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地方承載著厚重的記憶,散發著永恒的光芒。茨日那革命遺址,位于甘肅省迭部縣旺藏鄉政府駐地東南側,便是這樣一處意義非凡的紅色圣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35年9月,長征途中的紅軍面臨著嚴峻的局勢。前方道路未知,內部又有分裂危機,而北上突破臘子口成為關乎紅軍命運的關鍵抉擇 。9月11日,紅一方面軍離開川西北大草原,越岷山,到甘肅迭部。迭部是紅軍進入甘肅的第一個縣。 9月12日,紅軍在高吉村召開了“俄界會議” ,是同張國燾右傾逃跑主義路線進行堅決斗爭和全面批判的第一次重要會議。</p> <p class="ql-block"> 9月13 - 15日,紅軍抵達旺藏寺,一軍團入駐旺藏村,三軍團和軍委縱隊駐扎在旺藏寺,毛澤東主席則住進了旺藏村一座普通小院的木樓里。9月14日的黃昏,毛 澤東在其居住的小木樓上向紅四團團長王開湘和政委楊成武,下達了 “要以三天的行程奪取臘子口” 的命令。之后毛澤東在村口向紅四團全體指戰員發表了慷 慨激昂的講話,他說道:“同志們,敵人在臘子口設重兵,企圖將我們堵回草 地去,這是妄想,是不可能的!我們要像攻打婁山關、打直羅那樣, 攻克臘子口,沖出岷山,到抗日戰線去” 。</p> <p class="ql-block"> 9月16日,紅軍渡過白龍江向臘子口開進。臘子口自古以來就是甘川之咽 喉,兩側是千米高的懸崖,是一夫當關,萬夫莫入的天塹。臘子口戰役9月16 日下午打響,是由英勇的紅四團團長王開湘和政委楊成武率領著紅軍戰士經過 一整夜的浴血奮戰,于9月17日凌晨6時終于奪取了由魯大昌重兵防守的 “天險臘子口” ,打開了紅軍北上的最后一道天險。</p> <p class="ql-block"> 在迭部縣境內,開明士紳楊積慶不僅沒有阻擊紅軍,而且還在岷縣倉庫開 倉放糧20余萬斤,為紅一方面軍突破臘子口提供了糧秣的保障,減輕了其籌糧 基礎,也為紅軍勝利完成戰略轉移和北上抗日的偉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p> <p class="ql-block"> 時光流轉至2005年,為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迭部縣在臘子囗附近的朱李溝舉行了盛大的紀念大會。宕昌縣“四大班子”領導應邀出席,我有幸搭乘在縣人大工作的四弟的便車,一同參與了此次具有特殊意義的活動。紀念大會結束后,在前往迭部縣城的途中,我們來到了旺藏村毛主席舊居參觀。</p> <p class="ql-block"> 當我真正站在這座木樓前時,內心的震撼難以言表。這座木樓看上去是那么的小巧,很難想象,當年毛主席就是在這樣狹小的空間里,胸懷天下,指揮若定,做出了關乎革命前途的重大決策。受地形和周圍建筑物的限制,我無論如何尋找角度,都難以拍到小樓的全貌,但這并不影響它在我心中的偉岸形象。走進木樓,仿佛能看到毛主席那忙碌的身影,能感受到當年緊張而又充滿希望的氛圍。房間里或許還留存著當年的氣息,那是一種堅定的信念,一種對革命勝利的執著追求。</p> <p class="ql-block"> 如今,茨日那革命遺址不僅是一處歷史遺跡,更是一座精神的豐碑。它見證了紅軍長征途中的艱難險阻,也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智慧與勇氣。每一位來到這里的參觀者,都會被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所感染,被革命先輩們的精神所鼓舞。這片紅色的土地,將永遠銘刻在人們心中,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奮勇前行。</p><p class="ql-block">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感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阳县|
克山县|
临武县|
灵石县|
海林市|
清河县|
吴川市|
巧家县|
长丰县|
新源县|
色达县|
拉孜县|
长阳|
桐城市|
平原县|
南川市|
万荣县|
绥化市|
灯塔市|
偏关县|
子长县|
西和县|
巴里|
黄大仙区|
当阳市|
聂荣县|
惠州市|
鹤壁市|
威宁|
宜章县|
讷河市|
邮箱|
堆龙德庆县|
恩平市|
青阳县|
滦平县|
汽车|
威远县|
卫辉市|
元江|
马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