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清弟安排的網約車到達了朱子公園門口接我們,我們與秀云同學夫妻道別,感謝他們今天的陪伴。清弟的熱情款待讓我們倍感溫暖,帶著這份美好的回憶,我們踏上了前往水源鄉錢團村的旅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事先聯系過的妹子(仁玉)已經在家中等候。她的新家剛完工不久,藍色的玻璃窗和陽臺欄桿在陽光下閃爍著海一般的清澈光芒,仿佛將整個天空都映入了屋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棟嶄新的現代風格房屋矗立在舊式土胚房旁,白色外墻與藍色玻璃窗相映成趣,成為村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門前縱橫交錯的電線雖略顯雜亂無章,卻也增添了幾分農村生活的煙火氣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廳潔白光滑的墻面掛著兩串紅色裝飾品,為整個空間增添了一抹喜慶的色彩。木質柜子上擺放著整齊的物品,二盆綠植靜靜分立兩旁點綴其間,讓人感受到家的溫馨與舒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廳的左側特別設置了一處茶室。明式靠背椅穩坐主位,長方形泡茶桌居中而立,周圍環繞著三條板凳,可供多人圍坐品茗,共享閑適時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茶室的墻上掛著一幅帶有“福”字的藝術畫作,寓意吉祥如意。一套木質茶桌椅組合搭配長凳,桌上擺放著茶具和其他物品,簡單卻充滿生活氣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妹子在廚房忙碌著,詢問我們想吃些什么。我們笑著回答越簡單越好。她早已準備了一只燉好的鴨子,還煮了幾碗青菜,自制的臘肉和香腸,主食則是地道的建甌扁肉,香氣四溢,令人垂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廚房里爐灶上的兩個抽油煙機的藍色風扇輕輕轉動,臺面上擺放著鍋蓋和其他廚具,一切顯得井然有序,盡顯主人的勤勞與細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吃飯前的空隙時間,我參觀了妹子的新屋,并登上屋頂平臺,拍攝錢團村的村貌。放眼望去,新蓋的水泥房鱗次櫛比,與舊時的土胚房形成鮮明對比,那些黑色屋頂的土胚房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從高處俯瞰,村莊的房屋建筑群落盡收眼底。瓦片鋪設的屋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周圍茂密的綠色植被覆蓋的小山丘環繞著村莊,構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鄉村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仁者航拍鏡頭下的錢團村,整體布局清晰可見,房屋密集排列,灰色瓦片為主色調的屋頂點綴著不同顏色的小頂棚或窗戶裝飾,周圍分布著農田區域,綠植覆蓋部分土地表面,展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俯瞰視角下,錢團村的上、中、下村的房屋密集排列,瓦片覆蓋的屋頂與綠色植被相映成趣,遠處農田景觀延伸至遠方,河流穿過其中,橋梁連接兩岸,勾勒出一幅寧靜祥和的鄉村圖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鄉村景觀照片中,多層建筑群坐落于綠意盎然的山腳下,青瓦屋頂與藍天白云相映成趣,連綿起伏的小山脈環繞四周,遠處的錢團大橋飛架田園溪,連接兩岸。展現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鄉村生活的寧靜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吃過飯后,我與妹子拍照留念。說起妹子,她繼承了父母的善良秉性,對錢團村的知青們關懷備至。無論你是哪個生產隊的知青,她都熱情友好,當年知青們遇到問題找到她家總能得到解決。因此,每當福州知青回到第二故鄉時,都會來她家看望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背景墻上掛著日歷與裝飾品,廚房臺面整潔有序,歲月的痕跡在她的臉上悄然流轉,卻掩不住他們相見時內心的喜悅與滿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兩位老人就是錢團村民陸上慶夫妻,是妹子的爸爸媽媽,他倆共育有八個孩子(六女二男)。妹子最大,他們都是口口聲聲叫我大哥。二十多年前,我攜家帶口來到錢團看望他們,兩位老人在他們的錢團舊家熱情接待我們。當時我拍攝了這二張照片,背景墻由木質板構成,房間內陳設簡單溫馨,兩人面帶微笑慈祥地注視著鏡頭,仿佛在訴說著村民與知青過往的故事。十五年前,他們倆先后榮歸天國留下這張值得紀念的照片,讓我們懷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8年我女兒結婚,他們每家都派了一個代表,在陸嬸的帶領下來到福州,參加了我女兒的婚禮。這是我帶領他們前往長樂機場和下沙沙灘游玩時拍攝的照片,轉眼又過去十七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午,妹子帶我們到屋旁的枇杷樹上采摘枇杷,品嘗這甘甜的果實。他們似乎正在享受這個過程并交談著什么,背景中一座傳統的土磚房靜靜佇立,見證著歲月的變遷與生活的甜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是當年的村供銷社,是知青夏天洗澡與洗衣服的地方。如今已成為村里的一處廟宇,不知供奉何方神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是當年我在錢團插隊時住過的知青小屋,如今舊屋已拆除,村民在此蓋起一棟漂亮的新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隨后,我們繼續在錢團村游走,看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探望一些熟悉的村民。只是那些比我們年紀大的村民大多已經不在了,只剩下一些比我們年紀小的,當年還是小孩子,曾經玩在一起的村民。我們來到錢團老三的家,他剛剛干活回來,熱情款待我們,臉上洋溢著淳樸的笑容,讓人倍感親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接著我們又來到村民張振雙的家中,他的家也是今年剛剛蓋好,現代住宅樓外觀整潔明亮,外墻采用淺色涂料搭配藍色玻璃窗框設計,門廊上方雕刻精美的圖案增添了藝術氣息,門前設有鐵藝大門及對稱柱式入口處,盡顯主人的品味與用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站在振雙家外面,觀看他家現代風格建筑的新家,并深情款款地相互問候交談。他女兒熱情的拿出剛剛采摘的枇杷和桑葚給我們品嘗,一直邀請我們今晚在他們家吃一頓飯。振雙是一個心靈手巧的木匠,新家中所以木匠的活都是由他親手制作,當年有知青返城前,也是委托他打造一些家具帶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女身穿棕色T恤搭配淺色褲子,戴著墨鏡顯得休閑自在。背景中的振雙家院子的后門處,建筑風格獨特門樓,灰色仿古瓦片屋頂與木制結構相得益彰,透露出濃厚的生活氣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張振雙的家就在當年我們挑水的水井旁,那可是全村唯一的一口水井,水質清澈甘甜。現在都用是自來水了,就沒有人來此挑水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黃美女蹲在井臺旁邊地上與振雙熱情交流,詢問當年知青挑水的情況和這眼水井的特色。背景是一處農村庭院環境,地面鋪著石板路,旁邊堆放了一些木制物品及工具箱等雜物,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與生活的點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就是當年錢團村大隊部,紅色木門緊閉,里面已經荒廢,只留下原先的大舞臺,現如今已經成為村里美女們晚上跳廣場舞的臺子,每天晚上都有一群女村民來此載歌載舞。歲月的痕跡在這里悄然沉淀,見證著村莊的變遷與歷史的滄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和張振雙在他家院子里拍照留念,他說以后知青到錢團村都可以在這兒休息,話語中充滿了熱情與關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還來到村民張賢珠的家,她家坐落在天華林溪旁邊,離當年知青小屋不遠。過年后她已回到南京女兒的家,年前她一直邀請我來錢團游玩,可惜那時我沒有時間。現在拍張照片告訴她,我來過了??????。她家對面竹林茂密,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光影,小溪的泊岸石墻低矮,小溪流水潺潺流過,自然與寧靜交織成一幅和諧的畫面,仿佛在等待著主人的歸來。</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马县|
梁平县|
靖江市|
怀远县|
柘荣县|
郑州市|
丹巴县|
恭城|
遂宁市|
泌阳县|
城口县|
霍城县|
马鞍山市|
吴川市|
黄山市|
古丈县|
格尔木市|
岳普湖县|
义乌市|
南召县|
山东省|
兴业县|
富源县|
贺州市|
普洱|
青州市|
台山市|
新乐市|
调兵山市|
丹棱县|
罗江县|
烟台市|
丹寨县|
保康县|
惠东县|
抚松县|
和政县|
浦江县|
黄骅市|
澄迈县|
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