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春節期間,我們在廣東大灣區旅游時途經中山,這是我國唯一一個用偉人名字命名的城市。孫中山先生的故居就在中山市的翠亨村,這里是中山先生的誕生地,承載著偉人的足跡和精神遺產,也是這次旅游重要的目的地之一,此刻我們的內心充盈著一種難于言語的激動和敬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 —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德明,廣東香山(今中山)人,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3歲隨兄孫眉赴檀香山求學,期間利用當地圖書館博覽群書,培養了愛好讀書、追求新知的習慣。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孫中山先生倡導《天下為公》提出三民主義學說,他積極發展革命組織,推翻封建帝制,領導了多次反清起義,最終成功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結束了清王朝的統治,為中國的民主革命開辟了道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天下為公》是孫中山先生的重要理念,由楊鶴齡手書的這一橫幅體現了當時革命志士的共同理想和追求,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位于中山市翠亨村,南、北、西三面環山,東臨珠江口,距中山市城區20公里,距澳門30公里,隔珠江口與深圳、香港相望。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成立于1956年,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的核心景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孫中山故里旅游區涵括: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翠亨村、辛亥革命紀念公園和犁頭尖山等核心景區,全方位呈現了孫中山從出生成長到進行革命活動的相關歷史遺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2月3日上午10點左右,我們到達中山故居紀念館停車場。走出停車場就跨入了辛亥革命紀念公園,它宛如一座承載著厚重歷史的文化殿堂,等待著我們去探尋和感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座公園是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建,踏入其中,你會立刻被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所包圍,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風起云涌、波瀾壯闊的革命年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漫步在公園中,周圍的景觀設計也處處彰顯著對那段歷史的銘記和對革命先驅的敬仰。園內綠樹成蔭,花草繁茂,園型涼亭散布其中,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當年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整個公園不僅是一個供人休閑游覽的場所,更是一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歷史文化傳承的重要基地。在這里你可以放慢腳步,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歷史的滄桑巨變,汲取前行的力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公園內最讓人們震撼的是那座近百米的花崗巖“日記墻”,它猶如一部立體的史書,鐫刻著孫中山、黃興、蔡元培、毛澤東、朱德、董必武、宋慶齡等人關于辛亥革命歷史的日記、回憶錄以及詩詞等內容。每一個文字都包含著先輩們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對民族前途的思索和為革命事業不懈奮斗的堅定決心。撫摸著這些文字,仿佛能觸摸到歷史的脈絡,感受到先輩們跳動的熱血和熾熱的愛國情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用手撫摸著日記墻上的文字,能真切地感受到歷史的溫度和力量。這些文字就像一座橋梁,連接著過去和現在,讓人們在休閑游覽的同時,能夠重溫辛亥革命的歷史記憶,銘記那些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而英勇奮斗的先輩們。它時刻提醒著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倍加珍惜,并且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們的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經過辛亥革命紀念公園繼續向前走來到了《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春節是個團圓與祈福的傳統佳節,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成為了眾多游客緬懷偉人的熱門之地。此刻,游客從天南地北匯聚于此,紀念館前早已是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卻又秩序井然。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從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大門進入,穿過數十米林蔭大道,一棟中西風格的赭紅色雙層樓房便是孫中山故居。據說,1892年初孫中山兄長孫眉自檀香山匯款回鄉,孫中山從香港回到翠亨村,親自設計和主持修建了這棟中西合璧、風格獨特的兩層樓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故居前院的左側有一棵酸子樹,是孫中山先生于1883年從檀香山帶回樹種親手栽種在此,至今已140多年,依然枝繁葉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孫中山故居是一幢磚木結構的兩層樓房,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建筑面積340平方米。進屋參觀的游客只能分批進入,等待的游客只能排著長長的隊伍有序延伸,大家安靜地等待著,偶爾有輕聲的交談,那也是圍繞著孫中山先生的事跡與精神,聲音輕緩而充滿敬意。隊伍里有精神矍鑠的老者,帶著對偉人的深切懷念而來;有充滿朝氣的年輕人,他們懷揣著對歷史的好奇與探索的渴望,希望能從這里汲取前行的力量;還有天真可愛的孩子,在家長的帶領下,開始認識這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故居一樓是《孫中山生平展》從他少年時期就萌生的救國救民的志向,到一生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國而不懈奮斗,晚年與時俱進,提出新三民主義,聯俄、聯共、扶助農工,始終展現出他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對革命事業的執著追求以及不斷適應時代發展的進步精神。展覽通過各種展品和展示方式,激勵人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而努力奮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故居二樓展示了孫中山先生的親屬與后裔陳列,反映了孫中山親屬與后裔的情況,以及他們對其革命事業的巨大支持、貢獻和犧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參觀了孫中山故居,繼續向前走來到了《孫中山紀念館》。該館初建于?1966年?作為孫中山生平事跡陳列館興建,1999年11月?改建為現名。改建后的紀念館建筑面積達?6000平方米?,其中首層中部設有紀念大堂?。2024年5月1日,該館經過全面升級后重新開放,新增了智慧導覽、MR智能眼鏡交互系統等現代科技展陳手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孫中山紀念館》展示了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偉人的足跡”這核心概念,通過求索之路、共和之路、斗爭之路、合作之路、繼承之路遞進式敘事,分為立志救國上下求索、推翻帝制創立民國、捍衛共和愈挫愈奮、國共合作開創新局、鞠躬盡瘁偉業永存五部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館內精選410余張歷史照片、120余件文物,真實還原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讓觀眾仿佛能觸摸到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感受孫中山先生為實現民主共和所作出的重大貢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有幸走進《孫中山紀念館》,內心充盈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敬畏與激動。踏入展館的那扇大門,宛如穿越了時空的隧道,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展廳里大量的歷史照片和影像生動地記錄了孫中山的重要活動和歷史場景。從他早期在海外宣傳革命時的留影,到領導起義、建立政權等關鍵時刻的照片,讓我們仿佛置身于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親身感受歷史的風云變幻。影像資料則以動態的形式呈現了孫中山的風采和革命活動的場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佇立在展廳,激動的情緒也在心底蕩漾,能夠親身感受這一段偉大的歷史,近距離接觸那些曾經改變中國命運的歷史事件,仿佛自己也成為了歷史的見證者。我們渴望從每一個細節中汲取力量,更加深刻地理解那個時代的奮斗與拼搏,也更加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和平與繁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漫步在紀念館,眼望著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想象著先生當年為了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奔走呼號、殫精竭慮,心中不禁涌起無限的崇敬與感慨。那是對先驅者的敬仰,也是對歷史的敬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孫中山故居公園內仿建幾所典型的清末民居,再現孫中山故鄉當年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狀況及當地的民俗風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漫步在孫中山故居紀念公園,發現公園內掛有一口銅鑄大鐘。警世鐘由銅鑄成,直徑1.2米、高2米、重1.5噸,上面銘刻著孫中山先生在1924年關于中華民族要覺醒的著名演講詞及其“共進大同”手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警世鐘是為了提醒后人繼續為國家的統一和富強而奮斗,象征著孫中山先生對中華民族的深切關懷和期望,鼓勵后人不斷努力,實現國家的偉大復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在孫中山故居公園內還發現一個大園銅鼎,據說還是孫中山故居公園內的重要文物。這個鼎名稱是《中山鼎》,口徑為1866毫米,高1925毫米,銘文高590毫米,基座寬度1912毫米,分別代表孫中山先生的出生、逝世時間、享壽年數以及推翻帝制、建立民國的年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銅鼎不僅是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的重要文物,也是紀念孫中山先生的重要歷史遺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閑步在公園還真是移步換景,看到了一個特殊的鑄銅雕塑“根”,引出了一個特殊的紀念意義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童年時的孫中山常在家門前的大榕樹下,聽村中參加過太平天國起義的老人馮觀爽講述洪秀全的故事,他后來回憶自己的革命思想最早根源于此。為紀念這一經歷,公園在大榕樹下立起了鑄銅雕塑“根”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不僅是一座故居建筑,更是一座精神的豐碑,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的理念激勵著我們在新時代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再見了,孫中山故居紀念館!</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那曲县|
河北区|
资阳市|
四川省|
辽源市|
龙州县|
慈溪市|
八宿县|
博乐市|
凤阳县|
石城县|
来凤县|
兴宁市|
子长县|
沿河|
安国市|
绥滨县|
海门市|
旌德县|
景德镇市|
博罗县|
桐乡市|
军事|
鄯善县|
千阳县|
吐鲁番市|
环江|
肇庆市|
分宜县|
绥滨县|
青河县|
秭归县|
磐安县|
卢龙县|
华阴市|
九江县|
玉门市|
开平市|
龙井市|
铁力市|
玛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