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喜歡野釣,野釣的魅力是在于探索“未知”,這種未知的探索,像一場人與自然默契的博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為打好每一仗,夏季凌晨四點,我就起床了,這時城市還浸在墨色里。我簡單的吃點早餐,往保溫壺里灌滿開水,往帆布包里塞幾包干糧,這是每個野釣人刻進骨子里的儀式感。4點30分從這家里出發(fā),當(dāng)車輪碾過清晨的露水,車燈劃開薄霧時,心底的期待早已在方向盤上躍動,今天的白馬湖,又會藏著怎樣的驚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0分鐘后,白馬湖的輪廓在晨曦中浮現(xiàn)。湖邊村民用小船載著我們,吱呀、吱呀的搖向湖心,老鄉(xiāng)熟稔地劃著小船,船槳發(fā)出的聲響,驚起兩三只白鷺。20元的船費換來30分鐘的晃悠,我們總想這木船能不能劃得再快一點。那些藏在湖心島蘆葦蕩里的釣點,此刻正像磁石般拽著我的心。直到雙腳踩上濕潤的草地,我快速的走向釣位,開始搭建與自然對話的舞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打窩,是野釣的必要儀式。一小杯酒米打下去,酒米混合著菜籽餅的香氣在水中散開,水底便有了你的“領(lǐng)地”。但窩子像開盲盒一樣,有的發(fā)窩,有的廢窩。6-10個窩子打下去,是給魚群的“選擇題”,也是給自己播種希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等待發(fā)窩時間,需要40分鐘左右,在這段時間中整理桿線,調(diào)漂找底、相互交流。長竿短線的搭配,是野釣的古老智慧。10米的竿子探出去,1.0、2.4米的線組垂入水中,七星漂像一串省略號,等著被魚咬成驚嘆號。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點,陽光爬出湖面時,蚯蚓在魚鉤上蜷成紅亮的小團,拋進窩點,窩中有魚咬鉤,浮漂先點兩下,像蝴蝶輕觸水面,接著猛地頂起一顆星,手腕立刻繃緊,順著魚線的力道揚桿,銀鱗破水而出,濺起的水花在晨光里碎成金箔,那么好看。哪怕是一兩重的鯽魚,此刻也成了掌心的珍寶。若第一尾魚順利入護,是一天的好兆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之后便是“人找魚”的游擊戰(zhàn):蹲守、換窩、再蹲守……像在破解水下的摩斯密碼。野釣人總在流浪。拿著魚桿在五、六個窩點間輾轉(zhuǎn),有的窩子可連拔幾條鯽魚,有的窩子卻像沉睡的美人。竿影在蘆葦叢中忽長忽短,倒像是在湖面寫下一行行動態(tài)的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偶爾釣到一條大魚,驚得周圍的釣友紛至沓來,當(dāng)1-2公斤的鯉魚突然拽彎釣竿,掌心傳來的震顫與鳴叫讓人心跳加速,這種與自然生靈角力的快感,可以忘掉任何憂愁。有時蹲守幾個小時,浮漂上一點反應(yīng)都沒有,“空軍”也是常有的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說到底,野釣是場與不確定性的共舞。你窩料再好,釣魚技術(shù)再高,也算計不過天氣、氣溫、風(fēng)向、甚至魚的心情。但正是這份“未知”,讓每一次頂漂,都像拆封禮物。可能是巴掌大的鯽魚,或者是黑魚、鳊魚,也可能是翹嘴小魚。野釣的魅力從來不在魚種,而是在未知的探索中,在每次提竿中魚的興奮里,在人與自然相顧無言的默契中。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野釣,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桿會牽出怎樣的驚喜,卻永遠期待下一竿,就像生活永遠在下一處轉(zhuǎn)彎中埋伏著驚喜。</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封开县|
普定县|
石楼县|
静安区|
松阳县|
敦化市|
柯坪县|
株洲市|
汉沽区|
长寿区|
都兰县|
买车|
海林市|
格尔木市|
睢宁县|
平湖市|
玉林市|
开封县|
来凤县|
清涧县|
大余县|
莒南县|
法库县|
旌德县|
长海县|
福海县|
镇雄县|
固原市|
栖霞市|
孟州市|
永安市|
偃师市|
车致|
怀来县|
合江县|
通化市|
资讯
|
淳安县|
绥阳县|
沙田区|
罗源县|