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5月10日星期六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富陽~龍門古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今天這篇旅行日記的標題,取自蘇軾的一首詞《行香子.過七里瀨》。蘇軾的原詞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葉舟輕,雙槳鴻驚。</b></p><p class="ql-block"><b>水天清、影湛波平。</b></p><p class="ql-block"><b>魚翻藻鑒,鷺點煙汀。</b></p><p class="ql-block"><b>過沙溪急,霜溪冷,</b></p><p class="ql-block"><b>月溪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重重似畫,曲曲如屏。</b></p><p class="ql-block"><b>算當年、虛老嚴陵。</b></p><p class="ql-block"><b>君臣一夢,今古空名。</b></p><p class="ql-block"><b>但遠山長,云山亂,</b></p><p class="ql-block"><b>曉山青。</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北宋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上書談論王安石所主持推行的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頗感憤怒,于是讓御史謝景在宋神宗面前陳說蘇軾的過失。戰斗開始,蘇軾頗感不屑,請求出京任職,被授為杭州通判。這首詞作于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春二月。蘇軾時任杭州通判。忠于職守的蘇軾,巧妙地結合公務兼游山水,巡查富陽,由新城至桐廬。乘舟富春江,經過七里瀨時作此詞。也就是說,我今天的徒步路線,與蘇軾有重合之處。所以恰好可以用來做日記標題。</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今天的行程大致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自富陽徒步到龍門古鎮。20公里,走了6個多小時。包括在龍門古鎮游逛,全天步數3萬6千多步。第二部分就是走馬觀花瀏覽龍門古鎮“孫權故里”。我的重點是徒步,古鎮是應景,打卡都算不上。來都來了,還能不看看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早晨8點離開富陽市區。從富春中學開始徒步。這段路就在鹿山腳下。走到富春江邊轉道向南,大部分時間走江濱大道。富春江在富陽市區的部分,河面寬闊,江水浩浩蕩蕩頗具氣勢。江濱路宛如一座大花園,又似一條錦瀟玉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注意到一個現象。昨天我在江濱走過,江水幾乎與路面持平,但還差一點,道路是干燥可以通行的。今天看見江水已經漫過道路。富春江應該不受潮汐影響吧。不過這樣倒是應了《春江花月夜》這首詩的意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春江潮水連海平,</b></p><p class="ql-block"><b>海上明月共潮生。</b></p><p class="ql-block"><b>滟滟隨波千萬里,</b></p><p class="ql-block"><b>何處春江無月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想想看,當月明之夜,來富春江邊賞月,會是怎樣的景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走這段路給我非常熟悉的感覺。不錯,與我環太湖徒步,剛從無錫出發時幾乎一模一樣。一邊是煙波浩渺,一邊是花團錦簇。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確實是充滿詩情畫意的詩歌之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當然了,如果僅僅看到“一江春水向東流”。看草長鶯飛,“莊生曉夢迷蝴蝶”~這種感官的愉悅,帶來多巴胺爆炸,確實也挺好的。但也不妨去體會一下,標題引用蘇東坡詞的深意。注意,蘇東坡不是故作深刻,而是自然的思考與真情流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蘇詞中,“遠山長”,正是富春江岸綿延不絕的群山,是極目遠視。“云山亂”,則是寫山間氣象,云氣繚繞,在這里是仰視。接下來是“曉山青”,作者的眼中,看到了晨曦中的青山。猶如一幅水墨畫,靛青色才是山之神韻和生機,這又是透視了。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遠山長,云山亂,曉山青”,這種美是永恒的。然而永恒的美因為與人的感受、互動而存在。心中有美,則“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樂在其中矣。</b></p> <p class="ql-block"><b>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中午走到湯家埠,大約11點左右。在小村里吃午飯,一家很小的面館,簡單的填飽肚子。古代旅行者稱之為“打尖”。這個詞匯其來源,是河北京津一帶方言。是“打發舌尖”的縮略語。因為舌尖是對味道最敏感的器官。趕路的時候覺得餓了,好歹對付點吃的,還要繼續上路。我在湯家埠“打尖”,吃一碗雞蛋面。忽然想起,如果我有一頭毛驢,就要招呼小店的伙計準備草料之類。風塵仆仆的旅人啊,騎著毛驢走過萬里山河。你可以聯想到蘇軾的“日長人困蹇驢嘶”。也可以想到陸游的“細雨騎驢入劍門”。騎旅旅行是古代詩人最擅長的方式。在驢背上能看書則更好,也就是俗稱“騎驢看唱本兒走著瞧”。</b></p> <p class="ql-block"><b>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在湯家埠吃過午飯,又在村頭水塘邊樹蔭下休息一小會兒,拖著小車上路。走過中埠大橋,從這里開始與富春江暫別。一路走過環山鄉到龍門鎮。客觀的說,下午的路邊沒有特別出色的景致。天熱大汗,公交車誘惑著我,花兩元錢省掉走兩個小時的路。不過我的計劃是全程徒步,決意不再更改。因此一直走下去。對我來說,這種長途徒步更像是一種自我隔離。在隔離中又有格外的解脫與開放。我與世界保持一點距離,這樣的狀態是最舒適的。引用網上看到的一段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疏離型人格特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不愿麻煩別人也不喜歡別人來麻煩。</b></p><p class="ql-block"><b>2、不喜歡社交也不善于交際。</b></p><p class="ql-block"><b>3、不會主動聯系別人,你來也歡迎。</b></p><p class="ql-block"><b>4、從不知道什么是孤獨、沉浸自己喜歡的事。</b></p><p class="ql-block"><b>5、不喜歡欠別人的情和事,欠了,立馬要還。</b></p><p class="ql-block"><b>6、別人需要幫忙能幫就幫不求回報。</b></p><p class="ql-block"><b>7、喜歡一個人獨來獨往,不愛扎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也許是這樣吧。</b></p> <p class="ql-block"><b>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下午2:30分走到龍門古鎮。有一個特殊的情況,這里正在舉辦一項越野賽(明天開賽)。有近千人來古鎮,導致今天民宿爆滿且價格見漲。我一路咨詢,客房均售罄。最后,一個民宿老板開車把我送到村里一家以養老中心名義開辦的賓館住下,解決了問題。南方人~精明的江浙商人~都是這樣。不放過任何一點商機。只要你有所求,他們會想盡辦法,在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發揮自己所有商業伙伴關系的作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找到宿處以后,在古鎮里轉了一圈。去過的各種江南古鎮確實挺多的,包括一些大名鼎鼎的古鎮,周莊、西塘、烏鎮,南潯等等。龍門古鎮相對而言,還是遜色了一些。孫仲謀的老鄉不復前人“年少萬兜鍪”之勇。青石板小巷飄著油炸臭豆腐的特殊氣味。鵝卵石小路的思古幽情,以硌腳為代價。我因為沒有太大的期待,反而感覺還好。黑瓦白墻上的污漬,仿佛是歷史的磁帶,因為失真而暗啞。老房子黑色的小窗口,更像是睜了兩千年一直沒有閉上的眼睛。胡同里晾曬著一種像薯條一樣的物品。我問本地一位老者這是何物?老人含糊地說“沈該”。聰慧如我,大致明白他說的是“筍干”。龍門古鎮應該與婺源有一拼,為了方便游客照相,把春天變成曬秋的季節。</b></p> <p class="ql-block"><b>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日記還沒有寫完。但是房間里沒有椅子,我是踡在床上寫日記,不是很合適。所以還有一些內容不寫了。明天去桐廬,原計劃繼續徒步,34公里走9個小時。看情況吧,也許換乘公交車,需要轉5遍車用三個小時。陽光燦爛的江南,徒步者對補充水分的愿望特別強烈。也就是沒有帶上毛驢,否則毛驢也可能會中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旅行第3天,基本順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5月10日寫于龍門古鎮</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大仙区|
衢州市|
电白县|
资阳市|
远安县|
云霄县|
都安|
定西市|
茂名市|
洛隆县|
崇州市|
阿克陶县|
吉首市|
旺苍县|
安丘市|
通许县|
乐东|
岑溪市|
凤城市|
平顶山市|
德昌县|
巴南区|
合阳县|
仪征市|
阿巴嘎旗|
安龙县|
台北县|
常州市|
六安市|
珲春市|
湖南省|
东山县|
兰坪|
富源县|
获嘉县|
桦南县|
中江县|
马公市|
海淀区|
德昌县|
汨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