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孟姜女廟景區入口</p> <p class="ql-block"> 孟姜女廟又稱貞女祠,位于河北省山海關城東約6.5公里的望夫石村后的鳳凰山崗上,由貞女祠和孟姜女苑組成。貞女祠始建于宋代以前,明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主事張棟重修,另外,崇禎年間,民國17年也曾重修。孟姜女廟是一座灰磚青瓦,磚木結構的小廟,的修建是民間故事“孟姜女哭長城”的產物,為了紀念孟姜女,廟四周隨山就勢筑有一道紅色圍墻。圍墻內占地1.6畝,保護范圍占地31.8市畝。廟宇前有108級臺階直通山門。廟上紅色圍墻內有前后兩殿及鐘樓,鐘樓位于山門右側,內懸古鐘一口,鐘體柱有銘文,捐助人姓名和八卦圖。前后殿均為懸山頂,三楹四窗。還有振衣亭,望夫石等景觀。廟后建有江南水鄉風格的園林觀賞區,孟姜女苑及東西配殿,再現了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首的“孟姜女的故事”全景。后人景仰孟姜女的忠貞,感嘆她的忠烈而建此廟。現存的孟姜女廟體現了明朝的建筑風格。院內有前后兩殿,前殿有孟姜女泥塑像,淡裝素彩,面帶愁容,她雙目中透出的無限哀怨,可想象到當年孟姜女千里迢迢尋夫的凄涼心境。塑像上的橫額寫有“萬古流芳”,兩邊的楹聯寫有:“秦皇安在哉,萬里長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名貞”,真實地反映了人們對孟姜女,秦始皇的喜惡之情。孟姜女塑像左右有兩童男童女,背包羅傘,像后有“姜墳雁陣”,彩繪壁畫。東壁有石刻“天下第一關”5個大字,與山海關城匾額規格一致。西壁石刻清代皇帝御筆題詩,殿內東側為韋陀像,西側塑李靖像,墻上繪壁畫“西游記”,兩側壁上鑲有碑刻,其中有乾隆,嘉慶,道光題詞。前殿有聞名全國的奇特楹聯,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聯”的上聯“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長長長長長長長消”。實際的讀法為“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長,長長長,長長長消”。楹聯的讀法斷句據說還有多種,您可以在這里細細的品酌吧。表面看雖是文字游戲,卻包含著人生哲理,讓后人產生無限遐想。從中間的字里行間可見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內涵。后殿原供觀音,殿后有“望夫石”,石上有坑,傳為孟姜女望夫足跡。望夫石旁有乾隆皇帝題詩,望夫石后有多處刻留的小臺臺兒和六角亭。臺后有振衣亭,傳說為孟姜女望夫前梳妝更衣處。廟東南4公里的渤海中有兩人塊礁石,傳為孟姜女墳。</p><p class="ql-block"> 孟姜女廟是長城文化衍生出的民間民俗文化的產物。初臨孟姜女廟的人常常會感慨于108級石階深深的寓意,它象征孟姜女尋夫的艱辛和曲折。更感嘆這小小廟宇經歷千年的頑強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由于孟姜女哭長城,以及孟姜女的身世故事,民間有很多傳說,這里就不再贅述了。</p> <p class="ql-block">從景區入口處通往姜女廟的路</p> <p class="ql-block">孟姜女民間傳說陳列室</p> <p class="ql-block">墻上的石刻壁畫</p> <p class="ql-block">通向姜女廟山門的108級石階。</p> <p class="ql-block">姜女廟的山門</p> <p class="ql-block">門內右側的鐘亭</p> <p class="ql-block">前殿</p> <p class="ql-block">望夫石</p> <p class="ql-block">振衣亭</p> <p class="ql-block">姜女廟的后門</p> <p class="ql-block">觀音殿</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岐山县|
故城县|
廉江市|
奇台县|
林西县|
威海市|
莱芜市|
普兰县|
奎屯市|
施秉县|
明水县|
汪清县|
桂平市|
灯塔市|
南溪县|
即墨市|
河南省|
漠河县|
三门县|
安吉县|
庐江县|
灵川县|
清流县|
塔河县|
扎兰屯市|
习水县|
宁德市|
通城县|
漳州市|
四子王旗|
龙里县|
万安县|
夏津县|
呈贡县|
巴东县|
蕲春县|
大厂|
依安县|
霍邱县|
万安县|
枣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