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農壇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位于北京中軸線南端西側,與天壇東西對稱。先農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農神、山川等諸神的場所,主要建筑有太歲殿、先農壇祭壇、地祇壇、觀耕臺、具服殿、神廚庫、神倉、慶成宮等。 ——太歲殿。太歲殿又稱太歲壇,是祭祀太歲神及十二月神將的場所。太歲殿建筑群包括拜殿、太歲殿,東西兩側有廂房。 ——先農壇祭壇。又稱先農神壇,是皇帝祭祀先農神(神農)的祭壇。先農神壇為磚石結構的方形平臺,壇高1.5米,邊長15米,四面出陛,各8級臺階。 ——地祇壇。地祗壇和天神壇共稱為神祗壇,原位于先農壇南門外。神祗壇現已無存,但地祗壇原來供奉山岳江海的神龕卻保留了下來。2002年,地祗壇神龕移到現址按原位置排列,用綠植花壇模擬再現壇臺。壇臺南側的五座石龕分別供奉五岳、五鎮、五山、四海和四瀆諸神;壇臺東西各有石龕二座,分別供奉京畿名山、京畿大川之神和天下名山、天下大川之神。 ——觀耕臺、耤田與具服殿。明清耤田有一畝三分地,是明清時期皇帝行親耕禮的田地。皇帝祭拜完先農,于具服殿更衣后,先親耕耤田,然后于觀耕臺上觀看百官耕種。觀耕臺在明代創建時為木制高臺,清乾隆年間改為磚石砌筑的正方形須彌座高臺。 ——神廚建筑群。位于太歲殿西側,是存放先農神牌位,準備犧牲祭品的場所。 ——神倉建筑群。神倉用于存儲耤田收獲的谷物,被稱為“天下第一倉”。神倉建筑群有山門、收谷亭、圓廩神倉、祭器庫,東西倉值房等。 ——慶成宮建筑群。慶成宮位于先農壇東部,在明代時為山川壇齋宮,是皇帝舉行先農祭祀前齋戒的場所。清乾隆時改建后更名為慶成宮,作為皇帝行耕耤禮之后賜茶,行慶賀禮的場所。慶成宮建筑群包括宮門、內宮門、大殿、后殿,東西配殿等。 先農壇現在已拓展為“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依托太歲殿建筑群展示中國古代建筑發展歷程、營造技藝、建筑類型,以及北京中軸線古建筑等。展廳內圖片、實物、模型等精美玲瑯,美不勝收。在這里,還可以欣賞到有天花板中的天花板之稱的”天宮藻井“、”盤龍藻井“。 來先農壇,了解中國農耕歷史文化,集中欣賞品味中國古代建筑,是開拓眼界、增長見識的好場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高县|
廉江市|
泸定县|
沭阳县|
甘孜|
陇川县|
庄河市|
郎溪县|
琼结县|
贵南县|
太原市|
林西县|
旌德县|
蛟河市|
太仆寺旗|
沁源县|
徐水县|
天津市|
遵化市|
五峰|
新营市|
和硕县|
旬阳县|
永川市|
龙门县|
巨野县|
定陶县|
微博|
佛坪县|
龙川县|
青浦区|
晋江市|
方山县|
民勤县|
连州市|
松溪县|
黔东|
沅陵县|
满洲里市|
博湖县|
克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