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稱:鳳凰涅槃</p><p class="ql-block">美篇號:5082942</p><p class="ql-block">圖/網絡致謝</p> <p class="ql-block">讀了老舍先生的《我的理想家庭》,我竟有些恍惚。這恍惚不是因了文字的艱深,恰恰相反,是因了文字的平易。老舍先生筆下那個七間小平房的家,分明就在眼前,卻又遠在天邊。</p><p class="ql-block">七間房。老舍先生算得仔細:客廳、書房、兩間臥室、客房、廚房、廁所。不多不少,恰夠用。我想起自己住過的那些房子,不是太擠,就是太空。太擠時,連轉身都難;太空時,說話都有回聲。老舍先生不要電話,不要電扇,更不要保險柜。這些東西,如今哪家沒有?偏是他,偏是那個年代,偏要"故意不要"。</p> <p class="ql-block">我忽然明白了什么。老舍先生要的不是房子,是家。房子是磚瓦,家是人心。電話響了,人心就亂了;電扇轉了,人心就浮了;保險柜鎖了,人心就緊了。老舍先生要的是松快,是自在,是"熱茶杯不至于燙出桌面的圓白印來"的妥帖。</p><p class="ql-block">院子要種樹。老舍先生愛樹,愛花,愛蟈蟈。他說院子里要有"一株小果木樹",要能"打太極拳"。我想起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那才叫個講究。可老舍先生不講究排場,只講究實在。樹不必名貴,能結果就好;花不必珍奇,能開就好。這倒讓我想起我鄉下老家的院子,一棵棗樹,一架葡萄,夏天能乘涼,秋天能解饞。簡單,卻踏實。</p> <p class="ql-block">說到家人,老舍先生寫得極妙。一妻一兒一女,不多不少。妻要會做飯,兒要淘氣,女兒要懂事。他自己呢?擦地板,澆花,喂金魚。這樣的分工,透著股子默契。我想起現在的人家,要么是丈夫當甩手掌柜,要么是妻子怨聲載道。老舍先生筆下這一家子,各司其職,其樂融融。</p><p class="ql-block">最讓我動容的是那句"這個家庭頂好是在北平"。北平,多好的地方。老舍先生生于斯,長于斯,寫于斯。他說若是北平不行,成都或青島也可,但"必須在中國"。這話聽著平常,細想卻叫人鼻酸。那個年代,多少人在戰火中流離失所,家不成家,國將不國。老舍先生筆下這個理想家庭,竟成了亂世中的一劑良藥。</p> <p class="ql-block">我合上書,走到窗前。窗外是高樓大廈,車水馬龍。我想找一棵樹,卻只見鋼筋水泥。老舍先生那個七間小平房的家,如今怕是難尋了。不是房子難尋,是那份心境難尋。我們有了更大的房子,更多的電器,更便捷的生活,卻常常覺得少了點什么。</p><p class="ql-block">少了什么呢?我想是少了那份"故意不要"的清醒。老舍先生什么都想得明白:不要電話,因為怕打擾;不要電扇,因為怕著涼;不要保險柜,因為沒什么可鎖的。我們如今什么都要,卻什么都留不住。房子越住越大,心卻越來越空。</p> <p class="ql-block">也許,理想家庭從來不在遠方,而在我們心里。老舍先生用他那一貫平實的筆調告訴我們:家,不過是幾間夠住的房子,一個種著樹的院子,幾個知冷知熱的人。簡單,卻難得。</p><p class="ql-block">夜深了。我關上燈,躺在床上。恍惚間,我仿佛看見了老舍先生筆下那個家:七間小平房,院子里有棵樹,樹下有個藤椅。老舍先生坐在藤椅上,喝著茶,看著書,偶爾抬頭看看天。天很藍,云很白,日子很長。</p><p class="ql-block">這樣的家,真好。</p><p class="ql-block">(孫福有,大連市甘井子區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村|
齐齐哈尔市|
彭州市|
牙克石市|
威信县|
花莲县|
天峨县|
巴塘县|
梨树县|
自治县|
城步|
安丘市|
福泉市|
石楼县|
公安县|
商洛市|
门源|
宝山区|
项城市|
北碚区|
巩义市|
广宁县|
饶平县|
南部县|
星座|
务川|
伊春市|
肇源县|
赞皇县|
山阴县|
隆林|
秦安县|
瑞丽市|
高台县|
泗洪县|
嫩江县|
手机|
高安市|
五大连池市|
兰坪|
白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