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網圖/感謝原創 文字/才思敏捷</p><p class="ql-block"> 美篇號 :4702040</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天津火車站的變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天津站始建于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于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正式通車運營,稱為“老龍頭”火車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庚子兵變期間,老龍頭車站遭受了嚴重破壞。后來,在原址上重新建立了進一步完善的“天津紫站”,并在車站廣場中央樹立了一座“老龍頭”紀念碑。到了1911年,正式更名為“天津東站”。</b></p> <p class="ql-block"><b> 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經改擴建,該站又更名為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天津站。</b></p> <p class="ql-block"><b> 記得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那年我才5歲就跟媽媽乘坐火車去北京看望外婆。媽媽一手提著行李袋,肩上還背著大挎包,一手緊緊牽著我的小手,穿過站前廣場進入到檢票口。感覺房子好高好大人好多,進入站臺看見火車像一條長龍趴在那,列車員阿姨幫忙把我抱進車廂。就像一間長條的大屋子,一排排的木座椅對臉安放著,靠窗還有個小桌子。第一次座火車的我感到很新奇,倆只眼都不夠看的。</b></p> <p class="ql-block"><b> 六十年代初,上中學時放暑假,爸爸為我買好火車票,讓我獨自一人鍛煉著座火車出門。當年我也不知道害怕,自己提著包獨自乘坐綠皮火去北京看望外婆。因是慢車停靠站點多,到楊村站都要買上幾包楊村糕干帶給外婆和表弟妹們。假期要結束了,外婆不放心讓姨夫送我回天津。</b></p> <p class="ql-block"><b> 1987年和2008年,又進行了2次擴建。2008年8月1日,改擴建后的天津站投入使用。截止2009年9月,天津站總面積18.5萬平方米。站場規模為10臺18線,能同時接納6000人候車,2019年12月10日起,天津站試點實施電子客票業務。</b></p> <p class="ql-block"><b> 天津火車站,經過兩年時間提升改造,于2008年開通高鐵“動車。2010年十月金秋,乘坐“和諧號”城際動車,去北京探望姨媽、姨父和表弟妹們,站臺停靠著銀白色的列車。</b></p> <p class="ql-block"><b> 車廂內一排排干凈整潔的雙排軟座位,使人感受到清心脫俗的新鮮感。列車開始啟動一點聲響都沒有,平穩快速地馳出站臺。車廂內門上方隨時顯示著車速,當紅色數字出現320公里時速時,旅客們都為之驚嘆。以前到北京,綠皮火車需要倆個半小時,現在只用了29分鐘。</b></p> <p class="ql-block"><b> 車站候車室大廳內,燈光明亮各種沒施一應俱全,換然一新。旅客通過安檢步入候車大廳,第一眼就被圓頂的大型油畫所吸引。油畫名稱是 《精衛填海》,這幅畫是由著名油畫家秦征及其五位學生共同創作的。繪制在直經40米,高21米的圓拱形穹頂上,畫面總面積達600平方米。之所以選中《精衛填海》這幅油畫作為主題,是因油畫內容:“津衛鳥”以頑強的毅力, 銜著碎石填海,體現了天津人民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候車室大廳潔靜明亮,每道進站檢票口處都設有多排聯排椅子。設立衛生間和飲水間,有固定清潔人員打掃衛生,并方便旅客手機充電設立固定充電樁。候車大廳還有食品小買部,滿足有需求的游客。</b></p> <p class="ql-block"><b> 出站口,道路平整防滑,用新型材料搭建防雨遮陽透明頂棚。設立多條出站通道,使旅客安全快速出站。</b></p> <p class="ql-block"><b> 火車站,是城市的門戶,見證了無數人的離別與重逢,見證了追夢者的啟程與游子們的歸鄉。它不僅承載著郊通的功能,更是歷史的見證者,紀錄著城市的風云變幻。歷經滄桑的百年天津火車站,如今依然屹立在城市的中心,訴說著那些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b></p> 歡迎您到天津旅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道|
东兰县|
乃东县|
新余市|
新建县|
陆良县|
沙河市|
庄河市|
阳城县|
额尔古纳市|
灵宝市|
许昌市|
安福县|
彭泽县|
濮阳县|
宜兴市|
江阴市|
民和|
耿马|
凤山市|
尖扎县|
绥阳县|
钟祥市|
平潭县|
鸡西市|
五台县|
阿拉尔市|
新营市|
黄平县|
黄梅县|
河南省|
扶余县|
红桥区|
开阳县|
溆浦县|
桐庐县|
托克逊县|
随州市|
平安县|
佛山市|
永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