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45年9月,濱海抗日根據地田野里,滿目伸展著茁壯的玉米和黃澄澄的谷穗,在秋風里搖曳著,翻起一道道綠色和金色的波浪。如果不打仗,今年一定好收成,我心中感嘆著,匆匆趕往軍分區后勤所在地紅柳村,看望正在月子中的妻子和尚未滿月、一直未見過面的兒子。下午我趕到家中,全家團聚,其樂融融。當晚,我剛吃完妻子特意包的餃子,師部派人到我家中通知,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肖華已到諸城,令我火速赴諸城集中,跟他提前開赴東北。第二天清晨,我告別了妻子和未滿月的兒子(隨后我妻子赴東北時,將兒子托養在老鄉家,直到21年后才得團聚),火速趕往膠東諸城。到達后我立即向肖華主任報到,了解情況并受領任務。</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11日,第18集團軍總司令朱德發布了第2號命令,令山西、河北、山東、綏遠、熱河八路軍一部向東北進軍。8月中旬,中央決定派出145人的干部團赴東北。8月底,冀熱遼軍區16軍分區部隊在司令員曾克林、副政委唐凱率領下踏上東北土地。隨即他們與蘇聯紅軍聯合攻克日軍把守的重鎮山海關,打開了通向東北的大門。9月5日,該部到達錦州,第2天占領沈陽,一周后,他們相繼進入鞍山、遼陽、撫順、本溪等城市,完成了我軍戰略偵察任務。9月中旬,曾克林給中央寫回了振奮人心的報告。鑒于東北有大量的新式裝備、充足的兵員和給養,眾多的工業城市、便利的交通和蘇聯紅軍的支持,為掌握東北戰略樞紐、準備一切力量,爭取粉碎國民黨與我們爭奪東北,中央確定了向北推進,向南防御的戰略方針,決定迅速地、堅決地爭取東北,加快向東北進軍步伐,在東北發展我黨我軍強大力量,以保證順利的爭取東北。為此,要求華北、山東八路軍主力和新四軍3師(黃克誠部)盡快分陸、海兩路先國民黨軍開進東北。山東八路軍主力大部由羅榮桓司令員(兼政委)率領取道海上進入東北。我們先行組的任務是為主力到達安排好各方面的條件。</p><p class="ql-block">由于當時政治斗爭的需要和環境限制,我們按照中央的指示,全部身著便裝,攜帶電臺,跟隨肖華從黃縣灤家口登船,橫跨渤海,于9月27日在遼寧省莊河登陸。為便于工作,根據肖華的意見,我對外臨時改名為“劉東元”。通過緊張而有效地工作,我們迎接陸續到達的山東軍區司令部、政治部、供應部、衛生部的機關人員,約1千余人,并于10月上旬到達安東(今丹東),等待山東開來的6萬主力部隊和4萬干部。當時的安東,人口約有2-3萬人,市面很繁華,隔鴨綠江與朝鮮相眺,江上大鐵橋橫跨兩岸,交通便利,城市依山傍水,景色秀麗。</p><p class="ql-block">10月31日,中共中央決定將進入東北的我軍統一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林彪任總司令,彭真任第一政委,羅榮桓任第二政委。1946年1月,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林BIAO任總司令,彭真任政委,呂正操、李運昌、周保中任副司令,羅榮桓、高崗、陳云任副政委,伍修權任參謀長,陳正人任政治部主任。下轄北滿、東滿、西滿、南滿四個軍區。</p><p class="ql-block">1945年10月,根據中共中央東北局的指示,東滿臨時指揮部(遼東軍區)肖華司令員(兼政委)通知我率膠東軍區招遠獨立團3營,趕赴通化建立中共通化地委及通化軍分區,并特別交代:“趁國民黨軍未到達東北前的時機,剿滅土匪和日偽殘余,站穩腳跟,發動群眾,改造政權,發展武裝,建立根據地。”10月19日,我率隊出發,徒步行軍到寬甸,搭乘上通化派來的迎接卡車,途經桓仁,24日傍晚到達通化市,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p><p class="ql-block">通化市,元朝中葉稱“東邊”,俗稱東邊道,光緒元年(1877年)根據渾江原名佟桂江的滿語譯音,改稱通化,1937年7月,偽滿洲國設通化省。地處長白山西南麓,地形以山區為主,是通往長白山的重要公路、鐵路中轉站,戰略位置比較重要。</p><p class="ql-block">蘇聯紅軍是在8月22日占領通化,駐軍70~80人,設有司令部,由一名叫莫道夫的校官負責。9月20日,八路軍冀熱遼軍區第十六軍分區派蔣亞泉率武裝排和少量干部接收了偽通化省公署,并于9月26日成立了冀熱遼區行署遼吉辦事處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9月29日,蔣亞泉接收偽通化市公署,正式成立通化市民主政府,蔣亞泉任市長。與此同時,蔣亞泉等將帶來部隊與先期進入通化市的、由當地黨領導以暴動礦工為主建立的遼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八支隊合編,番號改為遼東人民自衛軍58團,以此保障了我新生政權的穩固。</p><p class="ql-block">我率部到達后,鑒于通化市還存在著日偽特務掌握的公安隊,國民黨通化縣黨部、日本關東軍遺留的1.6萬軍事技術人員以及周邊山林中活動的眾多政治土匪和慣匪。(1945年9月,全區土匪數百股,共幾千人)他們都心懷鬼胎,窺測時機,企圖染指政權。為堅決貫徹東北局的指示,我立即組建了遼東人民自治軍通化支隊,下轄三個團,原58團為第1團,遼寧保安司令部3旅9團為第2團,另組建一個新的第3團。由我任支隊司令員兼政委,祝順鵬任副司令,謝風山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茹夫一任參謀長。同時成立了中共通化地委,我任書記,化名劉東元。委員有蔣亞泉、張益民、茹夫一、祝順鵬。地委下轄:通化市、通化縣、輯安(集安)、柳河、輝南、臨江、蒙江(靖宇)、撫松、長白九個縣市。</p><p class="ql-block">隨即我軍接管了電臺、報社、彈藥庫、油庫、礦山、電廠、鐵路等重要部門,成立了公安機構,派出武裝部隊深入各地剿匪,整頓社會秩序。我新生的人民政府采取開倉放糧,救濟貧民,想盡辦法籌措人民生活必須物資等方法,使人民生活日趨安定。生產逐步恢復,鐵路交通也得到恢復,整個城市生活轉入正軌。不久,我妻子來到通化,我們的兒子在組織的安排下,托養在山東的老鄉家里。</p><p class="ql-block">當年的中國,中華民國是法定中央政府。國民黨為進行公開活動,指派通化縣黨部書記孫耕曉(原名孫耕堯)于11月初通過蘇軍首長莫道夫,在他的辦公室與我會面,莫道夫在介紹身份后,直接了當地提出國民黨部公開掛牌問題,以及承認他所改編的日偽公安隊是國民黨的合法武裝。我當即旗幟鮮明告訴孫耕曉:“東北根本沒有國民黨的武裝,要有就是漢奸;牌子,我們共產黨沒掛,你們國民黨也不能掛。”我接著轉向莫道夫,態度強硬地說,請你們不要插手管這件事。莫道夫無奈地雙手一攤道:那我們就不管了。不久,發生了國民黨公安隊在輯安截擊蘇聯專列(去朝鮮)事件,蘇軍終于相信國民黨公安隊是非法武裝,支持我們取締,我們抓住時機,立即收繳了通化市區及周邊的國民黨加委的各類武裝。</p><p class="ql-block">由于人民自治軍的發展壯大,國民黨及其它反動勢力,被迫轉入到鄰近的輯安(今集安)、臨江、通化縣等地活動,他們勾結在一起網羅日本退伍軍人、偽警察、特務隊和偽公安隊及一批政治土匪,躲在山中伺機蠢動。11月2日,蘇聯紅軍撤出通化,他們認為時機已到,趁我通化市駐軍外出剿匪,城里守備空虛,遂于1945年11月4日夜間,糾集一千余人分東西兩路向通化市發起偷襲。</p><p class="ql-block">11月5日拂曉,我被密集的槍聲驚醒,即迅速趕到司令部了解到:西路之敵以輯安縣公安大隊和我通化縣獨立大隊叛變分子為主,加上一些日軍殘余分子共800余人,于凌晨偷襲通化市,其中200余人強占該市的制高點,位于城西的西山和北大頂子山主峰炮臺,我守軍一個班傷亡很大;東路之敵正從臨江經五道溝、熱水河子向通化市進攻。這時我支隊主力在各縣剿匪,市內只有三個警衛中隊和一些干部,情況危急。我即令警衛部隊主力向大頂子山反擊;令支隊在外剿匪的2團于五道溝、熱水河一線阻擊東路之敵。布置完任務我立刻電話通知梅河口車站負責人,請其轉告駐當地的東北挺進縱隊萬毅司令員派部火速增援。該縱第一支隊兩個團于一小時內搭乘火車馳援通化。</p> <p class="ql-block">通化市內,西路之敵憑籍制高點火力支援,瘋狂向我進攻,部分之敵已攻入市師范學院內,揚言要在市內大搶三天,殺光殺絕共產黨等等,氣焰十分囂張。為粉碎敵人進攻,我親率機槍班沖在最前面,掩護六、八兩中隊向大頂子山反擊。我厲聲告訴各中隊指揮員:“為了百姓的安全,我們一定要把敵人阻截在山上,并徹底消滅,絕不準放進城里一個敵人!”由于敵眾我寡,敵人步步迫近,戰斗十分艱苦。危急時刻,挺進縱隊增援部隊趕到,他們在支隊司令彭景文、政委李欣率領下,在大頂子山北側向敵展開攻擊,敵人陣腳大亂,我立即組織部隊發起反攻,六中隊以迅猛動作沖上主峰,奪回炮臺,在增援部隊配合下,全殲山頂之敵。在我猛烈攻勢下,敵全線潰逃。</p><p class="ql-block">激戰中,通化市數萬名群眾自發組織起來,冒著槍林彈雨到前沿搶救傷員,給部隊送飯,極大地激勵著戰士們殺敵斗志。經3個多小時激戰,我軍斃敵300余人,俘敵數百人,繳獲了大批武器,保衛了新生政權。這時我2團也擊潰了東路來犯之敵,徹底粉碎了敵人企圖。通過這一件事,我進一步認識到建立人民政權,必須堅決消滅反動武裝,堅決鎮壓反動勢力。隨后,我們成立了通化警備司令部,由通化支隊副司令員祝順鵬任司令員并發布告,令日偽軍、警、憲人員限期登記,并加快了武裝接受所屬各縣政權和清剿土匪的工作。當月,我們派張健到輯安、周書民到臨江、張彬到柳河組建縣委。12月派李政到撫松組建縣委,同月派劉克剛、范野萍組建通化市縣建國聯合會(黨委對外招牌)。</p><p class="ql-block">1946年1月,東北局和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決定,將通化地委并入分省委,成立通化軍區(歸屬東滿軍區,司令員周保中,政委林楓,副司令兼參謀長陳光,副政委張啟龍,政治部主任伍晉南),吳溉之任省委書記、軍區政委,我繼何長工之后任司令員。軍區下轄通化支隊和東北朝鮮義勇軍南滿第一支隊(司令員金雄、政委方虎山、參謀長韓景、政治部主任周淵)。1945年12月之后,黨中央先后在通化創建了東北軍政大學,東北民主聯軍炮兵學校、東北民主聯軍航空總隊、東北民主聯軍工兵學校,為對國民黨作戰從干部和技術上作了充分準備。</p><p class="ql-block">國民黨反動分子在偷襲圍攻通化失敗后并沒罷休,開始勾結各種反動勢力,策化大規模武裝暴動陰謀。1945年11月20日,蔣日特務近藤晴雄大尉奉日軍特務頭子池田中將命令,派只友少尉從奉天(今沈陽)趕到通化,在石人溝林子頭煤礦找到以礦工身份隱藏的原關東軍125師團參謀長、陸軍大佐藤田實彥,把國民黨東北南部先遣軍司令長官莫德惠上將委任藤田實彥為“通化前進區司令官”的委任狀授予他,并傳達莫德惠上將命令,讓其搜羅“東邊”地區潰散的日軍,對抗共產黨。從此,藤田實彥潛入通化進行活動。他在通化市以國民黨員身份與國民黨通化縣黨部書記孫耕曉多次密謀,計劃以3000多名日本關東軍為骨干,策動大批日本在鄉軍人和居民,勾結土匪豪強,網羅偽警察、憲兵,欺騙、脅迫幼稚青年,并且在我政府和軍隊內部策反了160多人為內應,以舉行萬余人的武裝暴亂。為此他們成立了“暫編東邊道地區軍政委員會”,孫耕曉為主任,藤田實彥(化名田友)為軍事部長兼暴動總指揮官。1946年1月22日,他們成立了“武裝暴動總指揮部”,孫耕曉、藤田實彥、姜際隆任總指揮,劉亦天任副總指揮,地址設在孫耕曉家。暴動的攻擊目標:1.通化支隊司令部;2.通化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大樓;3.市、縣民主政府、縣大隊、法院;4.公安局、后勤部、電話局、電業局;5.炮校、航校、江南飛機場、廣播電臺、紅十字醫院、《通化日報》社。原定暴動時間為1946年1月7日,后改為1月27日,藤田認為條件不成熟,最后定為2月3日(農歷正月初二)凌晨4時。</p><p class="ql-block">2月2日,農歷正月初一晚上,我與妻子去參加當地的春節聯歡會,在觀看演出時,我發現會場出現形形色色的異常人員,這些人不看戲,專門盯著臺下人看,眼神流露出仇視和憤恨的情緒,現場秩序十分混亂,情況頗為異常。“西元,今晚的氣氛不太對,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發生!”妻子在我身邊耳語道,由于我軍進入通化后所處的特殊環境,妻子和我一樣一直保持著高度的戒備,她也感覺到周圍對我們夫婦投來的異樣眼光,我想到年初時到安東省開會,肖華同志在會上曾說過:“東北很多地方國民黨暴亂猖獗,牡丹江開始行動了,各地也要加強注意。”并提醒我:“根據有關情報,通化也有暴亂的可能,你們要密切注意。”看來,肖華同志的預測要在通化應驗了,我和妻子立即終止了春節聯歡會的活動,提前返回了司令部。</p><p class="ql-block">回到司令部后就接到后勤部供給股長沈殿鎧報告,他的同鄉劉子周(原系熱河省八路軍某部管理員)回通化探親被敵策反,加入了國民黨,成為暴動分子,今日午飯后將暴動計劃告訴沈殿鎧,拉其入伙,并將他帶到暴動指揮部,發了暴動隊袖章,給他的任務是到時打開后勤彈藥倉庫,把槍支彈藥交給暴動分子。在緊急關頭,他機智擺脫敵人糾纏回來匯報。核實情報后,我意識到通化作為東北我軍重要的后方基地在與國民黨軍爭奪東北的斗爭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絕不允許讓日蔣勢力奪走通化,我們必須采取最嚴厲的手段、最迅猛的動作鎮壓此次暴動。我立刻率參謀長茹夫一到分省委匯報,當場決定派茹夫一率警衛班查抄暴動指揮部,逮捕孫耕曉,同時搜捕藤田實彥。</p><p class="ql-block">我與吳溉之書記、王錚副書記連夜召開了省委會議,鑒于我主力均在各縣剿匪,城中僅有警衛和守城部隊500余人,我作出如下部署:1.調駐扎郊區的第二團開進市區;2.整肅內部,清理內應分子;3.武裝黨員干部和工人自衛隊;4.受敵進攻目標的單位立即修筑工事,按照各單位的重要程度,派駐一個加強連至一個排不等兵力守備,加強警衛,準備戰斗;5.抽調通化支隊后方司令部及炮校精銳連隊組成機動部隊由我親自指揮,先機占領敵集結地點消滅集結敵人。會后,在各部隊迅速行動同時,我與分省委領導同志突擊審訊孫耕曉和清理查抄的暴動文件、密碼、暗號、命令、槍支,查明了敵暴動信號是在玉皇山上點燃三堆大火,全市電燈三明三滅為發起進攻的信號。</p><p class="ql-block">審訊清理尚未結束,3日凌晨4時,審訊室的電燈突然熄滅,為時不長,隨著電燈三亮三滅后全市陷入一片黑暗,同時在漆黑的暗夜中天空映出一片光亮,不望而知那是玉皇山頂燃起的大火。“暴亂開始了!”</p><p class="ql-block">突審室中所有人都意識到這一點。在微弱光亮的映照下,孫耕曉等暴動匪首剛剛低落的情緒,似乎被外面爆豆般的槍聲又振奮了,臉上煥發出期待的神情。情況已到了萬分危機的時刻,“暴動情況已明了,為震懾敵人,讓敵人不再抱任何幻想,我建議立即處決孫耕曉!”我向分省委領導建議。分省委領導采納了我的建議,為了瓦解敵心,摧毀暴動分子的意志,將孫耕曉等十幾名暴動頭目立即全部就地處決。</p><p class="ql-block">戰斗從紅十字醫院開始,留用的日本人柴田院長是暴動隊長,他指揮100多日本醫護人員提前行動,分三個分隊,用醫療器械將正在熟睡的我軍150多名傷病員殘殺后,向我警衛部隊發起攻擊,我駐守醫院的朝鮮義勇軍英勇抗擊,并掩護了我醫務人員和部分傷員突圍。留守公安局的縣大隊多數是由國民黨市黨部自衛團改編,班以上骨干多是國民黨特務,他們網羅300余人作為內應,在另一股日本軍人配合下強占市公安局,我守軍一個排壯烈犧牲。</p><p class="ql-block">其他各受攻擊目標在我警衛部隊有準備的頑強抵抗下,有力地阻擊了敵人。戰斗最激烈處是在專署大樓,進攻的日本人經一個多小時的不間斷反復突擊,尸體遍地,最終乘我機槍故障之隙,突入我警衛連二樓工事,我依托最后的三樓陣地與日本暴動分子爭奪二樓,蔣亞泉專員親自操縱機槍向敵掃射,將敵打下一樓,一直堅守到我通化支隊援兵趕到,全殲進攻之敵。</p><p class="ql-block">我機動部隊在守備部隊抗擊進攻之敵同時,先敵占領集結地域,對集結向我進攻之敵逐次展開攻擊,分別殲滅了圍攻我其它各點之敵后,又在炮校的野炮掩護下,全殲公安局樓內之敵。戰斗中炮校參謀沈昌等11人英勇犧牲。清晨6時許,全市槍炮聲逐漸平息。</p><p class="ql-block">與此同時,我軍駐市外部隊也徹底擊潰了敵外圍的暴亂武裝開進市內。我軍轉入搜捕行動,至當日下午,通化市秩序轉入正常。此次暴亂,市內敵人有5000余人,以日本軍人為主,市外策應暴動之敵達6、7千人之多,我軍經近3小時激戰,斃敵500余人,俘敵3000余人,徹底粉碎了敵人暴動陰謀。2月5日清晨,在群眾配合下,我軍在日本人住宅區里,活捉暴動總指揮藤田實彥及27名日本隨行人員。</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和吳溉之書記分別把戰斗情況向省委和軍區作了匯報,得到了上級的表揚,不久羅榮桓政委專門致電表揚了我的警惕性高。在隨后的一周里,我軍展開全面清查殘余暴亂分子工作,通化市的群眾情緒高昂地參與了這一行動,大批日本人受到調查和傳訊。至此,通化市的社會生活秩序得到根本好轉。</p><p class="ql-block">2月10日,東北局成立通化省委,并將原后方司令部改為通化保安司令部,何長工任司令員,吳溉之任政委,我任副司令員。2月13日,東北民主聯軍司令林彪、政委彭真、羅榮桓命令將通化支隊改稱楊靖宇支隊。我任司令員兼政委,衛樹德、祝順鵬任副司令、茹夫一任參謀長、謝風山任副政委、丁國鈺任政治部主任。部隊改名,一方面是為了紀念這位東北抗日聯軍的創建人;另一方面,可以借助這位抗日民族英雄的威望和影響來擴大部隊。2月27日,通化省委發出《關于宣傳楊靖宇、李紅光斗爭事跡,收用楊、李舊部等工作指示》。經過半年努力,楊靖宇支隊由原來的1000多人擴大到9000千人左右。當上級要求我支隊給第1縱隊調撥1500名兵員時,我特別向有關部門交待:讓接兵的干部挑兵,要哪個給哪個。對此,帶兵的干部甚為滿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阳县|
青田县|
时尚|
南丰县|
芦山县|
梨树县|
会东县|
梁河县|
绥中县|
卓资县|
宿州市|
莱西市|
崇阳县|
庆安县|
宁国市|
商河县|
金溪县|
霍林郭勒市|
安平县|
长宁区|
宝坻区|
天气|
库伦旗|
邯郸县|
开远市|
石阡县|
思南县|
武夷山市|
新沂市|
肃南|
万荣县|
丰宁|
丹巴县|
奉新县|
东乌珠穆沁旗|
大连市|
道孚县|
盘锦市|
阿克|
修武县|
鸡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