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拍攝器材:華為手機</p><p class="ql-block">型號:MRk一BD00</p> <p class="ql-block">湖北省博物館坐落于武漢東湖之濱,1953年成立,是八家中央地方共建級國家博物館之一、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5A級旅游景區。</p><p class="ql-block">館舍建筑總面積11.4萬平方米,展館面積3.6萬平方米,館藏文物242757件/套,其中三級以上珍貴文物36987件/套。</p> <p class="ql-block">寬敞的大廳內裝飾華麗,藍色燈光裝置懸掛于天花板上。</p> <p class="ql-block">大廳內參觀的人很多,背景墻展示著復雜的圖案和文字介紹。</p> <p class="ql-block">《前言》介紹曾侯乙墓葬歷史意義及其出土文物的文化價值。</p> <p class="ql-block"> 曾侯乙編鐘</p><p class="ql-block">戰國早期曾國國君禮樂重器,全套65件青銅鐘分三層懸掛于銅木鐘架,最大庸甬鐘重203.6公斤,鐘體銘文記載先秦樂律理論,是三大鎮館國寶之一。</p> <p class="ql-block">曾侯乙編鐘音域跨5個半八度,采用“一鐘雙音”技術,鐘架長7.48米,高2.65米,展現青銅鑄造與音樂科技的巔峰。</p><p class="ql-block">改寫世界音樂史,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曾奏響起復制版音律。</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件巨大的陶罐藝術品,表面雕刻精美復雜,吸引了游客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館內現有藏品24萬余件〈套),一級文物近千件,尤以商周青銅器,戰國秦漢漆木器,楚秦漢簡牘,先秦及明代藩王墓出土的金玉器為特色。</p> <p class="ql-block">敬天祟祖。</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件古代青銅器皿,造型獨特而精美,體現了古人的智慧與工藝水平。</p> <p class="ql-block"> 曾侯已尊盤</p><p class="ql-block">1978年出土,是三大鎮館國寶之一。</p><p class="ql-block">采用失蠟法鑄造,裝飾有28條蟠龍和32條蟠螭。</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個“難以復制的曾侯己尊盤”。</p> <p class="ql-block">“隨州棗樹坑曹國墓地”字樣,顯示在園形大屏幕上。</p> <p class="ql-block">關于曾隨之謎塵埃落定的文字說明及銅簋銘文拓片的照片,介紹了湖北省博物館入藏隨仲羋加鼎的歷史意義及其對學術界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商周時期銅料運輸路線圖。</p> <p class="ql-block">這件青銅鼎,表面出現藍綠色銹跡,并帶有復雜的紋飾設計,吸引游客駐足欣賞。</p> <p class="ql-block">古代青銅樂器上刻著復雜的花紋與裝飾元素,頂部還有類似銅鈴鐺狀的小物件懸掛其中,展現出古代工藝的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古銅色青銅器皿表面雕刻精美圖案與花紋,蓋子上有復雜的文飾,兩側配有龍首形狀的手柄,顯示出古代工藝的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虎座鳥架鼓</p><p class="ql-block">這是戰國楚式懸鼓,高135.9厘米,由雙虎底座,雙鳳支架及懸鼓構成。</p><p class="ql-block">楚文化漆器代表作,反映楚人浪漫主義審美。</p> <p class="ql-block">虎座鳥架鼓背面圖顯示了其獨特的設計與工藝,讓人們從不同角度欣賞這件珍貴文物。</p> <p class="ql-block">金色為主調的壁畫描繪了古代圖案與文字“楚國八百年”。</p> <p class="ql-block">古代窯爐模型,火焰燃燒著,背景是一幅描繪戰爭或軍事活動畫面,讓人們了解古代生產與軍事活動的情況。</p> <p class="ql-block">一排古色古香的編鐘整齊排列在展柜內,周圍裝飾華麗,燈光柔和,映照出它們精致的設計和工藝。</p> <p class="ql-block">介紹楚國房舍家居文化的展板,描繪了幾位古代人在室內活動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展示楚國服飾的展板,不同風格的衣服圖案以及相關的配飾插圖,讓人們了解楚國服飾的多樣與精美。</p> <p class="ql-block">一排青銅馬車模型,背景墻上投影出古代戰車圖案,讓人們了解古代戰爭與交通的情況。</p> <p class="ql-block">地圖展示了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分布情況,標注了多個歷史地名和分布情況。</p> <p class="ql-block"> 越王勾踐劍</p><p class="ql-block">于1965年在湖北省荊州市出土,全長55.7厘米,劍身布滿菱形暗紋,千年不銹。</p><p class="ql-block">劍身銘文“越王勾踐自作用劍”。是三大鎮館國寶之一。</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問鼎中原”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展館通過豐富的展品,讓人們了解這段歷史。</p> <p class="ql-block">舉行閱兵儀式。</p> <p class="ql-block">直接率兵來到了。</p> <p class="ql-block">湖北省博物館,外觀高端大氣,內藏珍品寶物無數,價值連城,值得觀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耒阳市|
庄浪县|
正定县|
宁河县|
台前县|
西乡县|
安溪县|
浏阳市|
金阳县|
新疆|
南投县|
饶阳县|
大庆市|
桐庐县|
兴宁市|
冷水江市|
贡嘎县|
乌苏市|
前郭尔|
临漳县|
榆中县|
扶风县|
大竹县|
双牌县|
宜城市|
京山县|
北票市|
安平县|
巫溪县|
汝南县|
克东县|
建平县|
赫章县|
淄博市|
宁海县|
墨脱县|
清新县|
含山县|
汾阳市|
罗平县|
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