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黃帝內經(jīng)》認為,心為君主之官,為生命之本,是臟腑十二官功能活動的“老大”、總指揮,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兩個方面:主血脈和藏神。即主宰著全身的氣血運行和精神意識活動,人的一切精神意識和生理功能活動,都是心的功能活動體現(xiàn)。雖說我們的臟腑都有各自的神,但心神是老大,地位最高,掌管著整個國家最重要的權力。 此外,從解剖學上我們還可以看到,心就像一個泵,負責把血送到全身各處。</p><p class="ql-block">祖先和經(jīng)典誠不欺我:心陽足,百病消,心好一切才好。</p><p class="ql-block">《黃帝內經(jīng)》認為:心主血脈,心陽充盛,血液才能正常運行;心陽不足,則血液運行受阻,氣血生成不足。</p><p class="ql-block">因此中醫(yī)界有一個觀點:補氣血最好的方法就是補心陽。一百次補脾,不如一次補心陽,</p><p class="ql-block">血乃中焦之汁,流溢于中以為精,奉心化赤而為血,就是說脾胃的里“原材料”,需心陽的“火”才能煉化成血。脾胃雖然表面上是氣血生化之源,但它本質上還是起到一個容器的作用,我們吃進去的食物飯菜先經(jīng)過脾胃的消化吸收,還需要心陽的蒸騰氣化,才能將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充分轉化為氣血,</p><p class="ql-block">從中醫(yī)五行相生的角度來看,心屬火,脾屬土,火生土,心陽就如同燃燒的火焰,能夠溫煦脾土,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若是心陽不足,脾胃就像失去了熱源的爐灶,消化能力大打折扣,即便吃再多營養(yǎng)食物,也難以轉化為氣血。而各個臟腑器官都需要氣血滋養(yǎng),根據(jù)人體“心臟優(yōu)先供血”的原理,當心陽不足時,人體優(yōu)先將氣血供給心臟以維持生命,這樣就會影響其他臟腑氣血供給而導致其功能衰退。結論:心陽足,百病消;心陽不足,全身受損。</p><p class="ql-block">可見補心陽太重要了,那么,如何補心陽呢?介紹一下我這幾年很受益的日常做法一,調整心態(tài),積極樂觀愛看愛說愛交愛想愛發(fā)高能量之人和事,基本不看不說不想不發(fā)消極陰暗之人和事(極偶爾不得不看不說)。</p><p class="ql-block">二、走進自然,向天借陽</p><p class="ql-block">1.走路時,心朝向天空,眼看向天樹,賞心悅目也。</p><p class="ql-block">2.小區(qū)有2排銀杏樹,抱一棵心眼朝向天空并深呼吸,心曠神怡也。</p><p class="ql-block">3.春夏時常十點左右曬半小時太陽,熱辣酸爽也。</p><p class="ql-block">三、時常按按灸灸上背和心胸心肺處</p><p class="ql-block">太陽天之陽,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源泉;艾草地之陽,艾灸就像一輪小太陽,源源不斷的能量輸入體內,溫通經(jīng)脈血管,溫調氣血陰陽,溫養(yǎng)五臟六腑。</p><p class="ql-block">1.《黃帝內經(jīng)》: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又云:針所不為,灸之所宜。</p><p class="ql-block">2.張仲景:治病之要術,無過于艾灸。</p><p class="ql-block">3.孫思邈:火灸,大有奇功。</p><p class="ql-block">4.李時珍:艾葉能灸治百病。</p><p class="ql-block">5.扁鵲:不知艾灸,如何救得性命。</p><p class="ql-block">6.《扁鵲心書》: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你若喜歡此文,請點??</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侯马市|
揭阳市|
鄂温|
定兴县|
岳阳县|
蒙自县|
吴江市|
祁东县|
万州区|
通江县|
巫山县|
湖南省|
北碚区|
三明市|
龙泉市|
本溪市|
太原市|
紫云|
中宁县|
蒲城县|
松潘县|
荣成市|
句容市|
宿州市|
彩票|
民和|
江都市|
兴山县|
辽源市|
开江县|
大姚县|
鹤壁市|
柘荣县|
南郑县|
无锡市|
赤峰市|
红原县|
天峻县|
宁都县|
蓝田县|
大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