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題記:今天又是一個特殊的日子,“5 .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紀念日。那個不堪回首的日子!十三億中國人心痛難忘的歷史時刻。定格在中華兒女永遠的記憶中。深切追念罹難同胞和勇赴國難的烈士,謳歌無私奉獻的英雄仁人,弘揚中華民族堅強不屈、奮斗不息的偉大精神。我們要記念過去,更要直面現(xiàn)實,重建家園,關注民生,加強團結,構建和諧,保持穩(wěn)定,促進發(fā)展。無愧逝者,有益子孫。早晨,我瀏覽了“感動中國十大教師”網(wǎng)頁,又一次流淚了,那些事跡令人難過,又令人感動。心情久久難以平靜,特將去年所寫《與愛同行》重新整理成稿,(此文2008.11.26獲得慶陽市教育局“名師伴我行”征文一等獎。)謹以舒胸臆,并以記念。</p> <p class="ql-block"> 與 愛 同 行</p><p class="ql-block"> 有一種恐懼叫地震,生靈涂炭,家園俱毀,那是大自然無情肆虐的浩劫。有一種力量那叫愛,它是人類靈魂深處迸發(fā)和折射出的光和熱,照亮寂暗陰冷的世界,溫潤著受傷的心靈,振奮疲憊困頓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無情地吞噬了數(shù)萬同胞的生命,摧殘了數(shù)十萬同胞的軀體,更灼傷了十三億中華兒女的心靈,成為我們永遠難忘的痛楚。山河失色,草木凄聲,舉國同悲,國旗半垂,汽笛悲鳴,華夏大地沉痛哀悼汶川大地震罹難同胞,每一個炎黃子孫莫不和血含淚,悲愴哀思,逝者安息長已矣,生者堅強永不屈。在災難襲來的時候,我們更要化悲痛為力量,挺起脊梁,咬緊牙關,昂起頭顱,與命運抗爭,與自然抗爭,挑戰(zhàn)極限,展開求援,十余萬解放軍指戰(zhàn)員、武警官兵、公安民警、醫(yī)護工作者,來自四面八方普通群眾、志愿者,積極地投身于抗震救災的洪流之中,“多難興邦”是我們中華民族不屈的信念,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呼應響徹祖國大地,傳遍世界每一個角落。捐資捐物義演義賣,迅速掀起。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災難毀壞了我們的家園,摧殘了同胞們的生命和軀體,卻不能摧殘我們不屈抗爭的決心和斗志,同心同德,團結一致,自強不息,艱辛創(chuàng)業(yè)的民族精神,煥發(fā)出無窮的力量,災難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和承受艱巨考驗的試金石。 </p><p class="ql-block"> 5·12地震以來,災區(qū)人民的安危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我們時刻關注著災區(qū)的苦難和救援情況,看著一幕幕塌毀的殘垣斷壁,瓦礫遍野的廢墟下,血跡斑斑、傷痕累累的傷殘者,甚至血肉模糊而僵硬的遺體,多少悲愴涌上心頭,淚水一次次奪眶而出。同時,又有許多自救與互救的壯舉,震憾著我們的心靈,感動著世界。四川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導主任譚千秋在地震災難降臨,教學樓轟然崩塌的一瞬間奮力迅速張開雙臂將四名學生緊掩于身軀之下,他以血肉之軀,去承受鋼筋混泥土的高強度沖擊擠壓,創(chuàng)造了驚人的奇跡,當救授人員在廢墟中扒開殘垣斷壁發(fā)現(xiàn)他掩藏于身軀下的四名學生竟然全部幸免于難,而譚教師僵硬的手臂依然挺著,緊緊地抓住講臺的一角怎么也分不開,什么是鐵肩擔道義?什么是鐵骨錚錚不屈的脊梁,譚老師用生命為我們做出了詮釋。譚老師悄然遠逝,但譚老師偉岸之軀卻在自己的學生心中,在災區(qū)人民的心中,在所有華夏兒女的心中矗然挺立,家園在災難中毀滅,豐碑在人民心中崛起,譚老師師魂永鑄,譚千秋名垂千秋,愛昭千秋!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大地震劫難中,懷遠鎮(zhèn)中學的吳忠紅老師本已安全撤離教學樓,當他聽到還有許多同學還在樓上的時候,他毅然返身進入教室,幫助學生脫險,當他第三次護送學生撤離教學樓時,教學樓轟然塌陷了,吳老師與最后幾名學生被掩沒于廢墟中。在災區(qū)還有許多有名的無名的老師,不顧自身安危,組織掩護學生脫險,或遇難或受傷或失去親人,強忍悲痛,參與到救援行列之中,他們不愧是教育戰(zhàn)線的脊梁和楷模,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為我們每個人上了最后一課。大愛無悔,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以他們?yōu)榘駱?,學習他們大愛無悔的高尚品質,勉勵鞭策自己堅守崗位,恪盡職守,勤勤懇懇做好本職工作,與愛同行,做愛的踐行者和傳播者。</p><p class="ql-block"> 踐行愛就是要懂得什么是愛,怎樣去愛,愛就是對人或事物的那種濃濃的、深厚的真摯情感。愛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義務。 </p><p class="ql-block"> 愛事業(yè),教育事業(yè)的特殊性、崇高性足以值得我們傾其全部身心地熱愛它、忠于它,不計個人得失、榮辱、甘于奉獻、安于清貧、樂于辛勤耕耘、畢生為之奮斗。 </p><p class="ql-block"> 愛職業(yè),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沒有再優(yōu)越的職務”,意指教師職務的崇高,我國自古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tǒng)?!疤斓鼐H師”、“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把老師與父母親并論,對教師是何等的尊崇和贊譽,我們每位老師都應以自己所從事的職業(yè)而自豪?!秴问洗呵铩吩唬骸皫熤畡?,在于勝理,在于行義?!蔽覀兠總€為師者更應堅持專業(yè)理論學習,加強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修身修德,才能仰俯無愧于師者之名。 </p><p class="ql-block"> 愛學校。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是師生共同學習、生活的園地,作為教書育人之所,我們每位教師要象愛護自己的家一樣愛護、珍惜它,維護它的圣潔性,絕不容忍他人的恣意破壞,褻瀆和玷污。學校的一草一木、一器一物,我們都要倍加珍惜,精心監(jiān)護。日本將學校當作最好的避難所,嚴格監(jiān)管學校建筑物的質量,而我們所面對的豆腐渣工程何其多也。大地震后的教學樓得以保全的又有幾何,面對這一切,我們的質監(jiān)部門難道就真的無愧于死者?又如何面對生者?慘痛的教訓,慘痛的代價,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肩負起應有的責任,珍愛學校的聲譽,關心學校的健康發(fā)展,服從學校領導的管理,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為創(chuàng)建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而不懈努力。</p><p class="ql-block"> 愛學生。學生是我們的教育對象,也是我們完成教育教學活動的合作者,要建立平等和諧,互尊互愛的新型師生關系。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教學問”和“教做人”,教育的成敗關鍵就是要有真摯的愛心,要懷博愛之心,面對全體學生。部分教師對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能傾注關愛,而對其他學生則忽冷忽熱,甚至對個別差生或疏之遠之,或斥之諷之,這有悖于教育的精神。教育學生要平等公正,一視同仁,品學兼優(yōu)者喜之愛之,勉之勵之,但不可寵之驕之;品學欠佳者更應用愛心去教育感化他,溫暖他,不可聽之任之,更不可急功近利,以簡單粗暴的方式管理或懲罰,否則會適得其反,或者只能使他們口服而心不服,久而久之,甚至會釀成禍端,造成意外的損失,則悔之晚矣。用真摯的愛去溫暖,撫平晦暗心靈的創(chuàng)傷,重新激發(fā)它的靈性和慧光,其善大焉?!按猴L化絲雨,潤物細無聲”,愛心就是教育的甘露,傳播愛,就是以愛育愛,教育學生懂得該愛什么,并學會如何去愛。</p> <p class="ql-block"> 愛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追求。在教育中滲透愛,培育學生的愛心,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懂得愛自然、愛社會、愛祖國、愛人類?!按蟮罒o名,大象無形,大愛無痕”,純真的愛,應該是每個社會公民最基本的道德品質和社會責任,只有如此才能讓世界充滿愛,才能確保社會穩(wěn)定、和諧、和平,才能確保國家的繁榮富強,人民的安居樂業(yè),多一些幸福祥和,少一些悲傷憂懼。要教育學生多懷感恩之心,愛父母親人,愛師長同學,愛同事鄉(xiāng)鄰,才能使家庭溫馨,鄰里和睦,同事友善,社會和諧。把奉獻愛心作為一種信仰,一種追求的人,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比爾·蓋茨資產(chǎn)超過千億美元,但他不僅僅是一個物質意義上的富豪,更是一個精神貴族,他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比爾與默林達基金會”,為國際健康事業(yè)捐贈250億美元,成為充滿愛心活人無數(shù)的神話英雄。當5·12大地震襲來時,世界各地的人們都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迅速集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和身份的人氏,捐資5000萬元;一位老大娘不顧自身安危,將在災區(qū)撿飲料瓶所籌100多元錢全部捐獻;一位流落四川的乞討者將自己身上湊出的30多元錢全部捐出……他們的愛心行動與比爾·蓋次相比毫不遜色。</p><p class="ql-block"> 愛是一種感動,更是一種境界。 </p><p class="ql-block"> 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的“尚愛”精神,要懂得愛惜自己,珍愛生命與健康,珍愛名譽和形象,懂得生存之道,恪守為人之本。教育學生熱愛科學、崇尚科學,崇尚真善美,追求真理,欣賞藝術,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強其體魄,修其德操,做一個志趣高尚的人。努力學習,勇于探索,增強素質,提高技術技能,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p><p class="ql-block"> 珍愛地球,關注生命,善待萬物,既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安全,又要珍惜他人的生命和安全。遇事冷靜、沉著、理智思考,懂得生存權是第一人權。自覺維護生態(tài)平衡,努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勤儉節(jié)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在黨中央、國務院倡導建設和諧社會和節(jié)約型國家的今天,其意義不言而喻。</p><p class="ql-block">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職責不僅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傳授知識,培育技能為社會造就各類人才,更重要的是要育人,要以寬厚博愛的胸襟,熾熱真摯的情感去教育學生、引導學生,感染學生,鑄造靈魂,凈化靈魂,乃至拯救靈魂,這才是大德大愛。教師的事業(yè)無比高尚,今生注定要與愛同行,踐行愛,傳播愛,撒下愛的火種,為的是愛火燎原,讓世界弘揚真、善、美,滌除假、丑、惡,建和諧家園,造大同世界,祈世界祥和是我們永恒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零零八年九月初稿于隴原</p><p class="ql-block"> 二零零九年五月十二日修稿</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五年五月十二日重發(fā)美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阳|
房产|
和顺县|
石河子市|
诸城市|
临潭县|
顺义区|
宿松县|
清镇市|
古田县|
渝北区|
蓝田县|
阿尔山市|
平罗县|
秀山|
通化市|
封丘县|
嘉义市|
晋城|
多伦县|
临汾市|
海宁市|
宁都县|
平阴县|
奎屯市|
轮台县|
改则县|
贡嘎县|
南川市|
兖州市|
湘潭市|
余干县|
社会|
新化县|
东山县|
阿拉善右旗|
黑水县|
澄迈县|
霞浦县|
静宁县|
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