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馬培童(托起明天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三、先秦時期帛畫是焦墨畫還是水墨畫</p><p class="ql-block">(一)、令人存疑的《人物龍鳳圖》《人物御龍圖》“水墨”屬性 </p> <p class="ql-block">之前,在查閱很多關于先秦時期考古資料時,沒有誰對《人物龍鳳圖》、《人物御龍圖》究竟是焦墨藝術品還是水墨畫做出正面回應。去年一位很著名的學者認為戰國時期《人物龍鳳圖》、《人物御龍圖》是水墨畫。而且這種說法還在層級非常高的媒體上發表的。丹青居士根據自己掌握的先秦有關絹帛的材質、毛筆容水的屬性、顏料的屬性,并結合史上著名書畫家和史學家有關水墨畫方面零零星星、片言只語的結論以及歷史典籍后認為,上個世紀出土的先秦晚期(戰國時期)《人物龍鳳圖》、《人物御龍圖》應該是焦墨畫。而且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絹帛的實物性質的焦墨線條造型藝術品。也有人說這兩圖同為中國繪畫史上最早的人物畫。這個說法,丹青居士也不贊成。遠了有距今7000多年的《彩陶舞蹈人物圖》。近了有春秋時期孔子在周天子名堂上看到堯、舜、桀、紂和周公相成王的人物畫。丹青居士認為《人物龍鳳圖》、《人物御龍圖》是現存的最早的焦墨人物帛畫。。《彩陶舞蹈人物圖》是現今發現的最早的彩陶人物焦墨畫。歷史典籍記載的周天子名堂上人物畫,還不好說是不是最早的宮墻文畫上的人物壁畫。因為夏商也有宮墻文畫。是不是明堂上也有人物形象,需要進一步探討。 </p> <p class="ql-block">人物龍鳳圖</p> <p class="ql-block">《人物龍鳳圖》是1949年2月出土于湖南省長沙市郊外陳家大山的一座戰國楚墓。是考古學家在整理一個曾被盜掘的楚國墓葬時發現的。幸運的是這幅《人物龍鳳圖》沒有被盜墓者盜走,如果被盜墓者盜走,強盜不知道怎樣保護這幅畫,必然會損毀。也就不會有今天的《人物龍鳳圖》。 《人物龍鳳圖》:長31.2厘米,寬23.2厘米,四周毛邊。質地為深褐色平紋絹,畫面的下方是一位雙手合十,側身而立,作祈禱狀的婦女。婦女的頭頂正上方,首先是一只正欲展翅高飛的鳳鳥,占半幅畫面。鳳鳥頭左上揚,兩翼張開,雙腳前后曲伸。鳳鳥后拖著兩條長翎,向前彎曲至鳳鳥的頭上。使得整個主體造型成為一個環狀,凸顯一種環抱式美感。鳳鳥的左方正對著一條蜿蜒盤旋的夔龍,占四分之一畫面。龍身上裝飾著一道道環狀的紋路,龍頭向上,如盤旋騰飛之勢。龍鳳與婦女一動一靜,形成鮮明對比。 </p> <p class="ql-block">直觀的看,《人物龍鳳圖》是先秦時期以線造型的經典藝術品,有著典型的以線寫形的中國繪畫特征。看得出來,畫家在造型時,十分用心,筆墨嫻熟,線條細膩流暢,似無阻滯。整個構圖,立意大膽,將逝者與神秘的世界關聯在一起。內有亡靈安息之意。 </p> <p class="ql-block">人物御龍圖</p> <p class="ql-block">《人物御龍圖》是文革時期(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長沙子彈庫楚墓發掘出土的帛畫。從構圖形式、筆墨形象和畫中內涵來看,《人物御龍圖》和《人物龍鳳圖》有許多相似之處。二者在繪畫時代,繪畫風格,繪畫技法,有趨同之處。所不同的地方,是《人物御龍圖》在構思上,遠遠超越前者。《人物御龍圖》之中的逝者,更具主動性,他側身直立,腰佩長劍,手執韁繩,猶如降龍尊者。畫中龍呈飛騰之勢,含飛龍在天之意。其尾上翹,蒼鷺立其上,圓目向天。巧妙的是畫中龍、人物均面向左,而人物的飄帶、輿蓋上的飾物則向右。繪者通過鮮明的左右呼應關系,將逝者駕馭飛龍的威武形象表現出來。在早期中國繪畫中,《彩陶人面魚圖》表現的可能是人魚合一在水中遨游的智慧。這種構圖帶有一種天人合一的命運啟示。《彩陶人物舞蹈圖》可能是一種喜慶活動,或者慶豐收活動。也可能是一些崇拜西方的學者按照西方人的思考角度認定的宗教活動。而孔子親眼目睹的堯、舜、桀、紂畫像圖卻是借鑒興衰的功能性繪畫作品。與《彩陶人面魚圖》和《彩陶舞蹈人物圖》相比較,《人物御龍圖》似乎與《周易》中的卦辭“飛龍在天”的形象有關。應該代表一種逝者對龍圖騰的崇拜,祈禱其人生最后皈依世界,鼎盛美好。這是一種天人感應的構圖理念,反映出春秋戰國時期,中華民族先人對靈魂升天這種生死過程的再認識。《彩陶人面魚圖》、《彩陶人物舞蹈圖》、《人物龍鳳圖》、《人物御龍圖》的重要意義,在于它們展示給我們的是一脈相承的中華文化圖譜。 </p><p class="ql-block">總的來說,無論是《人物龍鳳圖》,還是《人物御龍圖》都是絹本設色,以線造型。從遺存的筆墨特征來看,黑色線條,筆墨流暢,毫無阻滯。除了看出畫家本身繪畫的精湛功夫外,在先秦時期出產的生絹上,如果沒有駕馭帛、筆、墨屬性的高超能力,想最終完成一幅墨線清晰、線條流暢,畫面干凈、清晰、素絢、美艷的帛畫。是很難實現的。無論給它多少絹帛,都會被飽含濕漉漉的墨汁所濕透,四散亂染的墨汁、墨跡讓整幅畫面一塌糊涂,不可能取得《人物龍鳳圖》《人物御龍圖》上那種線條流暢、干凈、質樸、素絢的效果。</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續 </p> <p class="ql-block">本系列焦墨畫史研究,在分析中國焦墨畫發展軌跡,借鑒同行一些觀點基礎上,提出筆者個人對焦墨畫發展軌跡與史實的再認識。非經本人許可,謝絕非法轉載、復制粘貼傳播。有意探討焦墨畫歷史者,留言與我探討焦墨畫的前世今生。(對中國焦墨畫有不同見解的朋友,可以友好交流) </p><p class="ql-block">丹青居士2024.10.1</p> <p class="ql-block">馬培童的作品(大地富豪)</p> <p class="ql-block">馬培童的作品(地下的寶藏)</p> <p class="ql-block">馬培童作品(漢代遺韻)</p> <p class="ql-block">馬培童作品(遠古在呼喚)</p> <p class="ql-block"> 中國“焦墨畫四杰”歸納出四位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焦墨藝術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1?程邃·明未清初焦墨先驅,以枯筆渴墨技法著稱,代表文人畫與焦墨的結合</p><p class="ql-block">2·黃賓虹?:提出“干裂秋風,潤含春雨”理論,將焦墨技法系統化納入“五筆七墨”體系,奠定現代焦墨藝術基礎?</p><p class="ql-block">3·張仃?:20世紀推動焦墨寫生創作,使其進入中國畫主流舞臺,代表作如《焦墨山水》系列?</p><p class="ql-block">4,馬培童,在焦墨畫技法上創新,發明了(彭城刻石皴)技法。又開壁了彭城焦墨新漢畫的創新之路。是彭城畫派的新領軍人物。</p> <p class="ql-block">馬培童 ,筆名 守一,香港畫院院長,原香港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國國家畫院訪問學者,彭城刻石皴創始人。八十年代師從著名畫家周節文老師,程大利老師,陳傳席老師,90 年代拜一代大師張仃先生研習焦墨山水,2022年先后就讀于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中央美術學院崔曉東山水畫高研班。</p><p class="ql-block">在傳承老師藝術思想的基礎上開拓進取,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焦墨焦彩”項目的探索中,對傳統技法有突出貢獻,榮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稱號。創作“吳哥窟焦墨組畫”探索“彭城刻石皴”,引起國內外學界關注。再現吳哥石窟神魂之“遠古的呼喚”,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美術世界行及海外研修工程成果匯報展,作品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收藏。繼“吳哥窟組畫”后,禮拜秦始皇兵馬俑、莫高窟等各大石窟和漢兵馬俑,深入刻石皴的理性思考與創作精進,被陳傳席教授點贊為“彭城刻石皴是前人沒有的新創建”,走出了焦墨畫一條新路子。2020—2021年度,中國國家畫院立“焦墨畫的表現”的研究課題,在盧禹舜院長指導下做長達一年的研究,使理論與實踐兼修得以升華。</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清县|
宁蒗|
酒泉市|
永清县|
镇宁|
浙江省|
肇东市|
镇江市|
葫芦岛市|
黄骅市|
柏乡县|
南投县|
灵川县|
新兴县|
顺平县|
谷城县|
嘉义县|
临海市|
梁河县|
霍邱县|
中江县|
晋中市|
莱阳市|
千阳县|
旬邑县|
辽宁省|
正定县|
彰化县|
赣州市|
华池县|
洪洞县|
平舆县|
西宁市|
台州市|
怀集县|
清苑县|
辽宁省|
莆田市|
丰都县|
东乌|
葫芦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