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圖/文:來自網絡</p><p class="ql-block">美篇號:56417772</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釋智永</b><span style="color:rgb(1, 1, 1);">(生卒年不詳),本姓王,名法極。會稽(浙江紹興)人。王右軍七世孫,人稱“永禪師”。陳、隋間僧侶書法家。妙傳家法,為隋唐間學書者宗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釋智永是陳、隋時期山陰永興寺的和尚,活動于陳、隋(557年—618年)年間。傳說他學書30年,用廢的筆頭裝滿五大竹簏,埋在地下,人稱其處為“退筆冢”。又因求他字的人太多,以致把木門檻也磨穿了,只能用鑄鐵將門檻包起來,人稱“鐵門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智永禪師擅長楷書、草書,能傳王羲之的風范。他晚年就曾以當時的識字課《千字文》為內容,用真、草兩體寫了一千多本,從中挑選最滿意的八百本,分送給浙東的各個寺院。直到如今,智永的《千字文》墨跡和刻本還被視為學習書法的范本。釋智永最大的貢獻,在于把正宗的二王法傳授給唐初四大書家之一的虞世南,影響了唐一代書風,他的志向大概也在此。他的傳世書跡,最有名的就是《真草千字文》。</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山市|
柯坪县|
万山特区|
蒙阴县|
阳谷县|
皋兰县|
光山县|
荣昌县|
和田县|
淮滨县|
枣阳市|
嘉禾县|
镇安县|
疏勒县|
比如县|
保山市|
五华县|
新田县|
沂水县|
盘锦市|
池州市|
武义县|
收藏|
忻州市|
浮山县|
和平区|
博野县|
长治县|
三河市|
红河县|
张家口市|
广平县|
行唐县|
博罗县|
筠连县|
新乡市|
青阳县|
罗平县|
霍山县|
山东|
庐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