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9日星期三,陰。<div> 跟團游盧浮宮的最大好處是不用在地面的廣場上排長隊,而是可以從地下的團體通道入內參觀。玻璃金字塔之底部。<br></div> 安檢后進到盧浮宮內。仰視玻璃金字塔,貝聿銘的設計確實讓地下的自然光線豐富了許多。 因為下午還要趕著去凡爾賽宮,故而在盧浮宮只有兩個小時的參觀時間,所以老陳讓母女倆自己四處逛逛,自己則單獨行動。老陳的想法是能看多少算多少,盡量多拍一些,拿著單反相機畢竟要比五年前老陳來這只有個卡片機的情形強多了。<br> 人物塑像,但盧浮宮的展品只有法文說明牌,只能事后通過網絡查看究竟是什么意思。Barbare captif奴隸。 大理石青銅塑像,Camille卡米拉。 來自意大利的大理石塑像Autel de Selene塞勒涅,塞勒涅是希臘神話中的滿月女神。 同樣來自意大利的大理石雕塑作品,Ceres et vases decoratifs裝飾花瓶。中間貌似和平女神像,女神的形象表現出古典希臘女性的典型特征:橢圓的臉,筆直的鼻梁,豐滿的前額,稍翹的嘴角,潤滑的下巴。 盧浮宮鎮宮三寶(“愛神維納斯”、“勝利女神尼卡”和“蒙娜麗莎”)之一的勝利女神像。但目前這是復制品,真品據說出國巡展去了。<br> <div> 雖然勝利女神的頭和手臂都已丟失,但仍被認為是古希臘雕塑的杰作,不論從哪個角度,觀賞者都能看到和感受到勝利女神展翅欲飛的雄姿。<br></div> 女神神情端莊、嫻靜、凝重,體形修長,左腿微曲,顯露了曲線的起伏節奏。她豐滿而圣潔,柔媚而單純,優雅而高貴,充溢著青春與生命的意趣,這是靈與肉的完美統一,是愛與美的和諧圓融,是神與人的自然合一,構成了人體美的宇宙,是人類追求女性美的理想化標志。難怪法國雕塑大師羅丹贊嘆說:“這簡直是真的肌肉,撫摸她可以感到體溫的!” 她上身略向前傾,那健壯豐腴、姿態優美的身軀,高高飛揚的雄健而碩大的羽翼,都充分體現出了勝利者的雄姿和歡呼凱旋的激情。海風似乎正從她的正面吹過來,薄薄的衣衫隱隱顯露出女神那豐滿而富有彈性的身軀,衣裙的質感和衣褶紋路的雕刻令人嘆為觀止。向后飄揚的衣角和展開的雙翅構成了極其流暢的線條,腿和雙翼的波浪線則構成一個鈍角三角形,加強了前進的姿勢。 <p class="ql-block"> 盧浮宮共分希臘羅馬藝術館、埃及藝術館、東方藝術館、繪畫館、雕刻館和裝飾藝術館6個部分,老陳先奔繪畫館。非常喜歡這里的氛圍,因為所有的畫作都沒有玻璃阻隔,直面觀眾。</p> <div> 維納斯和美惠三女神給年輕女孩禮物(Venus and the Three Graces Offering Gifts to a Young Lady)。美惠三女神是宙斯的三個女兒。畫的意境大概是神為凡人賜福。作者波提切利(Botticelli)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br></div> 這幅也是波提切利的作品,A Youth Being Presented by Venus? To the Seven Liberal Arts, also known as Youth Presented to the Liberal Arts。維納斯介紹七項文科給一個年輕人。自由七藝應該是指古希臘的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音樂及天文學。畫中的七位女神可能是分別代表這七藝。 美妙的頂棚畫廊。 主畫面。 局部之精美令人叫絕。 十字架上的耶穌受難圖是宗教油畫最常見的主題之一。拉丁文縮寫INRI(Iesus Nazarenus Rex Iudaeorum)的中文含義:拿撒勒人耶穌人,猶太人的王耶穌受難后釘在十字架上的銘文。<br> 六位天神拱衛著寶座上的圣母與圣嬰,畫家為Cenni di Pepe ,慣稱契馬布耶Cimabue,這幅畫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前的重要作品。 《從十字架上放下基督遺體》,作者FRA ANGELICO弗拉·安杰利科原名圭多·迪彼得羅(Guido di Pietro),是意大利佛羅倫薩畫派畫家,約1420年左右進入修道院,取名菲耶索基的喬瓦尼(Giovanni da Fiesole)。安杰利科(意為天使)是后人給他的美稱。 <p class="ql-block"> 安杰利科的另一幅代表作《受胎告知》。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圣潔的色彩和獨特的構圖,將基督教中“圣母瑪利亞領受天使加百列宣告其將孕育耶穌”這一神圣時刻,轉化為充滿詩意與神性的視覺敘事。畫面呈現一個寧靜而神圣的庭院空間,背景是簡約的建筑拱門與開闊的自然風景,營造出與世隔絕的純凈氛圍。畫面中央,天使加百列身著飄逸的淡藍色長袍,羽翼以金色線條勾勒,單膝微屈,雙手攤開,姿態優雅而恭敬,正向瑪利亞傳達神諭;瑪利亞則身著象征純潔的藍白長袍,側身微退,一手撫胸,一手下垂,面容低垂且略帶羞澀,眼神中流露著謙遜與順從,仿佛在聆聽神啟的瞬間陷入沉思。</p> <p class="ql-block"> 另一處畫廊頂棚,以石膏浮雕為主要裝飾形式。浮雕內容包括花卉、植物、動物、人物等各種元素,雕刻精細,立體感強,通過光影的變化,呈現出豐富的層次感,為展廳增添了莊重與典雅的氛圍。</p> 1485年意大利畫家FRANCESCO BOTTICINI弗朗西斯科·波蒂西尼的作品《圣母圣子像》。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作品,五圣徒像。 佛羅倫薩畫家BENOZZO GOZZOLI貝諾佐·戈佐利的作品《禮拜基督降生的三賢人儀仗》。他熱衷于表達15世紀佛羅倫薩社會生活中最繁華的民俗節日場景。這種題材當時幾乎沒有人敢染指,因為人物擁擠,壁畫上很難處理好。戈佐利卻獨樹一幟,為意大利的畫壇所矚目。《禮拜基督降生的三賢人儀仗》就是這種題材的典型壁畫之一。 據《圣經》上說,耶穌降生之時,在伯利恒城的上空,出現了一顆極其明亮的星星,這時,遙遠的東方有三位賢人,知道人類的真主已降臨人間,于是他們攜帶家丁與禮物,組成浩蕩的儀仗,朝著那顆明亮的星星的方向,來到伯利恒,并參拜了剛生下的小耶穌。這是意大利教堂的壁畫中慣用的題材,但畫法各有不同。戈佐利采用游行場面,目的想借此展現佛羅倫薩城中權貴們出巡或節日游行的奢侈排場,帶有一定的社會現實意義。 1494年佛羅倫薩畫家Domenico Ghirlandaio多梅尼哥·基爾蘭達約的作品,LA VISITATION探望。 這幅也是多梅尼哥·基爾蘭達約的作品,老人與孩子肖像,慈愛之情躍然而出。 <p class="ql-block"> ATHENA雅典娜大理石雕像。雅典娜面部表情或許平靜而祥和,眼神深邃且堅定,流露出智慧與自信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傳達出女神的沉穩與睿智。身著長袍,長袍的褶皺自然下垂,線條流暢,猶如真實的布料般輕盈飄逸,通過細膩的雕刻手法,展現出衣物的質感和層次感,隨風而動的衣擺為雕像增添了一份靈動之美。手部動作優雅而有力,仿佛正在施展某種神力或指揮著千軍萬馬。</p> FRANCESCO BOTTICINI弗朗西斯科·波蒂西尼的油畫作品,La Vierge adorant l'Enfant圣母子。<br> <p class="ql-block"> LES NOCES DE THETIS ET PELLE忒提斯與佩爾的婚禮,意大利畫家BARTOLOMEO DI GIOVANNI巴托洛·迪·喬凡尼的油畫作品。這幅作品描繪了希臘神話海神波塞冬的女兒忒提斯與佩爾的婚禮場景,畫中展示了古希臘神話中的眾神和英雄們參加這場盛大婚禮的情景,畫面充滿了古典美和戲劇性?。</p><p class="ql-block"> 色彩的運用是這幅畫的一大亮點,明亮而飽和的色調營造出了歡樂、喜慶的氛圍。金色象征著尊貴與榮耀,藍色代表著神秘與深邃,它們在畫面中相互交織、輝映,給人一種奢華、富貴的感覺,仿佛將奧林匹斯山上的璀璨光輝都融入到了璀璨之中。這幅油畫不僅是一件藝術珍品,更是對希臘神話中這一重要時刻的生動詮釋,它將愛情、神話與藝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讓人得以穿越時空,感受那個遙遠而神秘世界里的浪漫與傳奇。</p> 游人如織,真有些水泄不通的感覺了。 La Predication de saint Etienne a Jelusalem耶路撒冷,威尼斯畫派維托雷·卡爾帕喬Vittore CARPACCIO作品。<br> <p class="ql-block"> Diane à la biche《凡爾賽的狄安娜》,盧浮宮的著名雕塑作品,是一件部分修復的羅馬復制品,其希臘青銅原作已失傳,被認為是利奧·查雷斯約公元前325年的作品。狄安娜被描繪為正在狩獵的狀態,她向右看,右臂抬起,仿佛正要從箭囊中抽出箭,展現出一種動態的張力和專注的神情。身著短款多利安式希頓長袍,腰間圍著一條長巾,腳穿涼鞋,衣飾的刻畫細膩,體現出布料的質感和垂墜感。她的第二腳趾比大腳趾長,這一特征被稱為莫頓趾。其左手臂已被修復,腳邊添加了一只鹿,不過原本人們可能預期會是一只狗,左手還握著一個小圓柱形碎片,可能是曾經的弓的一部分。</p> Giovanni Antonio Boltraffio 米蘭畫家喬瓦尼·安東尼奧·博塔費奧的油畫作品。畫中描繪了施洗約翰(Saint Jean-Bapstiste)和圣塞巴斯蒂安(Saint Sébastien)崇拜在圣母懷里圣子耶穌的場景。 Le Sommeil de l’Enfant Jesus熟睡的圣嬰耶穌,達·芬奇時期的代表畫家之--北意大利畫家伯納迪諾·盧伊尼Bernadino LUINI的作品。 大理石少女塑像。 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畫派最后一位代表ANDREA DEL SARTO安德· 安德烈·德爾·薩托的作品,瑪利亞與圣嬰耶穌圣伊麗莎白。 ANDREA DEL SARTO安德· 安德烈·德爾·薩托的另一幅作品,LA Charité布施。 Michelongelo ANSELMI米開朗基羅·安塞爾米的作品,圣母圣子圖。 Antonio Allegri(Corregio柯列喬)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期以后,意大利中部地方畫派的重要代表,他善以輕松愉快的情調描繪神話場面。《圣凱瑟琳的神秘婚禮》?,圣塞巴斯蒂安在前。 <p class="ql-block"> 意大利畫家柯列喬Antonio Allegri(CORREDGE,Correggio)的作品,牧羊神薩提洛斯 (Satyre)愛慕維納斯,小愛神丘比特在前。</p> 盧浮宮里的油畫精彩紛呈,令人流連忘返。 <p class="ql-block"> 油畫《羅杰拯救安杰麗卡》,出自法國畫家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新古典主義大師安格爾將人體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安杰麗卡的故事來源于意大利史詩詩人路德維克?阿里奧斯托《瘋狂的羅蘭》第十首詩。美貌公主安杰麗卡屢遭險惡,英雄羅杰駕著他的鷹馬前往相救。</p> <p class="ql-block"> 法國肖像畫家Robert Lefèvre(1755-1830)的自畫像。</p> <p class="ql-block"> 世界名畫《大宮女》,法國畫家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于1814年創作的油畫。這幅作品以91厘米×162厘米的尺幅,描繪了東方土耳其宮殿里一名裸體宮女的形象。畫中宮女側臥在墊子上,身著土耳其頭巾,右手握著孔雀毛扇子,身旁點綴著水煙、香爐等道具。她五官優美、眼神溫柔,身下藍色枕頭和乳白色床布與黃色肌膚形成鮮明對比,盡顯優雅神秘的東方風情。</p><p class="ql-block"> 這幅畫作的誕生,與當時的社會背景密切相關。19世紀初,法國上層貴族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皇宮生活充滿好奇,東方題材的藝術作品備受青睞。同時,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對古希臘羅馬藝術的推崇,以及文藝復興時期拉斐爾的影響,都為安格爾的創作提供了靈感。此外,應拿破侖妹妹那不勒斯公主卡羅琳·莫拉的委托,安格爾創作此畫,一定程度上也帶有彌補法國在與奧斯曼帝國戰爭失敗后失望情緒的意味。</p><p class="ql-block"> 從藝術鑒賞的角度來看,《大宮女》極具特色。在女性形象塑造上,安格爾大膽突破常規,刻意將宮女的背部和臀部夸張放大,使其脊椎骨比正常人多出三節。這種比例失調非但沒有破壞畫面,反而創造出獨特的藝術張力和構圖均衡。在色彩運用方面,背景的藍色冷色調與人體的淡黃色暖色調形成強烈對比,突出主體;宮女身體局部的粉紅色和雙腳透白的色彩,細膩地表現出女性的嫵媚;而紅色的點綴則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畫面還巧妙運用對稱與平衡,在古典主義三角構圖基礎上融合人體曲線,通過多組對稱關系營造出和諧穩定的視覺效果。</p><p class="ql-block"> 《大宮女》自問世起便飽受爭議。其對人體比例的夸張變形,挑戰了當時人們對藝術真實的認知。然而,這種“不真實”恰恰是安格爾對理想化美學的獨特探索。他擺脫了傳統繪畫對題材和古典主義色彩法則的束縛,強調繪畫語言的形式美,使作品的抽象性和獨立形式價值遠超當時的社會藝術觀念,對現代主義藝術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這幅作品也標志著安格爾藝術風格從純粹新古典主義向融合浪漫主義情感表達的重要轉型,既有新古典主義的嚴謹構圖與線條,又融入了浪漫主義對情感和想象的追求。盡管存在爭議,但《大宮女》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藝術史上的經典之作,展現出超越現實的永恒價值。</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阳市|
六枝特区|
亚东县|
普安县|
云梦县|
通化县|
罗甸县|
华阴市|
于田县|
获嘉县|
叙永县|
曲靖市|
神农架林区|
韶山市|
广州市|
浏阳市|
金坛市|
白城市|
高邮市|
社旗县|
龙口市|
台北县|
南木林县|
富川|
安塞县|
铜鼓县|
四子王旗|
峨边|
宜宾市|
金山区|
怀安县|
临夏县|
广汉市|
原平市|
察隅县|
扶余县|
桂平市|
同江市|
富蕴县|
新兴县|
石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