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北方萬物凋零,雪花紛飛的初冬季節(jié),廣州文化公園的菊花正含苞怒放,爭奇斗艷。</p> <p class="ql-block"> 黃花崗公園的菊花展更以造型別致奪人眼球。</p> <p class="ql-block"> 座落在黃花崗公園內(nèi)的七十二烈士墓此刻更令人肅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荔灣河沙南路河涌旁盛開的異木棉</p> <p class="ql-block"> 廣州的人行天橋、高架橋上的花團錦簇。</p> <p class="ql-block"> 白云山下的云臺花園各種鮮花爭相盛開,繽紛奪目。</p> <p class="ql-block"> 怒放的簕杜鵑花</p> <p class="ql-block"> 云蘿植物園</p> <p class="ql-block"> 廣州的冬天,繁花似錦,到處是一幅幅生機盎然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你逛過羊城除夕的花市嗎?那琳瑯滿目、名目繁多的鮮花,盡情展示其獨有的風(fēng)姿和色彩,看花人則<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手幾枝心頭之愛,</span>情不自禁,笑逐顏開……</p><p class="ql-block"> 我愛花城廣州,愛它一年四季的鮮花,更愛廣州人的包容豁達、自然隨性……</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的廣州人民公園即原<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三行的遺址,</span>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就<span style="font-size:18px;">坐落在三百多年前的十三行遺址上。</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處南海之濱的廣州,自古以來就是中外海上貿(mào)易的樞紐,也是中國走向世界的門戶。</span> 從1757年至1842年,廣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的對歐美通商特區(qū)。 十三行貿(mào)易的繁榮,影響全國乃至世界,在中國海上絲綢之路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十三行歷史文化遺址示意圖。</p><p class="ql-block"> 看看這一大片密密麻麻的商鋪,這就是歷史造就的十三行。 長達一個半世紀(jì)的十三行<span style="font-size:18px;">也創(chuàng)造了歷史!</span>對于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都極其深遠。</p><p class="ql-block"> 十三行的歷史展現(xiàn)了廣州人誠信務(wù)實、開拓包容、敢為人先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后,中英《南京條約》的簽署,結(jié)束了十三行對歐美海上貿(mào)易的經(jīng)營特權(quán)。</p> <p class="ql-block"> 十三行外貨交易的部分物品展</p><p class="ql-block"> 洋裝銀器:咖啡壺</p> <p class="ql-block"> 廣繡花鳥紋插屏</p> <p class="ql-block"> 19世紀(jì)外國制角維扇骨人物折扇</p> <p class="ql-block"> 2013年十三行博物館順利開館,王恒、何杰伉儷給博物館無償捐獻了1600件珍貴文物功不可沒!至2021年底,王恒夫婦已為十三行博物館捐贈藏品高達5000余件(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王恒,1962年11月出生于廣東省廣州市,祖籍廣東省河源市熱水鎮(zhèn)。 </p><p class="ql-block"> 王恒、馮杰伉儷捐贈情況: </p><p class="ql-block">·2013年,王恒先生將自己收藏的廣彩瓷器、廣作家具、廣琺瑯、象牙制品、廣繡、銀器等珍貴文物1600余件無償捐獻給了正在籌建的廣州十三行博物館,為廣州十三行博物館順利開館做出巨大貢獻和諸多支持。此后又陸續(xù)向十三行博物館捐贈藏品,至2021年底已達5000余件(套)。 不僅如此,王恒夫婦還為全國各地博物館捐贈了不少珍品,列舉如下:</p><p class="ql-block"> 2008年至2021年,先后向河源市博物館無償捐贈陶器、廣彩瓷器、青銅器、書籍等共計1008件; </p><p class="ql-block"> 向和平縣博物館無償捐贈陶器、廣彩瓷器、書籍等共計107件; ·向黃埔區(qū)海事博物館無償捐贈航海儀器、郵票、陶器等743件; </p><p class="ql-block">· 向星海音樂學(xué)院音樂博物館無償捐贈鋼琴、簧風(fēng)琴、古琴、黑膠唱片共計338件; ·向中山大學(xué)博物館無償捐贈廣彩瓷器122件; </p><p class="ql-block">· 向廣東省博物館無償捐贈民國廣告畫、廣彩、青花瓷共21件; ·向廣州市國家檔案館無償捐贈電影放映機、天平秤等8件; </p><p class="ql-block">· 向嶺南金融博物館無償捐贈儲錢罐、支票機、票據(jù)、廣彩等,共計200余件; ·向廣州市地方志博物館無償捐贈廣彩瓷器40件; </p><p class="ql-block">· 向?qū)O中山大元帥府紀(jì)念館無償捐贈清代通草畫共計43件(套); ·向廣州市南粵先賢館無償捐贈各類文物共計100余件; </p><p class="ql-block">· 向粵劇藝術(shù)博物館無償捐贈唱機、唱片、曲本等各類文物共計112件。</p> <p class="ql-block"> 請欣賞王恒夫婦所捐贈的部分文物珍品。</p> <p class="ql-block"> 套上洋裝的廣彩瓷</p> <p class="ql-block"> 五常酸枝家具是清代后期專供外銷的廣式家具之一,現(xiàn)展示的百余件五常酸枝家具,均是王恒先生十幾年從國外悉心搜集所得。</p> <p class="ql-block"> 看看這些珍稀精致的家具,怎能不對王恒伉儷的慷慨無私油然而生敬意!亦對其家藏珍品如此豐富亦嘆為觀止。</p><p class="ql-block"> 歷史造就了十三行,十三行也創(chuàng)造了歷史。 長達一個半世紀(jì)的十三行,對于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都極其深遠。在許多國家的博物館、藝術(shù)館、檔案館和圖書館內(nèi),也都珍藏著大量有關(guān)十三行的文物、檔案、文獻等。 </p><p class="ql-block"> 廣州人誠信務(wù)實、開拓包容、敢為人先的精神在十三行的歷史中也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p> <p class="ql-block"> 清代廣式家具暢銷歐美,從而激發(fā)了廣式家具行業(yè)追隨西洋風(fēng),產(chǎn)生了一種不同于傳統(tǒng)形式,專為外銷量身定制的酸枝家具。</p><p class="ql-block"> 這就是當(dāng)時外國人熱衷的中國化客廳布置場景,家具多為從中國訂制的酸枝家具。</p> <p class="ql-block"> 這是根據(jù)現(xiàn)藏于大英圖書館的《廣州港和廣州府城畫》絹裱本卷軸水粉畫制作而成。原畫創(chuàng)作約于1760, 畫面描繪廣州府城從西邊黃沙、西關(guān)炮臺至東邊大沙頭、東炮臺的景色。真實再現(xiàn)250多年前珠江北岸街鋪碼頭、商館稅府林立、江面商船紛至、小艇游弋的十三行貿(mào)易口岸繁榮景象。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照片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別名“大鐘樓”</span> 的粵海關(guān)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這幢大樓建成于1916年,由英國建筑師戴維德·迪克所設(shè)計。<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古老的雄關(guān)見證了粵海關(guān)長達265年的歷史。</span>它是廣州市的地標(biāo)性建筑,羊城八景之一;也是廣州“千年商都”的代表建筑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現(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span></p><p class="ql-block"> 這座歐洲古典建筑形式的大樓,一共四層,連鐘樓總高31.85米,總建筑面積3292.72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嚴厲的制度下,本身工待遇又好,大家自然沒有貪腐的動力。</p><p class="ql-block">把腐敗的成本提高到不能承受的程度。<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赫德手下沒有“下不為例”,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貪腐,立即開革,失去所有一切。嚴厲到什么程度,廣東海關(guān)的一位外班關(guān)員僅僅私受報關(guān)人員一條鮮魚,就被開除,永不敘用。甚至赫德本人也要負連帶責(zé)任。1873年4月,一個副稅務(wù)司的失職造成了海關(guān)23000兩銀子的損失,赫德認為自己有失察之責(zé),用自己的錢填補了這個虧空……</span></p><p class="ql-block"> 在赫德之前,僅僅是粵海關(guān)一家,在乾隆年間就先后有6位一把手前腐后繼,被革職、抄家、流放……海關(guān)糜爛,人盡皆知。而在赫德掌控中國海關(guān)的48年中,有記錄的海關(guān)的貪污、濫用公款或其他不正當(dāng)違法行為的案件僅僅5起,這在晚清官場無官不貪的大背景下,堪稱奇跡。就算是放眼全世界文明國家,恐怕也很難找到與之比肩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海關(guān)辦公樓的每間房子有裝有這西式的壁爐</p> <p class="ql-block"> 廣東因其獨特的地理和人文優(yōu)勢、兩干多年來一直處于中外賈事和中西交強的前沿位置。布舶制度起于唐宋時期的廣州,終于清初的廣州。見證了康乾盛世的繁榮,也經(jīng)歷了近代百年滄桑與抗?fàn)帲故飞暇哂刑厥獾牡匚缓蜌v史作用。</p> <p class="ql-block"> 在海關(guān)任稅務(wù)司的五位老外中,(見照片介紹)。任職時間最長,對清政府貢獻最大,名聲遠揚的是海關(guān)第二任總稅務(wù)司赫德。</p><p class="ql-block"> 他的最大業(yè)績是一手締造了滿清唯一不貪腐部門的神話:在48年海關(guān)任內(nèi)僅發(fā)生貪腐案5例,粵海關(guān)作為重要口岸,保持零重大貪腐。</p><p class="ql-block"> 他也用極為傲人的業(yè)績證明了效率; 1861年赫德進入海關(guān)時,大清海關(guān)稅收僅有490余萬兩,到1908年赫德離職時,海關(guān)稅收已高達3020萬兩!把海關(guān)稅收從占清政府財政比重的9%迅速提高到占清政府財政收入的1/3,成為“財神庫”,支撐了晚清的財政。恭親王奕曾經(jīng)說:“如果有100個赫德,大清的事情就好辦了”。</p> <p class="ql-block"> 古代中國是一個長期“內(nèi)循環(huán)”的帝國,僅在盛唐有部分老外中國當(dāng)官的記錄,其余在中國政壇幾乎連打醬油的角色都沒有。但在滿清后期,英國人赫德卻<span style="font-size:18px;">統(tǒng)治中國海關(guān)達近半個世紀(jì)之久。</span>他不僅一手締造了滿清唯一不貪腐部門的神話,而且在各個方面深度介入中國政治,為滿清續(xù)命做出了關(guān)鍵的貢獻,堪稱帝國經(jīng)理人。</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赫德,是一個史上在華官階最高的洋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在粵海關(guān)大樓馬路對面是為廣州沙基慘案所立“毋忘此日”的紀(jì)念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治县|
保康县|
涪陵区|
泾川县|
满洲里市|
左云县|
黎平县|
辉南县|
扎鲁特旗|
海晏县|
达拉特旗|
大埔县|
万宁市|
平陆县|
德兴市|
平塘县|
高平市|
特克斯县|
南川市|
昭平县|
白河县|
宁阳县|
芒康县|
应用必备|
湖口县|
观塘区|
太仓市|
潮州市|
岑巩县|
灵台县|
清水县|
乌兰浩特市|
建德市|
崇州市|
平武县|
西林县|
石门县|
通山县|
郁南县|
南和县|
孙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