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此次湖北游第一個目標,就是湖北省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1978年,發現曾侯乙墓并從中出土大量文物的新聞轟動一時。那時我還在大學里讀書,還沒想到47年后能親眼看到這些出土文物。</p><p class="ql-block">雖然在書本或電子媒介上已多次看到過其中的一些出土文物,但親眼所見還是感到很震撼。</p> <p class="ql-block">曾侯乙墓是戰國早期大型巖坑豎穴木槨墓,出土文物1.5萬件,總重超10噸,包括9件國寶級文物(如聯禁銅壺、鹿角立鶴)。墓室填塞6萬公斤木炭與青膏泥,防腐技術高超 。</p><p class="ql-block">曾侯乙墓出土的曾侯乙編鐘(65件青銅鐘)是中國迄今最完整的古代編鐘,音域跨五個八度,可演奏現代樂曲,展現了戰國時期十二律體系的成熟 。此外,墓中還有編磬、鼓、瑟等樂器,印證了曾國禮樂制度的發達。</p> <p class="ql-block">曾侯乙尊盤采用失蠟法鑄造,紋飾繁復,代表戰國青銅工藝的極致 。</p><p class="ql-block">四龍曾徽以陰陽雕刻技法呈現四條形態各異的龍,正倒置皆可辨識“曾”字,兼具藝術與文字學價值 。</p> <p class="ql-block">曾侯乙是周王室分封的曾國(姬姓)國君,約生于公元前475年,卒于公元前433年,在位約30年 。曾國與史書記載的隨國實為“一國兩名”,始祖為周朝開國名將南宮適(括),受周王室分封鎮守南方 。</p> <p class="ql-block">歷史文獻極少記載曾國,但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器銘文(如楚惠王所贈镈鐘)及“曾侯與鐘”銘文,證實曾國即隨國,二者為同一國家的不同稱謂 。這一發現終結了學界40余年的“曾隨之爭”。</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庆县|
德安县|
吴堡县|
东明县|
安溪县|
府谷县|
齐齐哈尔市|
葵青区|
通山县|
五指山市|
涪陵区|
通海县|
芒康县|
青铜峡市|
长葛市|
邵阳市|
剑川县|
拉萨市|
阳东县|
新邵县|
望谟县|
涪陵区|
天门市|
洮南市|
多伦县|
晋城|
二手房|
精河县|
得荣县|
三门峡市|
永顺县|
宿迁市|
文水县|
铜川市|
河南省|
峨山|
伊宁市|
嘉祥县|
鄂尔多斯市|
阳泉市|
蓬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