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之一,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成</span>立于1753年,建立源于內科醫生兼收藏家漢斯·斯隆爵士71,000件藏品的捐贈。舊址為倫敦蒙塔古居,后因藏品激增,19世紀拆除舊館,由建筑師羅伯特·斯默克設計新古典主義方形合院式建筑,2000年,福斯特伙伴公司將博物館的內庭改造成歐洲最大的有頂廣場,其標志性的玻璃穹頂由3312塊玻璃組成,連接起了原來孤立的大英圖書館與各個分館。</p> <p class="ql-block">從這里走入知識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圓頂閱覽室由悉尼·斯默克(Sydney Smirke)設計。該閱覽室于1857年開放,其設計靈感來自羅馬的圓頂萬神殿。閱覽室擁有一個直徑42.6米的圓頂,被認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無支撐圓頂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孕育了許多影響世界的知名人物。</p> <p class="ql-block">卡爾·馬克思(生于德國,1818-1883年)哲學家和革命社會主義者,卡爾·馬克思每天來到閱覽室近30年。他在這里寫了《資本論》。</p> <p class="ql-block">孫中山(生于中國,1866-1925)孫中山是一位試圖結束清朝統治的革命者。1896年他逃往英國,在倫敦度過了八個月,經常在閱覽室學習。在這里,他闡述了他對中國未來治理的愿景。1912年1月1日,孫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第一任總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莫漢達斯·甘地</span>生于印度,是一位律師和反殖民領袖,他成功地利用了非暴力抵抗運動,使印度在1947年從英國統治下獲得獨立。1888年秋天,18歲的甘地前往倫敦,曾在閱覽室學習法律。</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許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博物館擁有藏品800多萬件,由于空間限制,有99%的藏品未能公開展出。</p> <p class="ql-block">?羅塞塔石碑?,古埃及文物</p><p class="ql-block">?刻有托勒密五世詔書,以埃及象形文字、草書和古希臘文三種文字書寫,是破譯古埃及文明的關鍵文物?。</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頭像?,古埃及雕塑。描繪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原為神廟入口雕像,象征古埃及盛世?。</p> <p class="ql-block">埃及館內還有法老的木乃伊等珍品,因為年初剛去過埃及,所以我們沒有深入參觀。</p> <p class="ql-block">?亞述人首翼獅像(拉瑪蘇)?,古中東文物。五腿翼獅像,守護亞述王宮,體現兩河流域藝術?。</p> <p class="ql-block">在大英博物館,入目皆是精美絕倫的各國珍品,令人驚羨。</p> <p class="ql-block">維納斯。</p> <p class="ql-block">沐浴中的維納斯</p> <p class="ql-block">最美維納斯</p> <p class="ql-block">帕臺農神廟,雅典,公元前450-430年。這座神廟曾經包含著巨大的雅典娜女神的黃金和象牙雕像。寺廟的外面裝飾著華麗的大理石雕塑,雕刻著希臘神話中的人物和理想化的雅典生活。雅典娜的雕像已經丟失,但大部分外部雕塑仍然存在。</p> <p class="ql-block">擔任中英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大英博物館文化講師的同學親自擔任講解員。</p>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的痛,收藏的仿制品。</p> <p class="ql-block">現代雕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p>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里33號館珍藏著超過23000件中國文物,從古代陶器、漆器到精美的玉器,再到造型獨特的青銅器,真是琳瑯滿目。佛像、經卷、唐三彩等,每一件都是歷史的見證者。</p> <p class="ql-block">龍紋琉璃磚。這組法華彩釉琉璃磚構成了大型的高浮雕、藍黃釉行龍紋飾,游弋在蓮花間。原是山西寺廟建筑屋脊上的裝飾品,后被盜取。因為磚瓦太大不好帶走,所以每塊琉璃磚都被切割成五段。現展出的是由何鴻卿先生買下捐贈給大英博物館的。</p> <p class="ql-block">青銅雙羊尊。商朝酒器,雙羊頭部支撐容器,飾饕餮紋與弦紋。1860年圓明園劫掠中流失,造型融合動物形態與禮器功能,是商周青銅器罕見設計。</p> <p class="ql-block">五供青銅器,清朝祭祀用品。</p> <p class="ql-block">玉琮,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世界上最長的玉器。</p> <p class="ql-block">《女史箴圖》唐摹本。當今中國存世最早的絹本畫,被譽為"國寶中的國寶",更是大英博物館中國館的鎮館之寶。東晉畫家顧愷之的代表之作,充分體現了他"春蠶吐絲,形神兼備"的繪畫特征。在八國聯軍侵華事件中流失海外,后被大英博物館以25鎊買下。</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玉璽。這枚大型玉璽是由乾隆皇帝于1764年委托制作的,以紀念后來被稱為頤和園的即將完工,底座上刻有“清漣漪園”,四面刻有乾隆的詩句,大小、材質和裝飾雙龍旋鈕是典型的皇家玉璽。</p> <p class="ql-block">三菩薩壁畫,從左到右,刻畫的是普賢、觀世音及文殊菩薩,三菩薩面龐豐腴,體態雍容,衣飾華麗,栩栩如生。原藏于河北省行唐縣清涼寺,由五臺山僧人所繪,20世紀處被英國人用十萬大洋買下并切割成12塊運到倫敦,后被個人收藏家購買,并捐贈給大英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金代水月觀音。</p> <p class="ql-block">隋代阿彌陀佛大理石像,高5.8米,雕于公元585年。來自河北韓翠村崇光寺。1938年國民政府贈送。</p> <p class="ql-block">香港回歸66個編鐘中最大的一個。</p> <p class="ql-block">玉龍豬,新石器時代。</p> <p class="ql-block">在大英博物館陳列著世界上收集最全、最精美、展覽最豐富的中國瓷器,總共有1700多件展品,時間垮度從公元3世紀到20世紀,一些展品是世界上現存的唯一一件,它包括中國五大名窯中的全部:汝窯、官窯、鈞窯、定窯和哥窯。</p> <p class="ql-block">對瓶子全名是“元至正十一年青花云龍紋象耳瓶”,俗稱“大維德花瓶”,他們是作為元青花的斷代標準器存在的。瓶子上的銘文清晰的體現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這些關鍵信息,于是關于元青花的爭議終于有了定論。</p> <p class="ql-block">康熙琺瑯彩。</p> <p class="ql-block">五彩十二花神杯。</p> <p class="ql-block">韶紅陶尖底瓶,出土于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時期。細口、短頸、鼓腹,尖底。兩側帶耳,形態奇特。其具體用途,至今存在爭議,是幾千年前華夏先民智慧的一大重要體現。</p> <p class="ql-block">成化斗彩雞缸杯。</p> <p class="ql-block">河南汝窯青釉盞托。</p> <p class="ql-block">明宣德掐絲琺瑯銀龍紋蓋罐,全球只兩件,均流失海外。</p> <p class="ql-block">遼三彩羅漢佛。河北易縣流失的真人尺寸彩塑,現存國內為零。衣褶流暢、表情生動,兼具寫實與宗教莊嚴感,代表遼代瓷器技術巔峰。</p> <p class="ql-block">唐三彩墓葬俑,墓葬俑形象生動,姿態各異,釉色以黃、綠、白三色為主,體現了唐代高超的陶瓷工藝。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世界上最完整最大的唐三彩套器。</span></p> <p class="ql-block">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的主角一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p>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既是人類文明的寶庫,也是殖民歷史的縮影。中國館的中華文物,烙印著中國古代生活和文化的印記,流落海外長達百年,希望有一天中華文物能夠堂堂正正回家。</p> <p class="ql-block">倫敦自然史博物形似中世紀大教堂,總建筑面積為 4萬多平方米。原為大英博物館一部分,1881年分出,擁有7500萬動植物和化石礦物標本,是歐洲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擁有古生物化石標本 700多萬號,圖書館有書刊50萬種,并保存著大量早期的自然研究手稿和圖畫等珍貴品。全館有20間大陳列廳,內容包括古生物、礦物、植物、動物、生態和人類等六個方面。</p> <p class="ql-block">伊米拉克鈀石隕石,45億年,這顆充滿寶石的隕石是世界上最早的隕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藍鯨骨架“希望”(Hope)懸吊于中央大廳,是博物館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恐龍展廳位于一樓藍色區域,有海量恐龍骨骼化石,如劍龍、蛇頸龍、霸王龍等,還利用高科技復原恐龍生存演變過程。</p> <p class="ql-block">英國自然歷史文化博物館文化講師,我們的朋友朱先生陪同參觀并講解。</p> <p class="ql-block">龜化石。</p> <p class="ql-block">Chi-Chi的傳奇故事始于1957年在四川被捕獲,隨后被送到北京動物園。之后,它被奧地利的動物經紀人買下,1958年又被倫敦動物園買下并展出?,它在1972年去世,享年15歲。現在,Chi-Chi的標本在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展出?。</p> <p class="ql-block">蝴蝶標本。</p> <p class="ql-block">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p> <p class="ql-block">這棵紅杉木是一棵巨型紅杉樹的切面,樹齡長達1335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重量接近2000噸?。博</span>物館為其配備了一個時間軸,展示了這棵樹從幼苗到被砍倒的整個生命周期,以及人類歷史的發展?。</p> <p class="ql-block">自然博物館的世界之最,礦物館的鎮館之寶,全世界最大最美的藍色托帕石,9381克拉。</p> <p class="ql-block">德文郡翡翠,綠柱石,祖母綠。<span style="font-size:18px;">1384克拉。是世</span>界最大的晶體之一。更罕見的是,它以自然的、未切割的形式保存下來。曾經由巴西皇帝佩德羅一世擁有,在1831年歸第六代德文郡公爵所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生態與環境展區,展示生物多樣性,包括昆蟲、鳥類標本,以及達爾文研究過的珍稀物種。</p> <p class="ql-block">鳥類中最小的蜂鳥。</p> <p class="ql-block">地球科學展區, 火山、地震模擬體驗,以及珍貴的礦物和隕石標本。</p> <p class="ql-block">人類進化史展覽。</p> <p class="ql-block">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不僅是知識的寶庫,更通過沉浸式展覽讓公眾感受自然的神奇與科學的力量,希望能再來細細品味,慢慢領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萨市|
噶尔县|
吉安市|
五台县|
安塞县|
晋州市|
姚安县|
大田县|
丰都县|
乐亭县|
鹰潭市|
绥江县|
保亭|
合作市|
寻甸|
喀喇沁旗|
偃师市|
子洲县|
卓尼县|
开远市|
疏勒县|
略阳县|
梧州市|
惠州市|
自贡市|
邻水|
大新县|
九龙坡区|
射洪县|
信丰县|
晋中市|
阜新|
乌苏市|
南开区|
科技|
兰坪|
清远市|
当雄县|
辽阳市|
嘉鱼县|
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