕座鏨刻蓮瓣紋一周,鈕上鏤出三個桃形煙孔。蓋面線刻鳳凰兩對相向飛翔于祥云之間。爐身直口,平折沿,深腹,平底。折沿上飾纏枝蓮紋一周。腹部鉚接三個獸面,與三個獸首銜環相間,獸首銜環下接三只扁獸足。蓋面云紋下刻“慧超”等男女佛弟子二十五人“愿以此功德普露諸有情同歸解脫道齊到涅槃城,太平興國二年五月十六日造記”,蓋沿上有“邑主比丘尼智超”等文字。據銘文分析,應當是佛門弟子在北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專為遷葬佛舍利而制作。</p><p class="ql-block"> 以上信息來自定州博物館官網,圖片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鎏金銅佛造像</p><p class="ql-block">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p><p class="ql-block">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p> <p class="ql-block">“故鄉星空”展廳</p><p class="ql-block"> 古城定州,歷史悠久,薪火相傳,名人輩出,如璀璨群星,光耀環宇;如大河涌泉,滋潤心田。其功業、意志、智慧、品格、情趣之魅力歷久彌新。</p><p class="ql-block"> 該展廳展出定州歷史上各個時期、各個領域的著名人物,打造了一個屬于定州名人的人文精神殿堂。</p><p class="ql-block"> 定州歷史上名人輩出,除下面幾位外,還有很多很多,如劉禹錫、李夫人、第一代中山王劉勝等;近代,張寒暉(1902-1946年),定州籍音樂家,創作《松花江上》等抗戰歌曲,被譽為“人民藝術家”。</p> <p class="ql-block">李延年,西漢時期的音樂家,他是我國歷史上出色的音樂人之一。不但能歌善舞,還能作曲作詞。李延年僅用一首《佳人曲》唱出他的妹妹“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絕色容貌,成功吸引漢武帝的注意,最終李氏成為漢武帝最愛的李夫人。</p><p class="ql-block"> 李延年的音樂造詣很高,對后世的音律作詞起到重要的作用。他是我國歷史上最早標出作者姓名、曲名的音樂人。</p> <p class="ql-block">蘇軾,一代文豪、書畫家、美食家。在主政定州期間做出了巨大貢獻,寫下許多詩篇,留下雪浪石、東坡雙槐等遺跡。</p> <p class="ql-block"> 崔護(772年一846年),字殷功,唐代博陵(河北省定州市,也有說衡水市安平縣黃城)人,生平事跡不詳,唐代詩人。</p><p class="ql-block"> 公元796年(貞元十二年)登第(進士及第)。公元829年(唐大和三年)為京兆尹,同年為御史大夫、嶺南節度使。其詩詩風精練婉麗,語極清新。《全唐詩》存詩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題都城南莊》流傳最廣,膾炙人口,有目共賞。該詩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人生經歷,道出了千萬人都似曾有過的共同生活體驗,為詩人贏得了不朽的詩名。</p> <p class="ql-block">李悝(kui)</p><p class="ql-block">公元前455﹣前395,即李克,中山(今定州)人,戰國時法家、政治家。子夏弟子;魏文侯攻滅中山,封太子擊(即魏武侯)為中山君,李克輔佐太子擊治理中山,出任中山相。</p><p class="ql-block"> 李悝在政治上,主張廢止世襲貴族特權,選賢任能,賞罰嚴明。</p><p class="ql-block"> 在經濟上,他主要實行盡地力、平傘法。極大地促進了魏國農業生產的發展,使魏國因此而富強。</p><p class="ql-block"> 李悝為了進一步實行變法,鞏固變法成果,便匯集各國刑典,著成《法經》一書,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護變法,固定封建法權。</p><p class="ql-block"> 李悝在魏國的變法,是中國變法之始,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當時便對其他各國震動很大,從而引發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轟轟烈烈的全國性變法,為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鋪平了道路。</p> <p class="ql-block"> 晏陽初(1890-1990年):世界平民教育運動之父,祖籍四川巴中,但1926年起在定縣(今定州市)開展鄉村教育實驗,提出“愚貧弱私”四大病理論,創立“定縣經驗”,影響深遠。</p> <p class="ql-block"> “馬應龍”的創始人名為馬金堂,出生于1582年(明朝萬歷年間),籍貫為河北省定州(今定州市),出身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馬金堂家中藏有大量醫學典籍及木刻版原模,這為他日后創立馬應龍眼藥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p><p class="ql-block"> 馬金堂在定州開辦了小型眼藥鋪,并創制了“八寶”眼藥。這一眼藥以其獨特的配方和顯著的療效,很快在當地贏得了良好的口碑。隨著時間的推移,馬應龍眼藥逐漸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品牌。</p> <p class="ql-block">金翠明珠展廳</p><p class="ql-block"> “金翠明珠”取自曹植《洛神賦》之“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中國古代首飾秀麗典雅,玉簪珠釵光華璀璨,精美動人,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該展廳共展出自遼代至明清時期金、銀、玉飾品203套組,完美呈現了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藝與巧妙心思。</p> <p class="ql-block">清:鎏金點翠嵌寶“誥命”龍鳳冠</p> <p class="ql-block">清:鎏金花朵紋點翠銀釵,銀釵上藍色來自大自然中翠鳥的羽毛,據志愿者介紹,翠鳥被生生地拔掉羽毛,N多只翠鳥羽毛才能給一個銀釵上完色。所以,每個銀釵的背后都是無數翠鳥的“血祭”。</p> <p class="ql-block">③水晶魚,唐-北宋-太平興國二年</p><p class="ql-block">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p><p class="ql-block">④水晶鳳凰,唐-北宋-太平興國二年</p><p class="ql-block">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p> <p class="ql-block">①鎏金蝙蝠紋銀簪,民國</p><p class="ql-block">②鎏金鳳首銀簪,遼</p><p class="ql-block">③鎏金昆蟲紋銀簪,清</p> <p class="ql-block"> 定州文廟,又稱“孔子廟”,唐大中末年(約857~858年),定州帥盧簡求廢佛寺創修定州文廟。之后,歷朝歷代曾多次修繕文廟。文廟是河北省保存最大,建筑格局保持最為完整的孔廟古建筑群,它的興建和延續為研究定州歷史文化提供了實物資料。</p> <p class="ql-block">孔子雕像、東坡雙槐、隕石、魁星閣等。</p> <p class="ql-block"> 定州開元寺塔是始建于北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的十一層閣樓式建筑,為目前國內現存最高的磚木結構古塔(83.7米),兼具佛教藏經與軍事瞭望功能。該塔以宋代建筑三絕、抗災能力著稱,2006年被列入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來此參觀的外地游客很多,碰上一隊聾啞人,他們在導游的帶領下,看的仔細、認真~~~。</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開元寺</p><p class="ql-block"> 開元寺塔采用八角形磚木混合結構,通高83.7米,塔身由內外雙層塔體組成,以磚砌回廊及塔心柱構成復雜受力體系。其核心特征包括宋代三絕:現存78塊北宋磚雕平基(天花板),采用對鳳紋飾;三層有宋真宗時期的碑刻真跡;斗拱彩繪歷經千年仍顯殘存。</p> <p class="ql-block"> 開元塔歷經十次地震與雷擊,清光緒十年東北角坍塌仍保持結構穩定,歸功于架眼木筋加固及插桿腳手架工藝。</p><p class="ql-block"> 開元寺底層藏北宋僧人取回的天竺佛經與舍利,塔頂可北望25公里外遼軍動向,故又稱“瞭敵塔”。登頂門票100元,園區門票30元,今日登頂仍可放眼四望,定州則是“一覽眾山小”。</p><p class="ql-block"> 我們沒有登塔參觀,為此特意請教了不久前剛剛登塔的潘老師,告知,臺階陡峭,有些壁畫,石刻,不看也罷。后又看了同事黃老師拍的視頻,也算過了眼癮。</p> <p class="ql-block"> 定州北莊子漢墓石刻館坐落在定州古中山墓遺址上,古中山墓中的482塊銘文石刻,現鑲在石刻館墻壁上。古中山墓出土的東漢龍螭銜環乳釘紋青玉壁及東漢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如今是定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這些碑刻記錄了明清皇帝乾隆、崇禎、蘇軾等與古中山國的各種聯系。游客可下到中山漢墓內部一窺究竟。</p> <p class="ql-block">石刻館里的石刻與古中山墓</p> <p class="ql-block"> 定州貢院,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清代的科舉考場,現存影壁、大門、魁閣號舍、大堂、后樓五處主要建筑。保存完好的考場、試卷、發榜通知、武場設施、考生宿舍,甚至考生作弊的“小抄”馬甲、長襪等等,它們都是歷史無聲的見證。</p> <p class="ql-block"> 定州貢院不僅是考試的場所,更是科舉文化的見證者。②院內枝繁葉茂的兩棵大槐樹傳說為乾隆皇帝親手所植,象征著科考的吉兆。</p><p class="ql-block"> 貢院內的文化氛圍濃厚,游客可以在此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文物古跡和濃郁的科舉文化氣息。這里考場分文考、武考兩部分,文考比較普遍;武考一般貢院沒有,定州貢院武考內容豐富,有騎馬、射箭、跑馬等很多項目。其中馬射項目包括:弓才石馬步箭,具體為馬射、步射、開弓、舞刀、掇(duo)石等 。武官具備十八般武藝才能勝任,不然大清王朝的疆土靠誰守護。</p><p class="ql-block"> 定州貢院在科舉考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古代學子們實現仕途夢想的地方。貢院的建筑風格和布局為研究清代建筑藝術及科舉考試制度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p> <p class="ql-block">近現代貧民教育家晏陽初故居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宋街,華燈初上 ~~~。</p> <p class="ql-block">百年老字號“甘文生鹵煮雞”,創建于1918年,五代傳承~~~。</p> <p class="ql-block">定州街頭的KTV、新華書店、中醫正骨~~~。</p> <p class="ql-block">新華書店門面的招牌,沒點“墨水”,還真不行,劉姥姥進大觀園了~~~。</p> <p class="ql-block">貢院牌樓及遠處星光閃爍的城市住宅</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定州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定州博物館及周邊</p> <p class="ql-block">定州宋街、文博園導覽圖</p> <p class="ql-block">宋城寶塔小筑,我們入住的民宿,靠近開元寺,推開民宿窗戶,開元寺塔就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提到住宿,讓我們虛驚一場。剛下火車找到公交站,司機師傅說,二十號定州有半馬拉松比賽,受賽事影響,斷路限行,你們到不了目的地。今明兩天定州涌進1.5萬人,住宿也緊張了!一時半會住哪兒也沒譜了,來前功課沒做好,不知這有賽事。已經到了定州,不管咋樣,定州博物館一定要看,走到哪兒算哪兒吧,大不了回石家莊,來回車票也比住宿便宜,就是自己麻煩點而已。我倆堅定地往前走了~~~。</p> <p class="ql-block">民宿寶塔小筑主人培植的多肉植物,個個靈動有趣~~~富有生機與活力。</p><p class="ql-block"> 主人只能提供一晚住宿,第二天他要接待馬拉松比賽選手,無奈,我倆只能改變計劃,前往保定,可中午拼桌吃飯碰到兩馬拉松選手,告知我們,保定二十號也有馬拉松比賽,保定住宿也困難萬分。這可咋辦?下午退房后,在寶塔小筑公共空間暫做休息,我倆一邊查找附近住宿,一邊轉動腦筋,有無“曲線救國之路”,去臨縣住宿。我倆出門打車前往定州汽車站。</p> <p class="ql-block">定州—望都,每人九元,四十分鐘,我倆到了望都縣城,司機師傅熱情好客,一個勁的問我們去哪兒,我倆回答:維也納酒店,他說:下車右拐,三十米就是。路上有乘客暈車,司機師傅停車讓他們下車去吐,然后又給了一個塑料袋防止再吐,服務很周到。定州人很親切,沒什么戒備,生人就能嘮嗑。</p><p class="ql-block"> 定州行的“第二折”,我倆異地解決了,開心。</p> <p class="ql-block">望都汽車站旁的維也納酒店,干凈、整潔、人少,還有早餐,也很豐盛。第二天一早,繼續乘坐長途車前往保定,沒成想“第三折”等著我們呢~~~。</p> <p class="ql-block"> 晚飯在望都汽車站附近解決的,中午定州生剩了一些蔥油餅,加上不太餓,我倆沒要主食,一個素菜,一個湯就著蔥油餅,挺好。</p><p class="ql-block"> 望都的夜晚靜悄悄的,走在街上沒啥人,偶爾有汽車駛過~~~。</p> <p class="ql-block"> 馬拉松比賽眼下在全國各地都是熱火朝天,選手報名參賽還不一定中簽,中簽得靠運氣呀!小小定州已經舉辦過兩次“半馬拉松”比賽了,馬拉松比賽的動靜真不小,提前兩天比賽線路就開始封路,瞬間涌入的1.5萬名參賽者,讓定州沸騰了。</p><p class="ql-block"> 同一天北京、保定也都有馬拉松比賽,都讓我們趕上了!中午在定州</p><p class="ql-block"> 中山府餐廳用餐拼桌的兩位小伙子來自唐山,同時中簽定州與保定,時間沖突,只能舍棄一頭,他們決定放棄定州,但要領取各種資料。倆小伙“眼大肚子小”用餐時點了很多菜,根本吃不了,都浪費了~~~。</p><p class="ql-block"> 馬拉松運動的盛行、普及,說明大眾健身、健康意識的提高,人們自覺地鍛煉身體已成常態。</p> <p class="ql-block">同事潘姐姐推薦的中山府餐廳,名不虛傳,好吃不貴。</p> <p class="ql-block"> 我倆沒啥戰斗力,點的都是家常菜,豆腐是店里自產的,沾上他們的調料,別提多香了,蔥油餅看對面兩小伙吃的夠起勁,來一份,沒吃完,打包帶走了。</p><p class="ql-block"> 這里的服務員熱情好客,絕不主動、刻意推薦食客選擇菜品,客人隨意、隨機選擇菜品,選多了,一定提醒你,吃不了,這用餐感覺特自在又舒服。</p><p class="ql-block"> 每次用餐,無論街頭早點鋪,還是正餐,我們都像在自家用餐一樣自如、自在、輕松。</p><p class="ql-block"> 定州的大氣、樸實、好客、親民都在細節里,慢慢逛、慢慢品、慢慢享受,那叫一個舒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中山國的東、西轅門</p><p class="ql-block"> 古中山國的東、西轅門,轅門是古代軍營或帥府外門的統稱,普通官府沒有轅門,也不可以隨意或潛越。</p><p class="ql-block"> 歷史上定州知州軍政兼職,所以才有轅門之說,據文獻記載始自于韓琦。到清代乾隆年間,定州直隸州根據朝廷戒諭官箴,將定州署衙之前三座牌坊銘示新規,舊志稱“三輔股肱”,知州王大年題書:正面為“一方師帥”,東側為“省刑罰”,西側為“薄稅斂”。它體現了善政德治,與民休養生息的政治理念。</p> <p class="ql-block">古中山國天下重</p> <p class="ql-block">定州署氣派的門樓,復建品。</p> <p class="ql-block">定州署</p><p class="ql-block"> 歷史上稱“定州署衙”(又稱定州公署衙門)是定州市的重要歷史建筑群,承載了千年的政治與文化功能。</p><p class="ql-block"> 定州署始建于唐代,后經宋、元、明、清歷代修繕擴建,尤其在清代雍正二年(1724年)升為直隸州后,政治地位提升,規制更加完備。</p><p class="ql-block"> 其主體建筑格局形成于明代洪武年間,依據《周禮.考工記》和明清《工部建筑工程則例》設計,建筑規格考究,融合懸山式、歇山式等多種風格。</p><p class="ql-block"> 1972年前仍為全國保存較完好的清代直隸州官署,后逐漸消失,2013年后按原貌復建。這里我倆沒仔細參觀游覽。主要是看見復建品興趣一下子就沒了,穿了幾個院落,沒見一位游客~~~。</p> <p class="ql-block">華燈、開元塔、古中山國</p> <p class="ql-block">韓琦,定州百姓的父母官</p><p class="ql-block"> 韓琦,字稚圭,相州安陽(今河南)人,天圣五年(1027),20歲中進士第二。在宋出將入相,輔三朝、立二帝、功勛卓著,英宗即位后,封魏國公。神宗御撰“兩朝顧命,定策元勛”子以增褒揚。</p><p class="ql-block"> 慶歷八年(1048)四月知定州。開歷史之先河,將原已破舊的園林,修繕后,取“與民同樂、諧眾同春"之意,命為"眾春園”。是歷史上第一處官民可隨意游覽的公園,堪稱:中國第一公園。在邊陲官吏掩殺越境敵寇很不得力的情下,多次奏請實行“籍民為兵”的御寇方略。提出農閑練兵,戰時防御的主張。為民間“弓箭社”的產生奠定了“全民皆兵”理論基礎。是倡導“弓箭社”建設的第一人,使定州成為了“弓箭社”發源地。皇佑二年(1050年),廟后,在廟西創建“明倫堂”,為歷史最早的“明倫堂”。</p><p class="ql-block"> 皇佑三年(1051),皇帝要調走韓琦,數千州民相約進京撾“登聞鼓“,請求再留三年,帝昭曰:“顧,定武之雄鎮,控燕陲之巨訪……故升琦為觀文殿學士再任。”此為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民眾進京求皇帝挽留在職官員的民意熱潮。</p><p class="ql-block"> 韓琦知定五年,救民于水火,百姓敬如父母。 皇佑五年(1053)一月,高定時眾百姓圍攔阻截不得離開,韓以計脫身后,民眾追至北門,門不得開,吏民悲痛,哭聲震原野,韓琦逝后,民眾為他塑像、樹碑、立祠,逢公祀日,敬苦神靈“士女焚香于堂,小民獻技于庭,終日不絕”,以表達對恩公的思念之情。</p><p class="ql-block"> 以上信息來自定州韓琦雕像下文字介紹。</p> <p class="ql-block">王大年</p><p class="ql-block"> 字拙山,盧陵人,是清雍正年間的定州知州。他于康熙乙未年(1705年)中進士,并于雍正五年(1727年)出任直隸定州知州。</p><p class="ql-block"> 在定州任職期間,王大年以簡而肅、溫而嚴的管理風格著稱,推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理措施,如設立滾單制度進行稅收催繳,采用撥補制度進行賦稅清算,廢除家丁制度,注冊役車等,使得政務高效透明,官員無法從中漁利。</p><p class="ql-block"> 在王大年的治理下,定州政務清明,沒有積壓的案件,官員也無法進行不正當活動。他還推動了定州貢院的建立,這是定州貢院最初的雛形。</p><p class="ql-block"> 王大年的這些舉措不僅改善了定州的社會治理狀況,也為后來的科舉考試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當時,由于交通不便,定州的考生們需要長途跋涉到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參加考試。為解決這個問題,王大年知州在清乾隆四年請示鄉紳,并通過眾人捐款,創建了定州貢院。</p><p class="ql-block"> 以上信息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 王仲槐道光十二年(1822年)至道光十八年(1838年)期間擔任定州知州(或稱州牧),期間主持了定州貢院的大規模重修工程。</p><p class="ql-block"> 他通過勸捐于民的方式籌集資金,拓展貢院場地、增建建筑,使貢院規模更加宏大,成為當時北方重要的科舉考場。</p><p class="ql-block"> 定州貢院最初由乾隆年間的州牧王大年創建,但因年久失修,王仲槐在任時對其進行了全面重修。此次重修包括文考場和武考場,并完善了配套設施。</p><p class="ql-block"> 2019年發現的《重修貢院碑記》石碑(王仲槐撰寫)詳細記載了重修緣由、規模及參與人員,碑文提到此次工程凸顯了定州作為區域中心城市的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王仲槐的重修工作使貢院成為清代科舉制度的重要實物見證,2001年貢院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貢獻不可忽視。</p><p class="ql-block"> 定州貢院現存主體建筑(如魁閣號舍、大堂等)仍保留王仲槐擴建后的格局,體現了清代建筑藝術與科舉文化的結合。</p><p class="ql-block"> 以上信息資料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貢院文化廣場一角</p> <p class="ql-block">貢院文化廣場上的石刻雕塑-開元寺塔</p> <p class="ql-block">貢院文化廣場上的石刻雕塑-眾春園</p> <p class="ql-block">貢院文化廣場上的石刻雕塑-雪浪寒齋</p> <p class="ql-block">貢院文化廣場上的石刻雕塑-平山盛蹟(ji)。</p> <p class="ql-block">貢院文化廣場上的石刻雕塑-中山后圃</p> <p class="ql-block">貢院文化廣場上的石刻雕塑-西溪玩月</p> <p class="ql-block"> 在望都汽車站乘坐車前往保定,司機師傅一路行一路說,車上有孩子暈車,他靠邊停車讓父子倆下車去吐,并耐心等候,待父子倆上車后給他們塑料袋備用,很暖心。</p><p class="ql-block"> 車進了保定外環,又停下了,我倆旅途上的第三折又來了,保定4.20.馬拉松正在進行中,唉,又趕上了。大巴車司機無奈讓大家都下車自行解決問題,不然就給大家帶回去。</p><p class="ql-block"> 我倆來到路邊,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屬于懵逼狀態了,連著叫了三輛網約車,都因堵車過不來取消了,沒轍,坐在保定街邊,曬太陽吧,一個小時后,才打上車前往直隸總督府,開啟我倆旅途第二站,真正意義上的保定一日游。</p> <p class="ql-block"> 定州行短短兩日,波折不少,冒雨游覽參觀定州博物館、文廟、貢院、清真寺、定州署、開元寺、宋城老街、北莊子漢墓石刻館等等,收獲滿滿的。</p><p class="ql-block"> 定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人杰地靈;地上有開元寺塔、貢院、文廟等眾多古建筑遺跡,地下還有古中山國王墓葬群等等文物寶藏,更有韓琦、蘇軾、劉禹錫、王大年、王中槐等清官主政建設完善定州的方方面面,以及平民教育家晏陽初教書育人的動人事跡。定州博物館更是全方位地展現了定州的千年歷史文化變遷。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定州行定如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掖市|
平江县|
平和县|
南宁市|
黄浦区|
万宁市|
罗甸县|
宜黄县|
西乌珠穆沁旗|
衡山县|
克拉玛依市|
灯塔市|
乌审旗|
英山县|
镇巴县|
黄石市|
保山市|
乐清市|
渝北区|
离岛区|
湟中县|
依兰县|
冕宁县|
宾阳县|
绥化市|
垣曲县|
清原|
巴楚县|
白玉县|
龙口市|
珲春市|
南通市|
宁明县|
休宁县|
文水县|
佛坪县|
仙居县|
庄浪县|
蒙城县|
聂荣县|
太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