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母親出生于1908年(農歷戊申年),1985年11月離開人世,至今已經40周年了。四十年來母親的音容笑貌始終在我的腦海里浮現,因為她永遠活在我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 母親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在黑暗的舊社會,她裏著一雙小腳,帶著幾個孩子,生活不知有多艱辛!她有過兩段婚姻,第一個丈夫在留下一對雙胞胎兒子后因體弱多病久治不愈而離世,轉嫁給我的父親后又相繼生下三子一女(女兒四歲時夭折),我是她最小的兒子。父親為了全家人的衣食住行整天忙忙碌碌,家務勞動自然都由母親操持。那時候,由于舊世俗觀念的影響,族人對一個改嫁過來的女人總會投來異樣的目光。加上家里人口眾多、生活貧困,別說生活壓力有多大,就是在家族中的地位也十分低微(這些是我 長大以后才知道的)。</p> <p class="ql-block"> 好在不久,新中國成立了,窮苦人民翻身做了主人。長大成人的大哥二哥也成了村農會和民兵小隊的積極分子,我們一家的生活才有了起色。五十年代初,母親還年輕,沒少參加“婦救會”組織的各種活動(例如:在村口放哨,以防壞人進村;為志愿軍戰士納鞋底做布鞋等等)。而小小年紀的我(我是1947年生人)總愛在她身邊鬧騰,她總是拍拍我的小屁股:“一邊玩去,別妨礙我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聽聽,這是多大的口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上面這張泛黃的照片攝于1959年,從左至右:大嫂、大侄女、母親、父親、我、三哥。那年我才13歲)</span></p> <p class="ql-block"> 別看母親沒有文化,思想覺悟還挺高的。50年代中期,農業合作化運動全面推進,但不少農民還是有抵觸情緒。記得有一天,剛掛上紅領巾的我唱著“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好”的歌曲蹦蹦跳跳從學校回到家里便受到了父親的訓斥:“好?耕牛都快好沒了!”這時母親接上了話茬:“怎么啦?牛和田地是土改分來的,沒有共產黨、沒有社會主義那來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母親的堅持下,我家率先加入了低級社,父親還當上了小組長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下圖是母親和我及我兩個女兒的合影,攝于1978年】</span></p> <p class="ql-block"> 60年代初,大哥支工去了衢州化工廠(二哥在我6歲時就已不幸溺水身亡),三哥考上了浙江農業大學,四哥也參軍入伍去了舟山群島,而我尚年少。不巧的是原本身強力壯的父親突發頑疾臥榻在床,家庭勞動力陡減。這時的母親即要操持家務,又要養豬放牛,她用柔弱的肩膀,擔起家庭的重任;用勤勞的雙手,托起生活的重量!在她憔悴的背影里,詮釋著對孩子們的無私付出和深深的母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上圖是拍攝于八十年代的老照片,從右至左:大哥、三哥、四哥、侄子(三哥的兒子)】</span></p> <p class="ql-block"> 1971年我父親不幸離世,當時我在部隊服役,正在福建前線某海島執行任務,一時半會趕不回家,心情十分煩躁不安。這時我收到了“父后事已辦妥,望兒安心服役”的電報,這是母親給我的電報,這是母親在理解兒子“忠孝不能兩全”的心情下發來的電報呀,我反復看著這封十二字電報,不禁淚流滿面、大放悲聲……但我深知母親來電的含義,我終于化悲痛為力量,重塑了我保衛祖國、安心服役的堅定信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1970年參加千里野營拉練途徑古田在“古田會議舊址”前的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 母愛是我今生永遠不會忘卻的記憶,即使在我成家以后,她對我仍然是關愛備至、體貼入微。當然母親也有發脾氣的時候,最使我難以忘懷的是我9歲那年,我把三哥置放在閣樓上的初中課本偷偷拿到貨郎擔上去換糖吃,母親發現后,用竹絲條把我一頓好揍,雖然傷皮不傷骨,卻也在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傷痕!事后母親撫摸著我身上的傷痕失聲痛哭,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打在兒身上,痛在娘心里”吧!不過說句實話,從那時起,我真的學會了怎樣做人,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p> <p class="ql-block"> 1985年11月17日,母親因患病久治無效以78歲的高齡(那時候是高壽了)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臨終前她拉著我的手說“多種點油菜,多種點麥子,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啊!要努力工作,要勤儉持家,千萬不要忘了做人的根本…….”她在我們的千呼萬喚中永遠離開了人世,離開了她的子孫后代,然而她勤勞善良、勤儉持家的精神在我心中永存!因為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是她“晨昏定省無閑暇,針黹廚炊事事精"的偉大母愛和精神,教我學會了做人做事的許多道理—-她,就是生我、養我、疼我、愛我的母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1983年春節我們全家拍攝的唯一一張全家福。第二排右五為年已76歲高齡的老母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謹以此文追憶我親愛的母親!謹以此文獻給偉大的母親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往事隨風2025.5. 于北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平县|
伊春市|
桦川县|
西乌珠穆沁旗|
唐海县|
朝阳县|
东城区|
蒙阴县|
宜川县|
任丘市|
滦南县|
昌平区|
大厂|
肥西县|
名山县|
禄丰县|
易门县|
大竹县|
桐梓县|
韶山市|
兰考县|
济宁市|
扎兰屯市|
富裕县|
河北省|
梁河县|
佛冈县|
潢川县|
无棣县|
龙南县|
静安区|
阿荣旗|
宝鸡市|
化州市|
溧阳市|
南涧|
祥云县|
涡阳县|
乐亭县|
宜都市|
河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