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未到魯迅故里,遠遠就看到一堵花崗石墻,采用木刻手法,黑白分明,布局精美。墻的右側繪著紹興古時街景輪廓,左側繪著魯迅先生的半身像,左手拿著一支煙,冒著煙氣,緊鎖眉頭,目視前方,作為早期中國革命覺醒者,仿佛思考著中國出路走向何方,這堵景觀墻已成為魯迅故里的標志。</b></p> <p class="ql-block">魯迅故里景觀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緊挨景觀墻往北走,就來到了魯迅祖居,是魯迅爺爺周福清居住的地方,當地紹興人稱“周家老臺門”,所謂“臺門”是指官宦人家、富紳階層獨立院落的府第。望著臺門懸掛“翰林”匾額,看著邊上展板介紹,魯迅爺爺周福清在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第69名進士,成為翰林院庶吉士之后,任江西金溪縣知縣,后遵例捐升內閣中書,彰顯家族顯赫地位。</b></p> <p class="ql-block">翰林匾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進入臺門后第一進是“德壽堂”,磚木結構,布局莊重,設計精巧,堂內空間寬敞,梁柱間的雕花保持著清代晚期的精致,感受到周家書香世家氣派,這里是家族婚喪大事、宴請賓客的核心場所。</b></p> <p class="ql-block">德壽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進大堂懸掛“德祉永馨”扁額,下面掛著周福清畫像。聽導游介紹:周福清的兒子周伯宜(魯迅的父親)是個秀才,多次參加鄉試(浙江省級)未能考上舉人,周福清又急又愁,忍不住琢磨起中舉的捷徑來。1894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朝廷決定在1893年額外增加一次考試,稱為“恩科”,這意味著周伯宜多了一次考上舉人的機會。周福清利用人脈四處打聽浙江主考官的消息,說來也巧,主考官正是周福清當年同榜考中進士殷如璋。</b></p> <p class="ql-block">德祉永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清代,像周福清和殷如璋這樣同榜考中進士的人,稱為“同年”。有同年關系的官員,常常會在官場中彼此關照,很容易形成互利互惠的人脈鏈條資源。于是周福清修書一封,差心腹家丁送信給主考官殷如璋。由于家丁不諳官場辦事套路,最終行賄主考官計劃露出破綻。1893年清代載入史冊的最后一場科舉舞弊案發生了,而這場舞弊案的主角,正是魯迅的祖父周福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抬頭望著“德祉永馨”扁額,扁額的字里行間散發著品德和福澤的芳香,但周福清的道德品質終于敗給家族利益,科場舞弊案導致他鋃鐺入獄。這起“科場賄賂案”當時哄動一時,以至于《清史稿·德宗本紀》記載:“十九年二月癸酉,刑部奏革員周福清于考官途次函通關節,擬杖流,改斬監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參觀完周家老臺門----魯迅祖居后,就來到西側的魯迅故居。魯迅故居當地紹興人稱“周家新臺門”,是周福清官運亨通時購買的房產。</b></p> <p class="ql-block">魯迅故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穿過掛著"魯迅故里"匾額的臺門,第一進還是叫“德壽堂”。 德壽堂取自“積善有德,福祿長壽”之意,具有很強的傳統倫理和吉祥寓意。周福清購買新的房產自然想傳承家族文化,大堂的功能定位一致,均承擔舉辦婚喪、祭祀、宴會等家族公共事務的功能,新舊臺門大堂名稱保持一致,有利于強化了家族關系的緊密性。試想周福清作為一個封建大家族的家長,總想通過建立共同價值觀、強化責任分工協作、加強情感維系、尊重個體獨立空間等手段,實現長期穩定的家族秩序,同取“德壽堂”也是應有之義。人人都想擁有高尚道德,但是知易行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魯迅故里共有東、中、西三路建筑,當我們參觀中路建筑時,突然看到經過改建的“柯林斯門柱”建筑樓。導游的介紹為我們撥開云霧,周福清出了科場弊案后判“斬監候”,即對周福清暫時監禁,不立即處決,還需要府、省、刑部復核后,再作最終處置,體現慎刑原則。這為周家營救留下一絲曙光,風雨飄搖中的周家為了打通關節全力營救周福清,變賣田地和房產,經過周家族人商議,以15000塊銀元將周家新臺門整體出售給朱姓人家。朱家對東路、中路建筑進行了部分拆建、改建,這就是我們在中路看到“柯林斯門柱”建筑樓的前因后果。</b></p> <p class="ql-block">中路建筑柯林斯門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終于來到西路建筑魯迅先生出生的房子,一床、一櫥、一桌、一椅而已。魯迅1881年出生,直到他爺爺周福清“科場賄賂案”發生前這段時間,也就是12歲以前過著衣食無憂生活。周福清1893年被捕下獄后關在杭州,經過多次上下打點,1895年因“關節未成,贓也尚未與人”而被免于死刑,得以保命,坐牢八年后于1901年準奏出獄,周家家道中落,再不復昔日榮光了。</b></p> <p class="ql-block">魯迅出生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科舉給了周家臺門無限榮光,也給周家一族帶來分崩離析。1904年周福清在紹興去世,次年清廷宣布廢除科舉考試。這項給了周福清無數輝煌與無比遺恨的科舉制度,終于隨著周福清一起埋進歷史塵埃。在周福清入獄后,周伯宜的秀才身份也被革去,三年后也就是1896年周伯宜去世,魯迅一家淪為孤兒寡母,頻遭族人欺壓,這三年里魯迅過著“既跑當鋪、又跑藥店”悲慘日子,嘗盡世態炎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歷朝歷代士大夫家族升降沉浮、榮衰更替有許多因素決定,但周福清為兒子求功名以“行賄”的行為落敗,折射出過分依賴科舉仕途之痛。這一歷程為我們理解魯迅一生痛恨科舉弊端、義無反顧追求新學、揭露虛偽封建禮教等思想形成,提供源頭性情緒價值和切膚體驗。</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敖汉旗|
崇明县|
宜兴市|
奎屯市|
岑巩县|
湖南省|
清水河县|
巴彦淖尔市|
新田县|
天祝|
赣州市|
孙吴县|
宁乡县|
堆龙德庆县|
定兴县|
沧州市|
越西县|
巴青县|
句容市|
剑阁县|
新巴尔虎右旗|
泰兴市|
庆云县|
花莲县|
沈阳市|
姜堰市|
SHOW|
新干县|
扶绥县|
清新县|
增城市|
隆子县|
行唐县|
乾安县|
门头沟区|
东辽县|
获嘉县|
新巴尔虎左旗|
荆州市|
乌审旗|
清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