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句“皇上,您還記得十八年前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令山東濟南的5A級景區大明湖的知名度直線上升。借助電視劇《還珠格格》的知名度與這句經典臺詞,大明湖與夏雨荷綁定,雨荷廳、尤其雨荷花燈成了網紅打卡點。</p><p class="ql-block">大明湖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舊城區北部,其補給水源主要是泉水,由珍珠泉、孝感泉、芙蓉泉、王府池等20多處泉水匯集而成。大明湖水面面積57.7公頃,水深平均2~3米,湖水于東北出水門經濼水河注入小清河。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是泉城重要風景名勝和開放窗口,素有“泉城明珠”之美譽。</p><p class="ql-block">大明湖景色優美秀麗,湖水水色澄碧,是天下第一泉風景區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大明湖不僅景色優美,而且歷史悠久,紀念古人政績、行蹤的建筑以及自然景觀很多,諸如歷下亭、鐵公祠、小滄浪、北極閣、匯波樓、南豐祠、遐園、稼軒祠等,引得歷代文人前來憑吊、吟詠。唐代以后的歷代詩人,都留下了著名的詩篇。大明湖可謂集水域風光、古園林景觀、古道觀、古水工、紀念性建筑為一體,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和高品位的旅游資源,所以也是我一直想去游覽的目的地之一。</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2日早上九點半從北京南站乘高鐵前往濟南,兩個小時即到達濟南站。中午在酒店吃了自助餐,充滿電之后即步行前往大明湖。因為大明湖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大明湖成了我在濟南的第一站。</p><p class="ql-block">酒店距離大明湖南門很近,沿著縣西巷往北五六分鐘,左拐再沿著大明湖路往西,很快到達大明湖南門。大明湖南門為一民族形式的牌坊,1952年由濟南府學文廟遷移至此,原為木結構,1984年改為混凝土木結構,樣式依舊。五間七彩重昂單檐,飾有吻獸。坊頂黃色琉璃瓦覆蓋,檐下云頭斗拱承托,額枋彩繪“旭日云鶴”、“金龍戲珠”、“西番蓮”等圖案。匾額上書“大明湖”三個鎏金大字,12根斜柱支撐著三階式錯落的坊頂,柱礎由石鼓夾抱。整個建筑金碧輝煌,宏偉壯觀,被視作大明湖的標志。牌坊西側,立有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大明湖》石碑,為登州(今蓬萊)于書佃手筆。牌坊匾額“大明湖”三字,即依該碑字跡刻成。牌坊兩側,門房對稱,歇山卷棚,上覆綠色琉璃筒瓦,顯得玲瓏典雅。房前架雕欄小石橋,橋下各有石砌小溪。珍珠、濯纓等清泉經此溪注入大明湖。坊內設碼頭,柳浪垂蔭,畫舫停泊,往來渡客。</p> <p class="ql-block">由南門進入大明湖,左轉就是位于大明湖南岸的遐園。據介紹,遐園占地9600平方米,歷來有著“歷下風物,以此為盛”的贊語,被譽為濟南第一標準庭院。清宣統元年(1909年),山東提學使羅正鈞倡議興建,并在園內創辦山東省圖書館。園址建在昔日科舉考場-貢院附近,希望能在這里大興學風,造就人才。</p><p class="ql-block">遐園是一所館(圖書館)園結合的民族形式古典庭園,素有南閣(天一閣)、北園(遐園)的盛名。遐園大門朝東,門外北側,橫一石碣,上刻篆書“遐園”二字,由羅正鈞題寫。門原有楹聯“湖山如畫,齊魯好文”,后缺失。門兩側,長廊南北方向伸展。進門假山,作為障景,順勢延至院南側,占地頗廣,山勢陡峭,巨石嶙峋,有石徑可登。上面有臺,曰“朝爽臺”。臺上有亭,四面單檐,曰“蒼碧亭”(一說“風亭”)。北側山腳下,池塘之水,從湖中引來,蓄錦魚,植荷蓮。山西池內建亭,船形,曰“明漪舫”,為兒童閱覽室。廊北東側跨溪建橋,拱形若虹,名“玉佩”。橋北方塘,內生垂柳,植以荷蓮。園北側建“讀書堂”。山上立“浩然亭”,六角單檐,于內可觀“鵲華煙雨”及明湖景色。園內楊柳垂蔭,修竹郁森,黃鸝鳴唱,韻味無窮。</p> <p class="ql-block">尼山書院的前身是山東省圖書館大明湖老館,創建于1909年,為全國最早的省級公共圖書館之一,經歷了戰亂損毀、重建搬遷等波折。2014年,山東省依托老館成立尼山書院。這一命名源于孔子誕生地曲阜尼山,核心建筑“奎虛書藏”樓?,該樓建于1936年,命名寓意“奎星主魯,虛星主齊”,象征齊魯文化交融。建筑采用傳統中式風格,兼具歷史價值(如1945年日軍簽降儀式舉辦地)與現代功能,現為尼山書院的主要活動場所,提供國學講座、雕版印刷體驗等服務。</p> <p class="ql-block">從遐園北門出來,又回到大明湖南岸。矗立岸邊,近處蘆葦碧綠,垂柳依依,湖水波瀾不驚,亭臺拱橋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遠處大明湖的標志性建筑超然樓綠樹環抱。</p> <p class="ql-block">在大明湖游船南岸碼頭花10元購票,乘游船前往位于大明湖中小島上的歷下亭。歷下亭因南臨歷山(千佛山)而得名,歷下亭歷史悠久,建于北魏,唐初始稱“歷下亭”,為中國四大古亭之一。</p><p class="ql-block">據介紹,唐天寶四年(745年),詩人杜甫到臨邑看望其弟杜穎,路經濟南,適逢北海太守李邕至濟,在此亭宴請杜甫及濟南名士,杜甫當即賦《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一首:“東藩駐皂蓋,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云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p><p class="ql-block">小島面積不大,登上小島就歷下亭矗立在島的中央,八角重檐,攢尖寶頂,紅柱青瓦,斗拱承托,飾以吻獸,蔚為大觀。亭身空透,檐懸清乾隆皇帝書寫的“歷下亭”匾額,內設石雕蓮花桌凳。亭北為“名士軒”,是歷代文人雅士宴集之地。該軒坐北朝南,面闊五間,匾額“名士軒”,為1911年春朱慶元書丹。楹柱上懸掛著名作家郭沫若題寫的對聯:“楊柳春風萬方極樂,芙蕖秋月一片大明。”軒內西壁,嵌唐天寶年間北海太守、大書法家李邕和大詩人杜甫的線描石刻畫像。東壁嵌有清代詩人、書法家何紹基題寫的《歷下亭》詩碑。歷下亭西側的蔚藍軒,面闊三間,飛檐翹角,繞以回廊。亭南偏西,與長廊相連處,為御碑亭,內立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大明湖題》詩碑。亭東大門楹聯集杜甫詩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為何紹基手書。整個島上,亭臺軒廊,高低錯落,花木扶疏。春天,修竹婆娑,翠柳籠煙;秋日,湖水蕩漾,荷花溢香,涼風徐徐,令人心爽,被稱作“歷下秋風”,為古時濟南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從歷下亭所處小島,可以免費乘船前往西北岸的鐵公祠碼頭。鐵公祠占地6386平方米,包括鐵公祠、八角亭、湖山一覽樓、小滄浪等建筑。是大明湖中的園中園,1979年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剛一上岸,就見一八角亭,寶頂重檐,斗拱錯落,雕梁畫棟,富麗堂皇,名曰得月樓。亭基為高臺,臺周雕石欄,內設石幾石凳,可博弈賞景。</p><p class="ql-block">鐵公,即鐵鉉,字鼎石,河南鄧州人,明朝兵部尚書、山東布政使。建文二年(1400年),明燕王朱棣與其侄朱允文爭帝,從北京發兵南下,兵至濟南,鐵鉉固守,燕王屢攻不下,只得繞道進取南京。奪取帝位后,復取濟南,鐵鉉被執,不為屈服,受磔刑而死。后人為表彰他的“忠烈”,故建祠祀之。</p> <p class="ql-block">沿著大明湖北岸繼續往東,一路美景如畫。在北極閣西側,有一亭子立在水池中央,六角尖頂,白柱青瓦,飾以彩繪,小巧玲瓏,典雅別致,名曰月下亭。池中蓄錦魚,植王蓮,池周自然石駁岸,頑石臥波。東側緊靠北極閣處為假山,巨石陡立峭拔,嶙峋崢嶸。近植翠竹,颯颯有韻。</p> <p class="ql-block">南豐祠原名曾公祠,始建于明代,清道光九年(1829年)由歷城知縣湯世培重建,后與晏公廟、張公祠合并形成現有規模。南豐祠占地2535平方米,包括大殿、戲樓、水榭、游廊等古典建筑,形成清幽庭院。大殿?內供奉曾鞏木雕像(高2米,由江西千年香樟雕刻),楹聯“北宋一燈傳作者,南豐兩字屬先生”概括其文學地位。祠堂為紀念北宋文學家曾鞏(世稱“南豐先生”)而建,他在任齊州知州期間推行新政、興修水利,深受百姓愛戴。</p> <p class="ql-block">雨荷廳?為三面環水的水榭,因電視劇《還珠格格》中“夏雨荷”典故而成為大明湖的熱門打卡點。</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北水門可以追溯到北宋時期,由于濟南地勢南高北低,城內泉水匯流至大明湖后需向北排泄,遇澇時城外水倒灌入城。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曾鞏任齊州知州時,主持改建北水門,用石材加固并增設閘門,通過“閉縱”調節水流,解決了水患問題。</p><p class="ql-block">北水門原名匯波門?,大明湖水為眾泉匯流而成,集中于北水門泄出,所以北水門又名匯波門。元代在門上建匯波樓,形成“匯波晚照”景觀。</p><p class="ql-block">?濟南古城其他城門被毀后,北水門成為濟南唯一現存古城門?。北水門因水利功能保留至今,成為重要歷史遺跡。</p> <p class="ql-block">元代初年,在北水門上修建了一座二層城樓,名匯波樓。現樓為1982年重建,面闊七間二層,翼角懸山,丹柱綠瓦,吻獸栩栩如生,風鈴鏗鏘揚韻,一層為“曾鞏展覽館”。上下兩層均環以回廊,供游人倚坐。門、窗、扇雕以傳統花樣圖案,點金彩繪,堂皇典雅。樓南二層檐下,懸“匯波樓”金字匾額,為當代書畫家黎雄才題寫。樓西二層檐下,另懸“匯波晚照”匾額,為藝術大師劉海粟題寫。</p> <p class="ql-block">曾鞏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史學家、政治家,被譽為南豐先生,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以純正的文品、寬厚的人品和清廉的官品,被譽為千年醇儒。</p><p class="ql-block">濟南從隋朝至北宋稱為齊州,曾鞏在1071年至1073年擔任齊州知州, 期間他致力于興修水利、振興教育、整肅治安,以及減輕民眾負擔,為濟南的城市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p><p class="ql-block">曾鞏雖然在齊州僅僅任職兩年,但是,在他的文學和從政生涯中卻占有重要地位。曾鞏在齊州的兩年創作詩詞七十余首,占他詩歌創作的六分之一。是曾鞏詩歌創作最盛的時期。</p><p class="ql-block">任職知州,政績卓著。整肅治安,安撫黎民;建百花堤,疏浚河道;實地勘察,制定治水疏浚之策,修建北水門,水入護城河,清淤大明湖。減輕百姓負擔,把“三丁出一夫”的徭役制度改為“九丁出一夫”。為趵突泉定名,修建濼源堂,傾心打造“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極大地提升了濟南的文化地位。</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來到位于大明湖東側的超然樓,超然樓始建于元代(約1308年),由濟南籍翰林學士李泂參照蘇軾在諸城建造的超然臺命名,寄托超然之志。原樓歷經元末戰亂損毀,現樓為2008年復建,7層閣樓式建筑,總高51.7米,建筑面積5673平方米,采用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基座由整塊漢白玉雕刻,屋頂覆銅瓦營造恢弘氣勢??。2021年入選中國名樓,成為山東四大歷史文化名樓之一,與蓬萊閣、光岳樓、太白樓并列。</p><p class="ql-block">作為"超然致遠"景觀核心,與博藝堂、賀勝齋形成建筑群,60元購票后方可登上超然樓,俯瞰大明湖全景。??</p><p class="ql-block">超然樓內部珍藏巨型木雕及文物,如進入大廳第一眼看見的8米高《泉城攬勝》木雕(江北第一木雕)、千年樟木《萬馬奔騰》雕刻、元明清三代文人題刻及《鵲華秋色圖》復刻品??。</p><p class="ql-block">除了參觀超然樓內木雕及文物展示,登頂俯瞰大明湖全景,看夕陽西下,最吸引人的還是超然樓亮燈儀式,現已成為濟南夜游地標。七點亮燈前一個多小時,就有許多人拿著板凳占位,架好相機手機,等待亮燈。</p> <p class="ql-block">晚上七點,超然樓亮燈時刻,人群中一片歡呼。打卡拍照之后,沿著大明湖南岸往西,湖中的橋上燈光璀璨,但因天色已暗,看不清楚這些橋的名字了,最后到達大明湖正誼廣場夏雨荷花燈已經點亮。半天的大明湖游覽至此結束,遺憾的是沒有時間參觀位于大明湖南門東側的老舍紀念館,因乘船漏掉的辛稼軒紀念祠和因爬高未去的北極閣等,給再來泉城重游大明湖一個理由。</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起床,未吃早飯,先去正誼廣場的夏雨荷雕塑處打卡。無論夏雨荷是否真有其人,大明湖景區正誼廣場上的“湖畔雨荷”花燈一出場就火出圈,引無數人圍觀拍照打卡。據說唯美浪漫古風少女形象的“湖畔雨荷”是被“皇上,您還記得十八年前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這句臺詞帶火的,謝謝欣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绵阳市|
韩城市|
平凉市|
尚志市|
新和县|
资溪县|
博客|
新乡市|
定结县|
罗源县|
会理县|
油尖旺区|
龙门县|
永宁县|
天气|
奉贤区|
衡东县|
遵义市|
旬邑县|
麦盖提县|
山阴县|
奉贤区|
扎赉特旗|
科技|
白沙|
潼关县|
宝兴县|
绿春县|
永川市|
台湾省|
乡城县|
云阳县|
彭泽县|
宁波市|
论坛|
个旧市|
获嘉县|
凉城县|
井陉县|
天全县|
丽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