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計劃的母親節報團旅游計劃,種種原因夭折后,和蘭草臨時決定同蘭雅和暢暢等人出行位于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巖鎮的魯班壑(也叫魯班豁,大小名的區別)。長治東口上高速,一路向東暢行,約一個半小時左右“紅旗渠”口下高速,驅車繼續前行到石樓村,即達車行目的地,村邊樹蔭下停車,不收費。導航至“山水風情農家院”后可徒步上山。</p> <p class="ql-block">村前渠道里河水潺潺,不由想起也是我和蘭雅、暢暢等人數次探訪“紅旗渠首”源頭,漫步平順漳河水河道、流經村莊、紅旗渠渠道,暢游河南紅旗渠的點點滴滴,往事歷歷在目。如今在林州的村莊再次目睹這渠、這水,倍感親切的同時,也感慨頗多。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如此說來,水還是那水,我們還是我們嗎?!</p> <p class="ql-block">山腳下,看到的魯班壑就是太行山山體的一個“U”型豁口,就像小時候農村的那種土院墻天長日久、日曬雨淋后有了缺口一樣,沒啥別致處。單單如此,也就沒啥好說的,更不會吸引眾多驢友和徒步登山愛好者慕名前往了。其出名在于美麗的傳說和重要的地理位置。顧名思義,這一切都和和春秋戰國時的著名工匠、土木建筑的鼻祖、戲班的祖師——魯班有關,一種傳說是:他途經此地,為解決山前的旱災,揮斧劈山引水,使西水東漸,令晉水入豫。還有一種說法是:劈山開路,打通了晉豫交通命脈,古代為兵家必爭關隘。我更傾向于后者。</p> <p class="ql-block">登山的過程,一路經歷水泥路、石板路、沙土路,偶有困難處,安全起見,也需要手腳并用攀爬。但是總體還好,路沒有那么陡峭、艱澀,相對平緩,且大多情況都行走在樹蔭下,經“S”形石階古道,一路說說笑笑,拍照玩鬧,不知不覺中就到了豁口處。</p> <p class="ql-block">只見兩座峰頭對立,中間豁然開朗,的確形似倒立的城門,網載:總海拔1172米,橫寬110米,壑側絕壁高250米,是六十年代前,村民出山的要道。魯班壑被譽為“太行第一門”,八百里太行唯一缺口,名副其實。登高望遠,山前林州城及周邊村莊坐落在群山環繞的大平原中,一覽無余;山后,太行大峽谷,兩山夾一溝,蜿蜒曲折。山上有石板巖供銷社可補給,魯班廟承載著千年傳說和美好祈愿。“豁子”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老天爺給太行山關上一道門的同時,也開啟了一扇窗。果然,天無絕人之路,這一刻,具象化了。</p> <p class="ql-block">過魯班壑,沿左手邊往南走,前往魯班古道新梯頭。滿山綠樹成蔭,山花爛漫,全程山腰小土路,行走其間,鳥語花香,真的不能再愜意,心情美美噠。因為知道路經新發現的“一線天”,途中又不見明顯標記和指示,我們一路走的相對謹慎,彼此都成了偵探高手,緊盯路旁巖壁,不想錯過任何發現一線天的蛛絲馬跡。回望眼,峰回路轉中,魯班壑豁口又變小了。讓人不爽的是路邊時有地方堆滿了垃圾,似乎成了天然的垃圾場,“破窗效應”一詞脫口而出,一個人不自覺,兩個人不自律,潛移默化就會帶動一部分人,讓原本潔凈的場所變得有些污穢。第一次徒步起,周圍驢友就告訴我,戶外活動,除了帶走垃圾,啥也別帶。此話,我深深刻在骨子里,且同大家一起踐行著。大自然是人類共同的,環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自覺守護、愛護。呼吁大家:保護環境,人人有責。</p> <p class="ql-block">終于路邊樹中間出現了明顯的土坡路,周圍的樹上系著紅的、黃的驢標。再看前方不遠處山體有黑色洞印跡象。駐足觀看,每個人嘴里都喊著:“應該是,上去看看。走,上、上、上!”嘴動腳不動,土坡路滑,前方跡象不明,萬一不是呢?誰也爬走冤枉路。最后還是蘭雅拍板,一錘定音,大家才奮力前行。</p> <p class="ql-block">實踐證明,就是此行心心念念的一線天!關鍵時刻,領隊還是領隊!洞不算深,兩邊洞口狹窄,可分前后庭兩部分,狹窄處,僅限一人通過,兩邊中間部分稍開闊,別有洞天,前后總共可容納數十人的樣子。不明白好好的山,經歷了什么,山體間莫名裂開一條巨縫。抬望眼,洞很高,陽光從頭頂細縫處透入,讓洞里光線看上去并不陰暗,甚至可以說比較明亮。原汁原味的一線天,沒有任何雕琢的痕跡。又是怎樣的機緣下,被人發現了呢?一切都不得而知。我們盡情地在前后兩個洞口處各種嘚瑟留影。</p> <p class="ql-block">離開一線天,途中吃自帶路糧略作補給后,到達魯班天梯,也叫魯班古道新梯頭。因為去過好幾次壺關的小貓路,所以,這里雖然是熱門網紅景點,而且我也是第一次來,卻并沒有帶給我太多的震撼和感嘆。就坡度而言,魯班天梯似乎更陡一些,近乎直上直下,小貓路,坡度超過70度;寬度上,小貓路最窄處僅0.2米,最寬處也只有0.6米。魯班天梯設計3.5米,寬很多;歷史年代上,小貓路傳說源于北宋年間,楊六郎被遼兵所困,無路可走時,追隨一只貓走的路,逃離困境,這條路被稱為“小貓路”,那最早就是北宋時期。魯班天梯傳說建于600年前的明朝時期,一高姓人家歷時五年建成。時間上,小貓路更早,難怪看上去更滄桑古樸些。</p> <p class="ql-block">相同的是,都建在懸崖絕壁上,是當時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魯班天梯上有千年古樹,梯中還有一座小小的山神廟,它們默默無言,卻見證了所有,也無語地訴說著歷史變遷。“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悠悠古道,漫漫天梯,承載了當年多少人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時至日新月異、交通發達今日,古道成為人們休閑、徒步勝地。天若有靈,也會告慰修路的先人們吧,他們得知后人生活的如此愜意,歷經千年、數百年后,定會含笑九泉。</p> <p class="ql-block">無論是天然天成的魯班壑和一線天,還是人工造就的魯班天梯,不論是美好的傳說,還是自然景觀,都是太行山人文地理的縮影,是人們精神家園的一部分,也是戶外活動和文化體驗的美好目的地。</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水市|
威远县|
泾源县|
偃师市|
开原市|
刚察县|
济南市|
乌鲁木齐县|
宜良县|
佛坪县|
花莲市|
梨树县|
洛宁县|
鲁山县|
永安市|
鹤壁市|
泰安市|
玉林市|
千阳县|
乐都县|
共和县|
宝兴县|
思茅市|
深泽县|
抚顺县|
建湖县|
太湖县|
祁门县|
棋牌|
石家庄市|
林甸县|
南皮县|
五家渠市|
碌曲县|
措美县|
施甸县|
防城港市|
赤水市|
衡山县|
阜新|
营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