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謝安:東晉政治家,淝水之戰指揮者</b></p><p class="ql-block">一、家世背景與早年經歷 </p><p class="ql-block">出身名門:謝安,字安石,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東晉頂級門閥“陳郡謝氏”,與瑯琊王氏并稱“王謝”,是東晉最具影響力的士族之一。 </p><p class="ql-block">少年才名:幼年聰慧,4歲時被名士桓彝(桓溫之父)稱贊:“此兒風神秀徹,后當不減王東海(王導)。” </p><p class="ql-block">隱居東山:早年拒絕朝廷征召,隱居會稽東山(今浙江上虞),與王羲之、許詢、支遁等名士交游,縱情山水、吟詩作賦,時稱“東山高臥”,成為后世文人隱逸的典范。 </p><p class="ql-block">二、出仕與政治生涯 </p><p class="ql-block">1. 40歲出山 </p><p class="ql-block"> 謝安早年多次拒絕朝廷征召,直到其弟謝萬北伐失敗,謝氏家族政治地位動搖,才于360年(40歲)出仕,任桓溫司馬,后歷任吳興太守、侍中、吏部尚書等職。 </p><p class="ql-block"> 成語“東山再起”即源于他的這段經歷。 </p><p class="ql-block">2. 周旋桓溫,保全晉室 </p><p class="ql-block"> 桓溫專權時,欲廢晉帝自立,謝安以智謀周旋,使其未能得逞。 </p><p class="ql-block"> 桓溫病重時問謝安:“我死后,你會如何評價我?”謝安答:“您對晉室的忠誠,可比伊尹、周公。”巧妙化解危機。 </p><p class="ql-block">3. 淝水之戰的總指揮 </p><p class="ql-block"> 前秦百萬大軍壓境:383年,前秦苻堅率80萬(一說112萬)大軍南下,意圖滅晉。 </p><p class="ql-block"> 謝安的鎮定自若:面對危機,謝安任命弟弟謝石為元帥、侄子謝玄為前鋒,自己坐鎮建康(南京),表面悠閑下棋,實則運籌帷幄。 </p><p class="ql-block"> 以少勝多:晉軍8萬精銳在淝水之戰中大敗前秦,奠定南北朝對峙格局。捷報傳來時,謝安正在下棋,僅淡淡說:“小兒輩已破賊。”隨后回屋時,因激動而折斷木屐齒(成語“折屐齒”典出于此)。 </p><p class="ql-block">三、治國與文人氣度 </p><p class="ql-block">1. 推行“鎮之以靜”政策 </p><p class="ql-block"> 謝安執政期間,主張“清靜無為”,減輕賦稅,穩定社會,使東晉迎來“太元之治”的短暫繁榮。 </p><p class="ql-block">2. 文化貢獻 </p><p class="ql-block"> 與王羲之、孫綽等組織“蘭亭雅集”,推動東晉玄學與文藝發展。 </p><p class="ql-block"> 培養家族人才,其侄謝玄、孫謝靈運均為歷史名人。 </p><p class="ql-block">四、晚年與評價 </p><p class="ql-block">功高震主,被迫離京:淝水之戰后,謝安威望過高,遭司馬道子排擠,被迫出鎮廣陵(今揚州),不久病逝,享年66歲。 </p><p class="ql-block">歷史評價: </p><p class="ql-block"> 唐代房玄齡:“安石有廟堂之量,不嫻將略,然能任賢使能,終成淝水之功。” </p><p class="ql-block"> 后世贊譽:被譽為“江左風流宰相”,與王導并稱“王謝風流”。 </p><p class="ql-block">五、軼事與典故 </p><p class="ql-block">1. “小兒破賊”:淝水之戰勝利后,謝安表面平靜,實則內心狂喜,體現其沉穩性格。 </p><p class="ql-block">2. “謝安折屐”:聽聞捷報后,因激動過門檻時折斷木屐齒,成為后世形容強忍喜悅的典故。 </p><p class="ql-block">3. “圍棋賭墅”:戰前,謝安與謝玄下棋,以別墅為賭注,故意輸棋以激勵謝玄。 </p><p class="ql-block">總結 </p><p class="ql-block">謝安是東晉最具傳奇色彩的政治家,兼具名士風流與治國才能。他早年隱居,中年出山力挽狂瀾,晚年功成身退,以淝水之戰名垂青史。其“鎮定自若”的處世智慧與“東山再起”的傳奇經歷,成為后世文人敬仰的典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名人軼事故事??????</b></p><p class="ql-block">謝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東晉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名士,陳郡謝氏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江左風流宰相”。他一生經歷豐富,既有隱居東山的風雅,又有淝水之戰的功業,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軼事。 </p><p class="ql-block">1. “東山再起”的典故 </p><p class="ql-block">謝安年輕時才華橫溢,卻長期隱居會稽東山(今浙江上虞),與王羲之、許詢、支遁等名士游山玩水,吟詩作賦,拒絕出仕。時人感嘆:“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謝安不出山,天下百姓怎么辦?) </p><p class="ql-block">直到40多歲,因家族衰落,他才應征入朝,官至宰相,最終在淝水之戰中力挽狂瀾,成為東晉中興名臣。后世用“東山再起”比喻隱退后再度出山,或失敗后重新崛起。 </p><p class="ql-block">2. 淝水之戰,鎮定自若 </p><p class="ql-block">383年,前秦苻堅率百萬大軍南下,東晉朝野震恐。謝安作為總指揮,卻鎮定自若,甚至在下棋時接到捷報,只淡淡說了一句:“小兒輩已破賊。” </p><p class="ql-block">客人問他為何如此平靜,他答:“不然,恐兒輩亂人意耳。”(如果不這樣,恐怕會擾亂人心。) </p><p class="ql-block">其實,謝安內心極為激動,回家時連木屐的齒絆斷了都沒察覺,成為“屐齒之折”的典故。 </p><p class="ql-block">3. “雅量”過人,臨危不亂 </p><p class="ql-block">謝安以“雅量”(氣度寬宏)著稱。一次與友人乘船,風浪驟起,眾人驚慌失措,唯獨謝安吟嘯自若。船夫見他如此鎮定,也繼續前行。 </p><p class="ql-block">后來風浪更猛,謝安才緩緩說:“如此,將無歸?”(這樣下去,我們還能回去嗎?)眾人這才知道,他不是不怕,而是能控制情緒。 </p><p class="ql-block">4. 謝安與王坦之的對比 </p><p class="ql-block">權臣桓溫曾設宴,欲借機除掉謝安和王坦之。王坦之嚇得汗流浹背,連手板都拿倒了;而謝安從容入席,吟誦嵇康的詩句:“浩浩洪流,帶我邦畿。”桓溫被他的氣度折服,最終放棄殺心。 </p><p class="ql-block">5. 臨終前的遺憾 </p><p class="ql-block">謝安晚年因功高震主,遭皇帝猜忌,被迫出鎮廣陵(今揚州)。臨行前,他悵然說:“昔桓溫在時,吾常懼不全。忽夢乘溫輿行十六里,見一白雞而止。今代溫執政十六年矣,白雞主酉,吾病殆不起乎?” </p><p class="ql-block">——他夢見自己乘桓溫的車走了十六里,見到白雞而停,認為這是自己執政十六年、將在酉年(雞年)去世的預兆。不久后,謝安果然病逝,時年66歲。 </p><p class="ql-block">后世評價 </p><p class="ql-block">謝安被后世譽為“江左風流宰相”,既能在亂世中運籌帷幄,又能保持名士風度。李白曾寫詩贊他:“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他的故事也成為中國歷史上智慧與風度的典范。</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岛市|
鹰潭市|
咸丰县|
太湖县|
耿马|
皋兰县|
平顺县|
大渡口区|
资阳市|
阿拉善左旗|
杂多县|
富宁县|
克山县|
错那县|
腾冲县|
红安县|
江川县|
镶黄旗|
常宁市|
碌曲县|
霸州市|
平潭县|
隆昌县|
昌图县|
广州市|
岳西县|
石门县|
平陆县|
平武县|
济南市|
滦平县|
聂拉木县|
衡南县|
新和县|
旺苍县|
松江区|
大连市|
班玛县|
庆安县|
景东|
蒙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