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刀客 美篇號/67211723</p><p class="ql-block">照片/自拍 音樂/美篇</p> <p class="ql-block"> 粽子,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食品。小時候,每到端午前或者當天,都有人給我家送粽子。送粽子的都是農戶,有的是我和妹妹的奶媽家,更多的則是父親治愈的患者,逢年過節或新糧上市,送點土特產表示感恩之情。送來的粽子有赤豆的、棗子的,也有純糯米的,我們喜歡挑包有赤豆、棗的粽子吃。有時粽子多了,也送一些給親戚、朋友或鄰居吃。</p> <p class="ql-block"> 我小時候幾乎沒看見母親親手做過粽子,正因為如此,我對鄰居或同學家包粽子特別感興趣,有時一看就是幾個小時。我曾想學做粽子,試了幾次,發現手太小,抓不住,尤其是扎蓑草不得要領,怎么都捆不緊。通過觀察和聽大人閑聊才知道,加工又香又甜的粽子還是比較麻煩的。原料糯米、赤豆需要提前浸泡,棗子還要去皮、去核,否則煮時容易夾生或漲破;葦葉、蓑草也要清洗、修剪、浸泡,增強其韌性;米、豆倒進葦葉卷成的錐體后,還要用手輕敲使其更密實,這樣煮出來的粽子不容易散形;粽子包得越結實,煮的時間就越長,有的人家干脆把粽子放在封好的煤球爐上燜一夜。</p> <p class="ql-block"> 直到上初中后,我終于迎來了親手包粽子的機會。那是端午節前,我去同學家竄門,正好碰到同學的媽媽在包粽子,她包的粽子不用蓑草或鞋線,純用葦葉穿插而成,所以叫“插粽”,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這種包法,引起我極大的興趣。我仔細觀察后,提出學包粽子的請求,包第1、2只粽子時,因兩手配合不協調失敗了。包第3 只粽子,在同學媽媽的指導下,我吸取教訓,取四片葦葉鋪開,卷成尖筒,用左手握住,右手拿杯子舀糯米倒進尖筒,左手顛實,上面再放兩只紅棗,右手拉下葦葉蓋住餡料,再順著粽子外圍繞緊,用左手姆指壓住剩余的葦葉,再抽一張葦葉壓住前面的葦葉,右手邊抽邊繞,留三分之一尾巴,右手拿一根三吋長的鐵針,從中心穿過粽子,把葦葉尖穿過針眼,然后拉出,一只“插粽”就成功了,我一共做了3、4只。第二天,當我把兩提(每提四只)插粽興高采烈地拎回家、并說是我親手包的時候,得到全家人的一致夸贊。</p> <p class="ql-block"> 如今,立夏時節也能吃到新鮮的粽子,但不知何故,我從未見到市場上有賣插粽的。學包插粽,作為童年甜蜜的記憶,留在了自己的心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滁州市|
麟游县|
北票市|
贺州市|
乳源|
饶阳县|
神木县|
辉南县|
八宿县|
准格尔旗|
孝昌县|
个旧市|
南乐县|
东阳市|
鹤岗市|
石阡县|
绵竹市|
南乐县|
桑日县|
湾仔区|
方山县|
依兰县|
农安县|
合江县|
彰化市|
亚东县|
长兴县|
新闻|
新巴尔虎左旗|
临潭县|
安阳县|
鹤庆县|
新沂市|
大理市|
来凤县|
兴隆县|
白银市|
扎鲁特旗|
晋城|
南通市|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