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探訪“最難預約博物館”

小建

<p class="ql-block">上海氣象博物館預約難,不是傳說,是真的。幾次預約不成功,才非?!吧闲摹钡亓私馑念A約須知:每周一11:00開始預約周二至周日的參觀,每天兩批,每批30個名額。這么少!怪不得。若想約上,必須記住“周一”這個時間點,若到周三才想起來,八成是沒希望了。</p><p class="ql-block">五一過后,我終于預約成功,走進了上海氣象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實在是難拍下整幢樓,從網上借用一張吧。</p> <p class="ql-block">上海氣象博物館的前身是1872年建立的徐家匯觀象臺。1900年,觀象臺建造了這幢三層羅馬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這是1910年改建后的徐家匯觀象臺。</p> <p class="ql-block">它的清水磚墻,紅磚窗框,圓拱形窗戶,厚重的大門,樓梯上寶瓶狀的欄桿,無不透著低調的奢華。</p> <p class="ql-block">建筑外墻專門辟出一塊“歷史的痕跡”,展示了這幢樓1900年初建時的清水磚墻、1930年代修繕后的勾縫磚墻和1980年代加上的厚厚的水泥外墻?,F在,清除了水泥層,恢復了最初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樓前的草坪,從前是徐家匯觀象臺、現在是上海氣象局徐家匯站的地面觀測平臺,又稱觀測場。從1872年到今天,150多年來,這片草坪上的氣象測量儀器測得的數據,從未間斷地向人們提供著每日天氣預報。</p><p class="ql-block">百葉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里面放有氣象觀測儀器,如溫度表、濕度表、最高和最低溫度表等。它必須是白色的,這樣可以把投射在箱體上的陽光反射掉,測出來的氣溫和濕度才有較強的代表性。由于草坪上光和熱的反射影響最小,所以,百葉箱一般都架設在草坪上。</p> <p class="ql-block">這些相貌平凡的金屬桶不大起眼,走過路過可能也不會注意。它是雨量器,擔負著對雨量數據監測記錄的重任,通過對雨水的收集,可以測得每次下雨時的降水量。</p> <p class="ql-block">風向風速儀,高高地立在草坪一隅,頂上測量風速的風輪和測定風向的箭頭都拍不清楚。讀取它兩分鐘內測出的平均風向和風速值,是作出風力預報的依據。</p> <p class="ql-block">走近博物館,一個鑲嵌在大廳地坪正中的、巨大的大理石32方位羅盤赫然在目,它寓意著氣象與航海的休戚相關。</p> <p class="ql-block">這個羅盤有一個神奇之處:你站在羅盤中央對著穹頂高聲喊,會聽到清晰的回聲,而這個回聲只有你自己聽得到,別人聽不到。</p><p class="ql-block">有這么玄乎?聽解說員這樣說時我有點懷疑,畢竟站在中央和邊緣的人相距不過一米多,而且別人喊時我也隱約聽到了“立體聲”。但當我站到中央仰頭喊時,我信了!我聽到我的聲音嗡嗡的混響共鳴,跟聽別人的喊聲時大不同。而這個奧秘,就在于那小小的穹頂。</p> <p class="ql-block">上海年平均溫度變化柱狀統計圖,也是一件有意思的展品。徐家匯觀象臺自1872年12月1日寫下第一份氣象記錄起,對上海的氣象觀測就沒有停止過,哪怕是炮火連天的戰爭期間。而這張統計圖,就展示了自1872年徐家匯觀象臺建成起至今的上海年平均溫度的變化曲線。</p> <p class="ql-block">表格下方刻著年份,可輕松找到你關注的年份的年平均氣溫。我出生那一年是15.6℃,2024年已升至18.8℃了。</p> <p class="ql-block">1879年7月31日,上海遭遇強臺風襲擊,觀象臺首任臺長能恩斯根據當時能掌握的觀測數據,精準繪出了臺風路徑圖。</p> <p class="ql-block">能恩斯還首次畫出了清晰的臺風眼,與現在衛星云圖觀測到的臺風眼極為相似,這為徐家匯觀象臺的風暴預警奠定了基礎。</p> <p class="ql-block">能恩斯(Marc Dechvrens,1845-1923),瑞士傳教士,徐家匯觀象臺首任臺長。</p> <p class="ql-block">下面這張地圖上的地名,據說是19世紀末法國傳教士根據上海方言發音,用法文字母(也有說是威妥瑪拼音)拼寫標注的,比如徐家匯標為“ZI-KA-WEI”,與當時上海話的發音高度吻合。早些年整理百代公司舊文檔時,無數次著到ZI-KA-WEI,已經相當熟悉了。</p><p class="ql-block">但是,把龍華標為Lung-hwa,莘莊標為Hsin-Chwang,好像不是滬語發音而更接近普通話呀?當然,無論是法語還是威妥瑪拼音,發音規則我都不懂,只是邊看邊瞎想。</p> <p class="ql-block">外灘氣象信號塔是指引安全的一盞明燈。1884年外灘氣象信號塔初建時,塔頂上是一根高15米的木制旗桿,旗桿四周用繩索固定各式信號旗幟。</p> <p class="ql-block">1906年一次暴風雨襲擊后木桿折斷,子午球墜落,于是重新建造了一座高36米、具有意大利風格的鋼筋水泥塔,井在塔上安裝一根12米高的信號旗桿,總高近50米,是當時外灘最高的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此后氣象信號塔又陸續進行了小型擴建和整修,并于1927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目前,這座氣象信號塔依然矗立在外灘。</p><p class="ql-block">我竟從未注意過外灘有這座塔,真是慚愧!</p> <p class="ql-block">早期的氣象信號用各色旗幟表示,琳瑯滿目,組合復雜,不學習一段時間是看不懂的。</p> <p class="ql-block">現在港澳地區遇臺風還在掛風球,而我們已經用顏色預警各種壞天氣了。對百姓來說,用顏色預警是方便了許多,但是不是也簡化了很多細節?</p> <p class="ql-block">展品中還有不少年代久遠的珍貴儀器及文本,復述講解員的介紹太難了,就看看照片吧。</p> <p class="ql-block">氣象博物館也許是唯一預約后需集合進入參觀的博物館,講解員全程講解,有很多超出文字說明之外的有趣內容,但也因此而顧不上細細琢磨感興趣的展品和文字說明。跟隨講解員參觀了一個小時,能記住并寫下來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當我想返回看看某些細節時,卻被告知不行,因為這場參觀的預設時間就是一小時,觀眾隨著講解員向前“繼續參觀”時,身后的展廳就關閉了。好吧,留些遺憾,也許下次會再來。</p><p class="ql-block">走出博物館,看見不遠處徐家匯天主教堂高高的尖頂。1900年建造的觀象臺和1910年建成的天主教堂,見證了當時徐家匯作為江南著名的宗教文化中心,在西風東漸、中國人睜眼看世界的進程中的歷史地位。</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右旗| 封开县| 巴林右旗| 巨野县| 漯河市| 天柱县| 衡山县| 德惠市| 临汾市| 横山县| 南城县| 白山市| 若尔盖县| 久治县| 六枝特区| 阿瓦提县| 吉木乃县| 马鞍山市| 富锦市| 秦安县| 错那县| 家居| 池州市| 宝兴县| 兴和县| 都昌县| 潮安县| 英吉沙县| 泽普县| 忻州市| 响水县| 临桂县| 武隆县| 恩平市| 庆城县| 石泉县| 自贡市| 乃东县| 财经| 苏尼特右旗| 和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