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地靈人杰,歷史人文資源豐富,數千年深厚的歷史積淀出亳州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道家講究自然和諧,建安文化蘊含的剛勁風骨,中醫藥養生提出的陰陽相濟,形成亳州獨有的文化拼圖。道教鼻祖老子,被譽為“萬經之王”;一代圣哲莊子,以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逍遙游》,教育人們探索宇宙的真理、養生的道理;三國的曹操,于亂世討伐稱霸諸侯,統一中國北方,他與子曹丕、曹植倡導推動文學藝術興盛繁榮,形成慷慨悲涼的“建安風骨”;神醫華佗,在世界醫學史上,最早應用于全身麻醉手術,首創的“五禽戲”是首批向全國推廣的三大健身氣功之一。亳州,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擁有231處文物單位,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有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273項。 亳州博物館門前,矗立著六位亳州人的先賢塑像:<b>商湯</b>:商朝創建者。<b>華佗</b>: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譽為“神醫”。<b>曹操:</b>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曹魏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魏武帝。<b>老子:</b>先秦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著有《道德經》。<b>莊子:</b>先秦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與道家始祖老子幷稱為“老莊”<b>,</b>著有《莊子》。<b>帝嚳:</b>傳為“三皇五帝”中第三位帝王。以亳為都,前承炎黃,后啟堯舜,奠定華夏根基,是華夏民族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第一位先公。 郭沫若題寫的《亳州博物館》 莊子畫像 老子畫像 曹操塑像 華佗塑像 銀縷玉衣 曹操地下運兵道 曹操地下運兵道始建于東漢末年,由魏武帝曹操為其居室需要而專門修建。最初目的是用來運兵,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該地道在三國之后仍被官方作為軍事戰道使用,并在唐宋時期多次修葺用于作戰。該運兵道全長近8千米,是中國現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地下大型軍事設施之一。內部設有各種軍事設施,如貓耳洞、掩體、障礙劵、絆腿板等,并配有通氣孔和燈龕等附屬設施。這些設施展示了古代軍事建筑的智慧和戰術的運用。 這是曹操留存于世的書法手書真跡“袞雪”二字,古樸凝重,渾然有大家氣象。在當時屬于書法高手,其善章草,歷代書論家都有很高的贊譽。 “花戲樓”又稱華祖廟或大關帝廟。這座古建筑始建于清康熙年間,以其卓越的建筑藝術,精美的雕刻和壁畫以及悠久的歷史而聞名。 鐵旗桿鑄造于清道光元年,高16余米,一對重達12噸,上鑄盤龍、鐵旗、風鈴、仙鶴等,因其構思巧妙、鑄造精美、被稱為花戲樓一絕。 關羽 岳飛 亳州是華佗的故鄉,在一代名醫的影響下,促進了亳州中醫藥業的發展,在中國的四大“藥都”中,亳州被稱為是“藥都之首”。 花轎 漫步亳州老街,領略亳州風情。 僅僅幾天的安徽之旅,讓我補習了中國歷史重要的知識,收獲滿滿的。有機會要更多的走走祖國的大好河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河县|
友谊县|
定远县|
临城县|
定边县|
大石桥市|
桂林市|
泽库县|
琼结县|
台山市|
鹤庆县|
南宁市|
深泽县|
崇明县|
昭平县|
疏附县|
西藏|
重庆市|
大埔县|
黎川县|
德州市|
深圳市|
商都县|
堆龙德庆县|
外汇|
余干县|
疏勒县|
宜良县|
荣昌县|
五华县|
垫江县|
长沙市|
嘉义市|
祥云县|
富锦市|
松桃|
于田县|
汤原县|
鲁甸县|
西丰县|
郴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