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記憶中的老式里弄房場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沈家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在微信抖音上看到的一幕幕《上海的弄堂》,《難得一見的百年老照片》,令人思緒萬千,浮想連篇,心潮起伏跌宕,令人難以忘懷,記憶猶新,歷歷在目,回味無窮的場景。</p><p class="ql-block">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想當年,我于1952年11月20日上午九點,誕生在上海”紅房子“醫院。居住在上海”老北站附近的民立路200弄8號。該里弄是名副其實的老式弄堂房。狹窄且擁擠不堪的弄堂場景,即每家每戶都是居住在人均三至四平方米的房間里,破舊不堪入目的房屋,時至今日,經常會浮現在眼前且蕩漾在我的腦海里。</p><p class="ql-block">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家遷居到上海滬西文化宮附近的”上鋼公寓“,即上海普陀區曹楊路383弄71支弄46號。</p><p class="ql-block">我說句心里話,這是我人生旅途的第一次喬遷。對我來說,“上鋼公寓”小區的居住房,相比原先的老式弄堂房,各方面居住條件和小區環境有明顯的提升和改善。具體內容,在此我就不詳細敘述,敬請諒解!</p><p class="ql-block">我實話實說,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在今生今世,我共喬遷五次的親身經歷,猶如芝麻開花節節高。我親身經歷和見證上海舊城區改造的全過程,那就是我人生旅途愉快且無與倫比的幸運和幸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作為一個資深的上海光明房地產公司的開拓人,作為一個從事房地產開發二十四年的老前輩,我深感無比的自敬,自豪,驕傲和光榮。</p><p class="ql-block">當我看到《難得一見的百年老照片》的那一刻,我情不自禁,不由自主的揮筆敘述我當年伴隨上海舊城區改造時喬遷新居的點點滴滴的精彩紛呈的歷史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海閔行作家,《養生文匯》報,特約記者,《農工商房產》報,《古美家園》報,特約通訊員:沈家龍</p><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8日下午三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鲁县|
阳朔县|
迭部县|
历史|
清新县|
平定县|
搜索|
江华|
秭归县|
南投市|
句容市|
襄樊市|
和平区|
龙门县|
三河市|
始兴县|
响水县|
昌邑市|
舞钢市|
贡觉县|
崇仁县|
天台县|
铁力市|
临沭县|
封丘县|
怀宁县|
蒙城县|
太仆寺旗|
邓州市|
永平县|
青神县|
苍梧县|
武威市|
什邡市|
江华|
汝南县|
肥东县|
静海县|
萨迦县|
鹤山市|
东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